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中興通訊隱憂:收入僅華為五分之一;樂視再遇困難:CEO被曝已遞辭呈

01、中興通訊隱憂:收入只有華為五分之一 !

中興是在“七國八制”的圍剿中起步的, 七國八制是指20世紀80年代, 當時中國的通訊設備全是國外進口, 有來自7個國家8種制式的機型, 包括美國的朗訊、瑞典的愛立信、德國的西門子等。

目前, 中國的中興和華為都已躋身全球通信設備廠商的四強之列。 且包括愛立信、諾基亞在內的前四大廠商, 其份額均在20%以上;通信設備行業已高度集中。

雖然中興崛起也很迅猛, 但與華為相比, 依然黯然失色。 2003年時, 中興依靠在CDMA和小靈通領域的成功, 年銷售額達到了251億, 該年華為銷售額為317億;兩者之間差距較小。

2016年, 中興總營收為1012.33億;同年, 華為總營收為5216億;中興營收已僅為華為的19.4%。 下圖為中興與華為歷年營收走勢對比:

事實上, 不僅營收大幅落後于華為, 淨利潤的差距更為明顯。 以2015年為例(因中興2016年被罰款, 淨利潤失真), 該年, 華為淨利潤為369.1億,

中興為32.08億, 華為利潤是中興的11.5倍。

5G是未來通訊設備廠商爭搶的重要蛋糕。 招商證券研報稱, “在今年7月舉行的5G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試驗中, 中國的兩家通信領軍企業華為和中興在各項指標上均處於領先位置, 華為的所有參數指標達到測試要求, 中興通信達到除5G網以外的所有技術要求”。 這意味著, 中興在5G技術領域仍落後于華為。

中興今年前三季度利潤大漲, 其全年業績也可能很亮眼。 但在股價已經大幅飆升之後, 投資者在暢想5G盛宴的同時, 也到了該同步考慮風險的時刻。

02、5G時代來臨, 聞泰科技或將拿下首批訂單!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 5G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誰都不願做局外人。 其實中興、華為、諾基亞等品牌都已經先後推出了Pre5G等過渡方案, 就在不久前, 華為剛剛發佈的mate10已經開始支援4.5G網路。 不僅手機品牌廠商紛紛搶食5G市場的紅利, 對於手機ODM公司而言, 起跑時間的快慢更關乎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

其實除了高通之外, MTK和展訊都在加緊佈局5G市場。 聯發科近日也宣佈,

有望在今年底完成5G原型晶片的設計, 明年進入試產階段。 此外, 展訊也希望在2018年推出5G原型晶片。 但是相對于高通2019年初正式實現批量量產, MTK和展訊的5G晶片研發速度遠遠落後于高通。 另外, 眾所周知, 4G時代高通在高端市場佔據著絕對的領先優勢, 所以在5G時代, 無論在性能還是速度上, 高通仍然佔據著絕對的話語權。 而鑒於高通與聞泰科技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 聞泰科技將會是第一批拿到高通5G訂單的ODM企業。

此外, 歷經十年的沉澱和發展, 無論從2G到3G, 還是3G到4G時代, 聞泰科技都是第一批大批量上量的ODM企業, 並為不同客戶提供服務, 當前品牌客戶涵蓋了華為、榮耀、小米、MOTO、魅族、華碩、360、聯想、TCL等全球知名手機品牌, 而且2016年出貨量更是達到了6550萬台,

登上ODM出貨量冠軍寶座。

不難想像, 在5G時代, 通過以高通為主的上下游供應鏈的大力支持, 聞泰科技同樣可以快速的為不同客戶提供5G解決方案, 在拿到高通首批5G訂單的同時, 無疑會快速推動5G晶片整體出貨量, 並成為5G時代最大的受益者。

