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今年是西元2017年,但你知道是黃帝紀年多少年嗎?

如果你問別人, 今年是什麼年, 有人會說是2017年, 嚴謹一點的會回答西元2017年;有人會回答是雞年, 博學一點的會告訴你今年是丁酉年。 但是如果你繼續問道今年是黃帝多少年?恐怕大家都會語塞, 甚至會反問你什麼是黃帝多少年。

那麼, 什麼是“西元多少年”, 什麼是‘‘黃帝多少年’’, 西元2017年是黃帝多少年, 我們為什麼不用‘‘黃帝多少年’’來表示兩份呢?

西元紀年

西元, 即西曆紀元, 又稱西曆或西元, 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 是西元六世紀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

它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 在儒略曆與格裡高利曆中, 在耶穌誕生之後的日期, 稱為主的年份, 而在耶穌誕生之前, 稱為主前。 現代學者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稱用西元的提案

提案人:張其成

2015年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

一、理由

1、目前我國採用的西元紀年是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元年的紀年方法, 這種紀年方法把西方紀年標準當成了普遍的標準, 不符合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 所謂西元紀年的歷史並不很長, 在8世紀以後才開始被西歐基督教國家採用, 西元紀年成為世界主流也是歐洲殖民的結果。 我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西曆紀年, 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西曆作為國曆,

但紀年仍採用民國紀年法。 1949年9月27日, 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 將西曆和西元作為曆法和紀元。 從世界各國的紀年和紀元情況看, 除西元紀元外還有很多紀元方法, 如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我國的臺灣地區至今仍採用民國紀元。

2、西元紀年不符合中華民族悠久的曆法傳統。 我國有悠久的紀年歷史和紀年方法。 先秦兩漢文獻記載軒轅黃帝考定曆法, 《文子·精誠》和《淮南子·覽冥訓》記載“昔黃帝之治天下……正律曆之數。 ”《史記·曆書》說:“蓋黃帝考定星曆, 建立五行, 起消息, 正閏餘。 ”《漢書·律曆志》記載了先秦古六曆, 即黃帝曆、顓頊曆、夏曆、殷曆、周曆、魯曆。

我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使用的“干支紀元法”據說是從黃帝開始的, 《世本》說:“容成作曆, 大橈作甲子”, 容成、大橈二人是黃帝的大臣, 《尚書正義》解釋說:“蓋自黃帝以來, 始用甲子紀日, 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古六曆不僅在史書上有記載, 考古文物也有證實。 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出土的銀雀山漢簡就詳細記載了顓頊曆。 天干地支最晚在夏商時期已經存在, 考古發現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 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日曆。 中國古代, 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 夏朝時以冬至月為正月, 商朝推後一月, 周朝又推後一月, 漢朝定立太初曆, 太初曆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漢族曆法, 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 以後每朝雖然仍然立正朔,
但民間不再改變, 始終以正月為新年, 但子月仍然維持在11月。 可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之一, 早在西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曆法。

3、設立軒轅紀年可以喚醒國人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 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軒轅紀年的實施有利於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 有利於海峽兩岸的統一, 有利於實現復興中華文化文明的中國夢。 從文化精神層面上看, 一個國家走上現代化的歷程, 必然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作為凝聚力的。 一個民族沒有文化精神, 將無法走好現代化的道路, 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自尊、自信的強國。 假如所有的精神全然是外國的, 必將失去民族的尊嚴,

必將被排斥於世界民族之林。 而一個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 一定離不開原點,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用軒轅紀年的目的是增強中華民族和中華精神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而不是為了抵制外來文化, 反而是為了與其他民族、其他文化和諧共生、包容並蓄。

4、黃帝曆法干支紀年有幾千年的歷史, “黃帝紀年”概念也在清朝末期就已經提出並開始實施。 清末革命派就主張使用黃帝紀元。 清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 劉師培在《國民日報》發表“黃帝紀年論”, 反對年號制, 同時也反對康有為等變法派主張的孔子紀年。 劉師培主張把黃帝誕生那一年作為紀元元年。 可是黃帝的生卒年月在文獻上沒有明確的記載, 所以宋教仁主張把黃帝即位的癸亥年作為紀元元年。以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為首革命派的雜誌根據晉人皇甫謐《帝王世紀》推斷出來黃帝紀元並使用。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採用黃帝紀元,各省政府也跟著使用。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宣佈將黃帝紀元四六零九年歲次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作為中華民國元年1月1號,雖開始奉行西方格裡高利曆(西曆),但黃帝紀元作為傳統華夏曆法紀年在民間仍在使用。

