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閨蜜離世前我學會做第一道菜,帶著菜去看她發現令人心酸的景象

(接上回)

若晴生病後, 他們報社的領導、工會主席、同事, 輪流到醫院看望, 若晴單身多年, 經常替有家的同事值班, 過年過節發的糧油也經常轉送同事, 所以在報社人緣很好。

當時她住在腫瘤醫院的小病房, 單位領導說, 小病房舒服, 若晴你就放心住著。 小病房裡擺滿了鮮花和水果, 若晴穿著淡藍色的病號服倚在鮮花叢中, 像一片隱入花叢的湖水。

若晴病了以後, 她父母就從老家來到深圳, 跟若晴一起住在單人小病房, 屋裡用著個電飯煲, 可以隨時給若晴煲點湯水什麼的。 那時候我工作已經調到廣州,

一兩個星期回深圳一次。 每次回去, 我都去看望若晴。

若晴住院一個月以後的一天, 我去看若晴, 發現她換到了雙人病房。 電飯煲沒有了, 鮮花和水果也沒有了, 病房裡多了一位女護工——若晴母親已經體力不支累病了。

我坐在若晴的病床邊, 沒話找話地閒扯。 得病後的若晴越來越易怒, 我很怕跟她說話。 我不敢提起我們那些沒心沒肺的日子, 我更不敢提起工作、情感等等話題, 幾乎所有話題都是雷區。 若晴越是這樣, 我越是感到深深地自責:閨蜜被病魔折磨著, 我卻只能幹看著, 而不能做點什麼?

我知道若晴對吃很挑剔, 自從我發現若晴病房裡沒有了電飯煲之後, 我就在街上買一罐煲好的湯給若晴帶過去。 但是街上煲的湯總是偷工減料,

缺乏營養, 若晴不愛喝。

後來, 我終於想到我唯一會做的一款湯——雞湯汆丸子。 這是我小時候媽媽經常做給我們吃的, 媽媽經常說這款湯菜既有營養、又暖胃。 而最主要的, 這款湯菜操作簡便, 我可以做出來。

於是在一個週末, 我回到深圳之後沒有去醫院, 先去市場買來了現成的肉餡和一隻宰殺好的老母雞, 回到家, 試驗汆丸子。 我先把雞湯燉上, 然後在開水鍋裡練習汆丸子。 丸子高臺跳水, 濺起的水珠把我的手上、胳膊上, 燙出了好幾個水泡。 但是那些被擠出來的肉餡根本不是想像的圓形, 月牙形、三角形、棗核形, 什麼形都有。

後來我改用雙手團搓, 這才把肉餡弄成了像樣的圓形。 雞湯煲好了, 陣陣香味給我壯了膽,

我信心滿滿地撈出一些長得俊秀的小丸子放入雞湯, 放了點鹽, 特地沒放味精。 然後就提著去醫院了。

我到醫院後, 發現若晴又換了病房, 這已經是若晴發病後第三次住院, 這次是大病房, 四張床。 每張床前都有一兩個家屬, 醫院正是開飯時間,

大家端著飯菜邊吃邊聊。 房間裡彌漫著油膩的飯菜味。

我越過人叢尋找若晴, 發現她的床在最裡邊, 靠著涼臺的位置。 一抹夕陽穿越涼臺安靜地罩在她的床單上, 床單鍍了一層淡金的邊。

若晴的身體瘦得嚇人, 白被單覆蓋著的軀體, 幾乎看不到任何凸起, 跟床形成一個平面。 只有那顆腦袋是原來的尺寸, 頭髮像野草一樣蓬亂著, 顯得很突兀。 此時她平躺在床上, 歪頭向外看著涼臺, 她的人和床像一片飄蕩在塵世之外的孤舟, 冷漠地保持著沉寂和孤清, 對抗著房間裡熱鬧的煙火人氣兒。

我在門口站了幾秒, 生生把洶湧的淚水逼回去, 然後才慢慢走近若晴。

聽到我近身邊的聲音, 若晴一動不動, 頭也不回。

(未完待續)

看著好玩 就買本書唄

本文選自手繪散文集《舌染紅塵》 京東當當亞馬遜有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