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0.5ml注射器當成0.1ml用?卡介苗接種超量事件的反思

3月27日, 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某衛生院, 因護士疏忽, 當地12名嬰兒的接種量, 從0.1毫升變成了0.5毫升, 超量接種了5倍。 這起卡介苗不良事件背後,

還隱藏著管理漏洞。

點評

新聞報導中, 我們可以看到當地衛計局表示, 這是一起因醫護人員工作疏忽過量接種疫苗事件。 但看到“護士錯將0.5毫升的注射器, 誤當成了0.1毫升的使用”後, 但凡有過注射卡介苗經歷的護士就會知道, 這件事, 並沒有一句“護士疏忽大意”這麼簡單的。

當事護士注射劑量超倍是不爭的事實, 給打疫苗的孩子會帶來不良影響也是肯定的, 幸虧事後發現及時, 及時採取了補救措施, 但不良影響恐怕在短時間內不會這麼快就會被消除的, 此事, 足以讓每個看到的醫護人員引以為戒。

注射器拿錯, 就會造成卡介苗注射也跟著錯?沒這麼簡單。

之前, 卡介苗的接種一般情況下, 是由婦產科的護士完成的。 有經驗的護士都知道, 對新生兒接種卡介苗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通常科室會讓有經驗的老護士來接種, 沒有老護士的指導, 新護士是不會輕易放手的, 就因為卡介苗的接種, 劑量少了容易失敗不說, 超量還會造成接種部位局部強反應——潰爛,

後續處理很是麻煩, 所以, 臨床都會很慎重。

筆者有過卡介苗的注射經歷, 因害怕對嬰兒造成注射部位強反應, 於是就小心翼翼, 唯恐注射過深或劑量過多, 結果造成孩子接種失敗, 後來又不得不進行了補種。

當然, 這也是由於之前, 卡介苗接種注射管理不規範有關。

卡介苗接種的成功與否, 與操作者注射技術、菌苗保存是否妥當等多種因素有關, 後來, 國家實行計畫免疫, 卡介苗的接種管理更加規範, 疾控中心下轄的各接種點統一開展管理, 接種人員持證上崗, 卡介苗接種專人專室, 其接種更加規範、嚴格。

現在的卡介苗注射, 不是專職人員, 是不會有這機會的, 即使你是一個“老護士”, 足可見當下卡介苗管理之規範。

一個合格、熟練的計免護士, 為嬰幼兒接種卡介苗, 用何種規格的注射器和針頭、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皮丘的大小(卡介苗接種與做皮試類似)等各方面都是有自己獨到的感覺的, 但是一個護士“疏忽大意”、“注射器誤用”, 就造成疫苗接種失誤, 事件恐怕沒這麼簡單?!

事發單位是在某地衛生院, 疫苗注射管理正規嗎?有沒有做到持證上崗?有無經過規範培訓?有無做到專人專室?

這裡, 我們不說對嬰兒的後續處理, 單是對當事護士停職處理, 是根本解決不了管理上暴露的缺陷的, 相關管理人員, 顯然, 也難辭其咎, 儘快消除不良影響, 即使跟進接種室的後續改進, 更是管理改進的重心。

安利下:

卡介苗注射方法

一、注射深度:接種卡介苗時, 要求準確無誤地注射于皮內, 越淺越好。 注射越深, 局部反應就越大。

二、接種部位:接種卡介苗時, 如果將卡介苗注射在肩上或三角肌上面, 容易形成出凸的疤痕。 卡介苗注射在三角肌下緣, 可以減少這類情況的發生。 因此, 卡介苗注射部位一定要嚴格掌握好。

三、接種劑量:接種卡介苗時,卡介苗注射劑量一定要準確為0.1毫升(含卡介苗0.05—0.1毫克),可獲得好的免疫力,又能產生適當的局部反應。若卡介苗注射劑量加大於0.1毫升,就會引起局部強反應,劑量加大一倍,局部強反應發生率也增加一倍。

四、接種技術:接種卡介苗時,要充分將卡介苗搖均勻後再注射,以防卡介苗未能充分搖均勻,導致菌液太濃引起強反應;或菌液太淡未能引起反應,導致接種失敗。

三、接種劑量:接種卡介苗時,卡介苗注射劑量一定要準確為0.1毫升(含卡介苗0.05—0.1毫克),可獲得好的免疫力,又能產生適當的局部反應。若卡介苗注射劑量加大於0.1毫升,就會引起局部強反應,劑量加大一倍,局部強反應發生率也增加一倍。

四、接種技術:接種卡介苗時,要充分將卡介苗搖均勻後再注射,以防卡介苗未能充分搖均勻,導致菌液太濃引起強反應;或菌液太淡未能引起反應,導致接種失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