二、建議

1、用軒轅(XY)紀年代替西元紀年,在西元紀年的基礎上加上2697年即可。由於黃帝紀年可能與之前涉及年份和日期計數的做法相混淆,因此建議採納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心所提出的有關軒轅紀年的提議。軒轅紀年是軒轅黃帝即位後創制曆法的年份甲子年為元年的紀年方式,是根據黃帝曆和天干地支以及《帝王世紀》《皇極經世》推算出來的。軒轅元年應為干支紀年開始的甲子年,西元前2697年剛好是甲子年。軒轅紀元=西元紀元+2697年。如1912年民國元年就是軒轅4609年。西元2015年就是軒轅紀年4712年。

2、將軒轅紀年(XY)嵌入格裡曆,以表明中國歷史的傳承性和國際合作性。軒轅紀年只改變紀年數,不改變格裡曆的月份和日期。格裡曆是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批准頒行的由義大利醫生AloysiusLilius提出的曆法,也是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的曆法。由於格裡曆的內容比較簡潔,便於記憶,而且精度較高,與天時符合較好,因此它逐步為各國政府所採用。為了便於與國際社會交流,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所以除紀年數字改變外,其他均按照格裡曆。例如,今年3月3日即是軒轅紀年4712XY(2015AD,即西元2015年)3月3日,因此我們可以在格裡曆之上嵌入軒轅紀年,以紀念我們的始祖軒轅和其他共同創立者的豐功偉績,在4712年前的1XY(2697BC,即西元前2697年)建立了現代中華文化共同體。而對任何發生在1XY軒轅統治之前的事件,我們可以用軒轅前紀年(BXY)表示。舉例來說,軒轅生於20BXY(2717BC);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的良渚文化大約是處於2603-1603BXY(5300-4300BC)的時期,於4633XY(1936AD)被發現;而長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則約處於4303-2303BXY(7000-5000BC)的時期,於4670XY(1973AD)首次被發現。

3、建立健全軒轅曆法陰陽合曆體系。歷史上的“黃帝曆”是一種陰陽合曆,相傳是軒轅創立並為皇帝家族使用的黃曆(皇曆),就是一種能同時顯示西曆、農曆和干支曆的曆法。現在人們以為農曆就是陰曆是錯誤的,農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陰陽合曆既考慮到太陽視運動又考慮到月亮圓缺變化運動,既體現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又體現月球繞地球運轉的週期,採用太陽回歸年和朔望月平均值為基本週期,用二十四節氣和置閏的辦法調和日月運行之間的差異。軒轅曆法應該保留陰陽合曆的特點,同時顯示陽曆、陰曆、干支曆以及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傳統習俗。

