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沉心誠議|霜降吃柿子

霜降吃柿子

★沉心撰文

今天霜降, 京城天空晴朗。 午飯後, 到大街上走走, 天高雲淡, 陽光燦爛, 僅穿件襯衣, 曬得渾身暖洋洋的。 路邊,

有小販在賣柿子, 便買了幾隻。 想起離家前, 因為上火曾專門買過一盒。
作家老舍1950年從美國回到北京, 與夫人在四合院裡栽植兩棵柿樹, 第二年就結了紅彤彤的柿子。 一位畫家前來寫生, 得一幅佳作《丹柿圖》, 此院因此得名“丹柿小院”。 哪天有時間, 真想能到那小院轉轉。
對於霜降吃柿子, 還有一個傳說:元末, 百姓民不聊生, 朱元璋小時家中同樣十分貧困, 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只好捧著討飯碗提起打狗棍四處討飯。 一年霜降節, 已經兩天沒飯吃的他餓得兩眼發黑, 四肢無力, 跌跌撞撞走到一個小村莊, 頓時眼前一亮, 發現村邊的一處爛瓦堆裡長著一棵柿子樹, 上面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
朱元璋一見, 興奮極了, 便使出渾身力氣爬到樹上,
吃了一頓柿子大餐, 這才得以從閻王爺那裡撿回一條命。 而且一整個冬天沒有流鼻涕, 也沒有裂嘴唇。
後來, 朱元璋當了皇帝, 有一年再次領兵路過那個小村, 發現柿子樹還在, 上面依然掛滿紅彤彤的柿子。 面對此情此景, 他思緒萬千, 正是這棵柿子樹才使自己免于成為餓殍。 他仰望著這棵平常的柿子樹, 脫下紅色戰袍, 緩緩爬了上去, 鄭重其事地把戰袍披在柿子樹上, 並封它為“淩霜侯”, 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後, 就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難怪小時在農村, 老人總說:“霜降吃柿子, 不會流鼻涕。 ”那是哄小孩子的, 流鼻涕應該是傷風感冒所引起。
張大千在巴西也種了柿子樹, 名曰“八德園”。
一次朋友聚會, 大家饒有興趣的歷數柿樹之八德:柿味甘甜, 營養豐富;性溫和, 多食亦無害;耐貯存, 可制柿餅;柿樹不長蟲, 庭院乾淨;夏季葉茂, 變成蔭涼;冬天落葉, 不遮陽光;木質堅硬, 可做建築材料;柿葉富含維生素C, 柿葉茶可美容。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 這時, 柿子皮薄肉鮮味美, 不但營養豐富, 而且能清熱解毒, 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同時, 柿子紅彤彤的, 也呼應著百姓都有了紅紅火火的生活。
“氣肅而霜降, 陰始凝也。 ”可見, 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 開始降霜。 天冷後, 還是要注意不能著涼。 首都的馬路兩旁, 霜降過後, 楓樹、黃櫨樹等樹木在秋霜的撫慰下, 開始變成紅黃色, 如火似錦, 十分壯觀。 (2017年10月24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