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最器重的兩個大將,一個導致魏國滅亡,一個促使蜀漢滅亡

劉備死後, 諸葛亮主政西川, 掌管蜀國軍政大權長達11年。 在這11年裡, 諸葛亮除了繼續委用趙雲、魏延等大將外, 也相繼提拔和任用了很多新生代大將, 比如馬岱、張翼、張嶷、李嚴、鄧芝、馬忠、楊儀等人。 而在這些新生代武將中, 有一個人促使了魏國的滅亡, 另一個人促使了蜀漢的滅亡。

諸葛亮輔後主劉禪

促使魏國滅亡之人:王平

延熙七年(244年), 好大喜功的魏國權臣曹爽率領步騎十余萬進攻漢中。 其時諸葛亮已死, 王平已成為蜀漢的中流砥柱, 正作為主帥鎮守漢中。 此時漢中守兵雖然不滿三萬, 但王平卻堅持固守待援, 他派護軍將軍劉敏等人在興勢山設防, 王平親率大軍在後, 二者以為犄角之勢。 此舉大大削弱了曹軍的進攻勢頭和人數優勢。

沒過多久, 蜀將費禕率大軍從後方趕到, 兩軍匯成一處, 開始反攻, 大敗曹軍。 十余萬曹魏大軍潰不成軍, 在付出慘重傷亡後逃回了關中(爽爭嶮苦戰, 僅乃得過。 所發牛馬運轉者, 死失略盡, 羌、胡怨歎, 而關右悉虛耗矣)。 此戰, 王平大獲全勝, 不僅大大削弱了魏軍的實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三國的走向——曹爽的無能和專權導致魏國朝野怨恨, 為之後司馬懿的複出,

以及司馬家篡魏立晉埋下了伏筆。

曹爽

促使蜀漢滅亡之人:姜維

薑維本是魏將, 駐守天水。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被諸葛亮收服, 降於蜀漢, 諸葛亮很器重他, “姜伯約甚敏於軍事, 既有膽義, 深解兵意”“姜伯約忠勤時事, 思慮精密, 考其所有, 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

諸葛亮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傳授給了他, 他也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之志, 先後九次出川北伐中原。 但是, 戰果一般, 每次都被鄧艾等魏將擊退。 另外, 連年的征戰, 也令蜀漢的國力耗損過度, 造成了蜀漢“兵困民疲”。 在最後一次北伐進行時, 廖化勸薑維休整軍隊, 認為“連年征伐, 軍民不甯, 兼魏有鄧艾, 足智多謀, 非等閒之輩”, 建議勿“強欲行難為之事”但薑維仍然堅持出兵伐魏。 如此窮兵贖武的做法, 過度消耗了蜀漢國力, 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新三國薑維

以史為鏡: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無論是曹爽還是薑維, 都是敗在了這五個字上。 在生活中, 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 。 有了量變才會有質變, 萬不可焦躁, 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 逆其道而行之, 結果反而會離目標更遠。 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 其效果未必會好, 甚至大失所望, 所以做事萬不可急於求成。

比如說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面, 小小年紀七八歲就要上各種奧數班、牛頓班、愛因斯坦班, 有毛線用嗎?父母的出發點自然是好的, 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智力的成長是有其客觀規律的,如果強迫性的將孩子的智力過早開發,不僅會扼殺孩子的創造性,也會扼殺掉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一個沒有創造性的人、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人能有多大前途呢?牛頓、愛因斯坦等偉人都是因為對自己所在的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才能廢寢忘食的做出各種偉大的研究成果。現在孩子在你的身邊你還能每天對他耳提面命,但是他上了大學後呢?步入社會後呢?這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智力的成長是有其客觀規律的,如果強迫性的將孩子的智力過早開發,不僅會扼殺孩子的創造性,也會扼殺掉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一個沒有創造性的人、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人能有多大前途呢?牛頓、愛因斯坦等偉人都是因為對自己所在的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才能廢寢忘食的做出各種偉大的研究成果。現在孩子在你的身邊你還能每天對他耳提面命,但是他上了大學後呢?步入社會後呢?這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