意義

駁社會學家

西元紀年五世紀才發明,直到八世紀的時候才被歐洲各國採納,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紀的時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為世界主流也是歐洲殖民的結果,同時也傳播了格裡高利曆,直到19世紀才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哪裡會“實行了2000多年”呢?無知者無畏。把一個錯誤的紀元當作習俗恰恰是愚蠢而且矯情,是侮辱了一個創造了光輝曆法的民族,是無視真理,那就是不可行的。由於西元紀年是非曆法學者的基督徒人為擬定的,是建立在錯誤而且虛假的新約耶穌誕生之上的紀年。因此中國民族自豪感較強者對西元紀年持排斥態度,並要求繼承黃帝紀年與西元抗衡,取代不準確的西元紀年並代之以近半萬年精確不變的黃帝紀年。同時他們認為,一個國家的紀年應該是民族文明久遠的標誌,中國早在西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曆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週期。同時,會使用曆法是一個文明的標識,需要很高深的天文學觀察。即使在世界各民族中,有能力原創曆法的民族只有極其個別,形成系統曆法的只有三個民族,更多的民族只是借鑒了別的民族的曆法進行曆法改編。就算是希伯來曆法也是借鑒了巴比倫曆法才改編的,連每個月的名字都跟巴比倫相似。自從人類文明曙光初現,只有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和中國人創制的自己的曆法。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已經灰飛煙滅,只有華夏的曆法仍在使用。黃帝紀年能夠傳承華夏的曆法系統,讓後世子孫不要忘記自己是屬於仰望星空精于觀察和創造的民族,而不是那些需要借鑒其他民族曆法文化的庸碌之輩。黃帝紀年是根據干支紀年進行計算的,干支紀年據說是從黃帝開始的。而西元前2697年剛好是干支紀年的開始——剛好是甲子年。那麼西曆2010年就是黃帝4707年。世界上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的傳統紀年,比如西曆2004年就是希伯來曆5765年和印度曆5106年(Kaliyuga)。在社會學上,黃帝紀年的符號功能以及儀式優勢是非常強大的。沒有意義嗎?用社會學的術語說,儀式在符號交換理論裡是非常重要的影響模式,比如對著國旗敬禮就是相當重要的維繫國家認同的儀式。使用黃帝紀年同樣是維繫國家認同的儀式。我們需要的是用真摯的感情和崇敬對待黃帝以及古代先賢創造的紀元和曆法。別的民族做不出來的東西無法提供的精確紀年正是黃帝紀年。中國已經立法使用西元紀年一甲子,應該是反省一下是應該與世界接軌還是世界與之接軌的選擇了。

中間支持論

黃帝紀年與西元紀年並行並不矛盾,按利益說來看,增加黃帝紀年不會帶來壞處,讓願意使用的人使用也未嘗不可。

某網站對於“是否該恢復黃帝紀年法”的調查情況

總結

長篇大論至此,筆者想做一個總結:且不論黃帝紀年法恢復與否,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與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中國本位文化建設,必須用批評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檢閱過去的中國,把握現在的中國,建設將來的中國。

所以宋教仁主張把黃帝即位的癸亥年作為紀元元年。以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為首革命派的雜誌根據晉人皇甫謐《帝王世紀》推斷出來黃帝紀元並使用。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採用黃帝紀元,各省政府也跟著使用。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宣佈將黃帝紀元四六零九年歲次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作為中華民國元年1月1號,雖開始奉行西方格裡高利曆(西曆),但黃帝紀元作為傳統華夏曆法紀年在民間仍在使用。

二、建議

1、用軒轅(XY)紀年代替西元紀年,在西元紀年的基礎上加上2697年即可。由於黃帝紀年可能與之前涉及年份和日期計數的做法相混淆,因此建議採納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心所提出的有關軒轅紀年的提議。軒轅紀年是軒轅黃帝即位後創制曆法的年份甲子年為元年的紀年方式,是根據黃帝曆和天干地支以及《帝王世紀》《皇極經世》推算出來的。軒轅元年應為干支紀年開始的甲子年,西元前2697年剛好是甲子年。軒轅紀元=西元紀元+2697年。如1912年民國元年就是軒轅4609年。西元2015年就是軒轅紀年4712年。

2、將軒轅紀年(XY)嵌入格裡曆,以表明中國歷史的傳承性和國際合作性。軒轅紀年只改變紀年數,不改變格裡曆的月份和日期。格裡曆是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批准頒行的由義大利醫生AloysiusLilius提出的曆法,也是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的曆法。由於格裡曆的內容比較簡潔,便於記憶,而且精度較高,與天時符合較好,因此它逐步為各國政府所採用。為了便於與國際社會交流,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所以除紀年數字改變外,其他均按照格裡曆。例如,今年3月3日即是軒轅紀年4712XY(2015AD,即西元2015年)3月3日,因此我們可以在格裡曆之上嵌入軒轅紀年,以紀念我們的始祖軒轅和其他共同創立者的豐功偉績,在4712年前的1XY(2697BC,即西元前2697年)建立了現代中華文化共同體。而對任何發生在1XY軒轅統治之前的事件,我們可以用軒轅前紀年(BXY)表示。舉例來說,軒轅生於20BXY(2717BC);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的良渚文化大約是處於2603-1603BXY(5300-4300BC)的時期,於4633XY(1936AD)被發現;而長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則約處於4303-2303BXY(7000-5000BC)的時期,於4670XY(1973AD)首次被發現。