有關人士認為, 與4G時代不同, 5G時代將是一個多元智慧和萬物互聯的時代, 通過高速度的資料連接, 5G市場必然會延伸至車聯網、物聯網、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等一系列的運用上, 實現人與車、車與車、物與物的通信, 這正與聞泰科技的平臺型發展戰略有著高度的契合點。 未來2年內, 隨著高通5G晶片的逐漸放量, 將進一步帶動聞泰科技的整體出貨量和業績表現, 不僅有望成為5G時代受益最大的ODM企業, 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其平臺型企業的價值。

03、聯發科:明年仍有三星訂單,全力衝刺出貨量和市占率

據台媒報導,市場傳出,因雙方對於明年採用的晶片種類想法不同,聯發科去年拿下的三星手機訂單正出現變數,明年取得的三星機種數量將大減、甚至完全歸零。聯發科表示,明年並沒有不交三星訂單。

法人認為,若聯發科失去三星訂單,雖可能影響明年度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和營收貢獻度,但因為三星訂單的毛利率較低,卻可能對毛利率相對有利。

在努力多年後,聯發科去年6月才終於以入門級的四核心6位元元全模晶片「MT6737」,以及超熱賣的主流級64位元八核心全模晶片「MT6750」打開三星的大門,拿到J系列和A系列兩款機型訂單,其中又以J系列較多。

聯發科對三星的訂單於去年10月起陸續出貨,並使用於SAMSUNG Galaxy J2 Prime、Galaxy J7 Max等機型上。外界預估,聯發科每月對三星出貨量約200到300萬顆,占比整體出貨比重不到一成。

市場傳出,近期正值晶片廠和手機廠討論明年度機種的時刻,聯發科認為三星現行採用的「MT6737」毛利率遠低於平均值,因此積極遊說三星將明年機種轉用9月才剛發表的新晶片「MT6739」和曦力(Helio)P23。

不過,三星方面遲遲不同意轉用新晶片,雙方明年度的合作關係已經出現裂痕。法人認為,因聯發科和三星的關係轉差,明年度三星使用聯發科晶片的機種數將會大降,甚至退出手機晶片供應商之列。

法人認為,一旦三星不再使用聯發科晶片,聯發科明年第1季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就會開始出現反映,降幅會較明顯;只是三星訂單的毛利率較差,若失去三星訂單,反而對聯發科毛利率有利。

聯發科這兩年全力衝刺智慧手機晶片的出貨量和市占率,2016年一口氣逼近5億台,市占率超過三成,短短時間內戰功斐然。只不過,高出貨量和市占率的代價,卻是直直落的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

對聯發科來說,首度取得全球智慧手機龍頭廠三星的訂單,無疑是手機產品線重要的里程碑,但三星訂單毛利率拖垮平均值,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04、新樂視再遇困難:CEO梁軍被曝已遞交辭呈!

樂視網可能要失去一位關鍵性的人物了。

10月24日消息,自從賈躍亭卸任董事長之後,“新樂視”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依舊沒有太大的起色,未來前景更是未知。據知情人士透露,樂視網CEO梁軍已經於近期遞交了辭呈。對此,梁軍回應媒體稱,目前正在休養調整階段,具體資訊以樂視網公告為准。

公告顯示,2017年5月,賈躍亭辭任樂視網CEO,樂視致新CEO梁軍接任成為新一任的樂視網CEO。

在擔任樂視網CEO之前,梁軍負責樂視電視業務,並且憑藉高性價比在銷量上領跑互聯網電視市場。不過,由於資金鏈的斷裂,導致供貨上受到了影響,使得樂視電視在今年遭遇到了滑坡,即便是在919促銷活動日上,表現也很一般。

此次傳出梁軍離職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擔任樂視網CEO的五個月時間裡,梁軍可以說是頂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要對樂視上市體系進行重新整和,將優質資產歸到上市體系上,另一方面還要應對資金上的問題。只是,近半年的時間,樂視依舊沒有任何起色。

