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一第名將:“兵仙”韓信為何不得善終?

韓信是大漢建立的重要功臣, 然而他的結局卻是悲慘的。

在漢高祖劉邦感慨自己之所以能在暴秦之後取得統一時說, 自己憑的就是張良、蕭何和韓信。 韓信是一位才能卓越的將才, 當劉邦懷疑當時是楚王的韓信要反叛時, 劉邦用陳平的計策, 謊稱自己病了, 騙取韓信來探病把韓信抓了起來, 然後把韓信貶為了韓王, 實際上是奪了韓信的兵權, 消減了韓信的勢力。 劉邦和韓信聊天問韓信自己能統帥多少兵, 韓信說:“你能帶兵十萬。 ”劉邦又問韓信:“那你能帶兵多少?”韓信回答:“我帶兵是多多益善。 “劉邦笑著說:”那你為什麼被我擒了?“韓信說:大王,

我是善於將兵, 而你善於將將啊。 況且你是上天讓你當皇帝的。 ”其後韓信在兵敗于匈奴時, 不得不投降匈奴。 後又被呂後所殺。

當楚漢相爭時, 韓信為齊王, 並且擁兵自重, 他完全有能力造成三足鼎立局面, 如果他採用剻越的計策, 安撫百姓收買人心, 好好治理齊地, 韓信為王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他為了感謝劉邦解衣推食的知遇之恩, 還是幫劉邦消滅了項羽。 剻越已經給韓信指出了面臨的危險:“狡兔死, 走狗烹;高鳥盡, 良弓藏。 而且功高鎮主, 主必不安。 ”然而韓信卻認為自己對劉邦有功, 劉邦不會害自己。 劉邦是一個為了自己連老爹和兒女都可以不要的人, 怎麼會在乎韓信的以往功勞呢。

變化的是時與勢, 劉邦會用人, 但劉邦更狠心。

當韓信青年時身懷絕技無所建樹, 窮苦潦倒, 為漂母施食, 倍受跨下之辱, 投軍于項梁項羽而有無所用, 真是懷才不遇, 處處碰壁, 還被當作逃兵險些處死。 所以在蕭何發現他的才能之前, 他說是命運坎坷, 然而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 不鳴則已, 一名驚人, 當他被劉邦拜為大將之後, 便顯示出自己高超卓越的軍事才能。 成就了許多的經典戰例, 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背水一戰, 奇兵易幟;亥下之戰, 四面楚歌;可以說這些戰例, 韓信對戰爭心理很掌握很嫺熟, 但他對政治實在是太不瞭解了。 所以人才能的大小, 區別就在這裡, 眼界與心胸抱負的差別。

韓信因為功高震主而下場淒慘,

讓人唏噓不已。

韓信在軍事方面的天賦的確天下第一, 但政治方面大大不如劉邦, 敗也是預料之中。

對比一下韓信與劉邦互相的兩次試應手吧。 韓信在攻下齊地後, 發使向劉邦請求當齊的假王, 在圍棋上這是一次所謂的試應手行動, 如果劉邦態度不好, 相信韓信一定會反叛, 劉邦也差點發怒, 但張良和陳平的智力等級當真不是蓋的, 告訴劉邦乾脆封韓信為真王。 韓信這次的試應手可謂相當的失敗, 不但沒有試探出劉邦的真實態度而且暴露了自己的意圖, 導致劉邦一定會在形勢好的時候幹掉韓信。 再來看劉邦的試應手, 韓信被改封楚王后, 劉邦假意去雲夢澤玩, 如果韓信過來朝見, 就抓了韓信, 如果韓信不來,

也沒有暴露要幹掉韓信的真實意圖。 這兩次試應手的高下之分可謂一目了然。

為韓信謀, 最好形勢的時候無疑是攻佔齊地, 而楚漢勢均力敵的時候, 那時如果他去調停講和, 三國鼎立也是頗有可能實現, 這麼幹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不用出力;形勢次好的時候是劉邦追擊項羽, 卻被項羽拼死反擊的時候, 如果根本不去幫助劉邦, 一心經營齊地, 劉邦即使勝也是慘勝, 與劉邦各自稱帝也是可能的;形勢再次的時候就是韓信率軍擊破項羽的時候, 那時最大的敵人自然變成劉邦, 應該戰勝後立即退軍齊地, 如此割據一方當還不成問題;形勢再再次的時候就是劉邦巡遊雲夢澤的時候, 應該馬上準備反了。

韓信的失敗在與他沒有大的政治眼光,

只能被人領導, 是一個將才, 而不是王者。

關於韓信, 史記淮陰侯列傳, 已經寫的很詳細了, 這本書唯一讓我留意的是一首詩, 如下:

《金錯刀》贊:

漂母飯, 辱胯間, 韓郎壯志欲吞天。 秦風漢雨楚雷電, 蕭公神駒月下攔。

素袍染, 顯旗翻, 日輝月耀齊王膽。 若思三分安劉項, 長樂宮中誰膽寒?

韓信從忍耐胯下之辱, 到封侯天下, 不忘昔日之恩, 從歷史來看, 韓信也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男兒, 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可惜, 他面對的劉邦夫婦, 確是歷史上第一對心狠手辣專權獨裁之輩, 豈能容下老實而直率的韓信。

蕭何乃至劉邦對韓信有知遇之恩, 韓信是感恩的, 所以, 在關鍵時候, 韓信還是支持劉邦。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在天下大定以後,卻沒人對韓信有應有的建議,甚至是保護,狡兔死,走狗烹,千古英傑,悲哀淮陰!

在天下大定以後,卻沒人對韓信有應有的建議,甚至是保護,狡兔死,走狗烹,千古英傑,悲哀淮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