3、建立健全軒轅曆法陰陽合曆體系。歷史上的“黃帝曆”是一種陰陽合曆,相傳是軒轅創立並為皇帝家族使用的黃曆(皇曆),就是一種能同時顯示西曆、農曆和干支曆的曆法。現在人們以為農曆就是陰曆是錯誤的,農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陰陽合曆既考慮到太陽視運動又考慮到月亮圓缺變化運動,既體現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又體現月球繞地球運轉的週期,採用太陽回歸年和朔望月平均值為基本週期,用二十四節氣和置閏的辦法調和日月運行之間的差異。軒轅曆法應該保留陰陽合曆的特點,同時顯示陽曆、陰曆、干支曆以及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傳統習俗。

意義

駁社會學家

西元紀年五世紀才發明,直到八世紀的時候才被歐洲各國採納,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紀的時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為世界主流也是歐洲殖民的結果,同時也傳播了格裡高利曆,直到19世紀才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哪裡會“實行了2000多年”呢?無知者無畏。把一個錯誤的紀元當作習俗恰恰是愚蠢而且矯情,是侮辱了一個創造了光輝曆法的民族,是無視真理,那就是不可行的。由於西元紀年是非曆法學者的基督徒人為擬定的,是建立在錯誤而且虛假的新約耶穌誕生之上的紀年。因此中國民族自豪感較強者對西元紀年持排斥態度,並要求繼承黃帝紀年與西元抗衡,取代不準確的西元紀年並代之以近半萬年精確不變的黃帝紀年。同時他們認為,一個國家的紀年應該是民族文明久遠的標誌,中國早在西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曆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週期。同時,會使用曆法是一個文明的標識,需要很高深的天文學觀察。即使在世界各民族中,有能力原創曆法的民族只有極其個別,形成系統曆法的只有三個民族,更多的民族只是借鑒了別的民族的曆法進行曆法改編。就算是希伯來曆法也是借鑒了巴比倫曆法才改編的,連每個月的名字都跟巴比倫相似。自從人類文明曙光初現,只有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和中國人創制的自己的曆法。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已經灰飛煙滅,只有華夏的曆法仍在使用。黃帝紀年能夠傳承華夏的曆法系統,讓後世子孫不要忘記自己是屬於仰望星空精于觀察和創造的民族,而不是那些需要借鑒其他民族曆法文化的庸碌之輩。黃帝紀年是根據干支紀年進行計算的,干支紀年據說是從黃帝開始的。而西元前2697年剛好是干支紀年的開始——剛好是甲子年。那麼西曆2010年就是黃帝4707年。世界上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的傳統紀年,比如西曆2004年就是希伯來曆5765年和印度曆5106年(Kaliyuga)。在社會學上,黃帝紀年的符號功能以及儀式優勢是非常強大的。沒有意義嗎?用社會學的術語說,儀式在符號交換理論裡是非常重要的影響模式,比如對著國旗敬禮就是相當重要的維繫國家認同的儀式。使用黃帝紀年同樣是維繫國家認同的儀式。我們需要的是用真摯的感情和崇敬對待黃帝以及古代先賢創造的紀元和曆法。別的民族做不出來的東西無法提供的精確紀年正是黃帝紀年。中國已經立法使用西元紀年一甲子,應該是反省一下是應該與世界接軌還是世界與之接軌的選擇了。

中間支持論

黃帝紀年與西元紀年並行並不矛盾,按利益說來看,增加黃帝紀年不會帶來壞處,讓願意使用的人使用也未嘗不可。

某網站對於“是否該恢復黃帝紀年法”的調查情況

總結

長篇大論至此,筆者想做一個總結:且不論黃帝紀年法恢復與否,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與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中國本位文化建設,必須用批評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檢閱過去的中國,把握現在的中國,建設將來的中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