此外,有消息稱,梁軍離開樂視或許和樂視的另一位銷售體系的高管張志偉回歸有關。9月12日,樂視網宣佈人事調整通知,任命張志偉為樂視致新CEO兼樂視網高級副總裁,向樂視網CEO梁軍彙報。

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其平臺型企業的價值。

03、聯發科:明年仍有三星訂單,全力衝刺出貨量和市占率

據台媒報導,市場傳出,因雙方對於明年採用的晶片種類想法不同,聯發科去年拿下的三星手機訂單正出現變數,明年取得的三星機種數量將大減、甚至完全歸零。聯發科表示,明年並沒有不交三星訂單。

法人認為,若聯發科失去三星訂單,雖可能影響明年度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和營收貢獻度,但因為三星訂單的毛利率較低,卻可能對毛利率相對有利。

在努力多年後,聯發科去年6月才終於以入門級的四核心6位元元全模晶片「MT6737」,以及超熱賣的主流級64位元八核心全模晶片「MT6750」打開三星的大門,拿到J系列和A系列兩款機型訂單,其中又以J系列較多。

聯發科對三星的訂單於去年10月起陸續出貨,並使用於SAMSUNG Galaxy J2 Prime、Galaxy J7 Max等機型上。外界預估,聯發科每月對三星出貨量約200到300萬顆,占比整體出貨比重不到一成。

市場傳出,近期正值晶片廠和手機廠討論明年度機種的時刻,聯發科認為三星現行採用的「MT6737」毛利率遠低於平均值,因此積極遊說三星將明年機種轉用9月才剛發表的新晶片「MT6739」和曦力(Helio)P23。

不過,三星方面遲遲不同意轉用新晶片,雙方明年度的合作關係已經出現裂痕。法人認為,因聯發科和三星的關係轉差,明年度三星使用聯發科晶片的機種數將會大降,甚至退出手機晶片供應商之列。

法人認為,一旦三星不再使用聯發科晶片,聯發科明年第1季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就會開始出現反映,降幅會較明顯;只是三星訂單的毛利率較差,若失去三星訂單,反而對聯發科毛利率有利。

聯發科這兩年全力衝刺智慧手機晶片的出貨量和市占率,2016年一口氣逼近5億台,市占率超過三成,短短時間內戰功斐然。只不過,高出貨量和市占率的代價,卻是直直落的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

對聯發科來說,首度取得全球智慧手機龍頭廠三星的訂單,無疑是手機產品線重要的里程碑,但三星訂單毛利率拖垮平均值,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04、新樂視再遇困難:CEO梁軍被曝已遞交辭呈!

樂視網可能要失去一位關鍵性的人物了。

10月24日消息,自從賈躍亭卸任董事長之後,“新樂視”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依舊沒有太大的起色,未來前景更是未知。據知情人士透露,樂視網CEO梁軍已經於近期遞交了辭呈。對此,梁軍回應媒體稱,目前正在休養調整階段,具體資訊以樂視網公告為准。

公告顯示,2017年5月,賈躍亭辭任樂視網CEO,樂視致新CEO梁軍接任成為新一任的樂視網CEO。

在擔任樂視網CEO之前,梁軍負責樂視電視業務,並且憑藉高性價比在銷量上領跑互聯網電視市場。不過,由於資金鏈的斷裂,導致供貨上受到了影響,使得樂視電視在今年遭遇到了滑坡,即便是在919促銷活動日上,表現也很一般。

此次傳出梁軍離職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擔任樂視網CEO的五個月時間裡,梁軍可以說是頂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要對樂視上市體系進行重新整和,將優質資產歸到上市體系上,另一方面還要應對資金上的問題。只是,近半年的時間,樂視依舊沒有任何起色。

此外,有消息稱,梁軍離開樂視或許和樂視的另一位銷售體系的高管張志偉回歸有關。9月12日,樂視網宣佈人事調整通知,任命張志偉為樂視致新CEO兼樂視網高級副總裁,向樂視網CEO梁軍彙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