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薑維北伐為何失敗?後主劉禪為何不戰而降?廖化臨終之前說出真相

蜀漢建興十二年, 西元234年, 一代名相諸葛亮在他一生的最後一次北伐中, 病逝于五丈原, 完成了自己“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誓言。 雖然諸葛亮的節操讓世人嘆服, 但小縱客觀的說, 諸葛亮最終其實並沒有完成, 先帝劉備“剿滅曹賊, 復興漢室”的夙願!但諸葛亮在死之前, 或許也意識到蜀漢需要有人來繼承自己“復興漢室”的志向, 將北伐繼續下去!諸葛亮沒有選擇如魏延這樣的軍中老將, 而是在臨死之前, 將平生所學毫無保留的全部傳授于薑維。

薑維倒也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自從諸葛亮對他託付大事以來, 他此生的所有時光, 無時無刻不在思索著北伐曹魏。 尤其是當後來, 薑維在蜀漢一路升遷, 做了蜀漢的大將軍, 手握蜀漢全部軍權後, 薑維更是從西元238年至西元262年, 率領蜀軍11次討伐魏國, 取得了5勝4平2敗的戰績!從戰績上看, 薑維似乎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代名將!

但是, 小縱卻認為其實薑維的北伐是失敗的, 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從西元238年到西元262年, 整整24年時間, 11次北伐, 最後竟然寸土未得!別說一個郡, 蜀漢就連一個縣的土地都沒有增加!反而耗費了數不清的錢糧!

西元263年, 晉王司馬昭遣鐘會、鄧艾,

率18萬魏軍三路伐蜀。 結果薑維的判斷嚴重失誤, 他改變了自魏延時候起, 一貫的“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策略, 將魏軍放進了漢中, 想要“斂兵聚穀”(意思就是:收縮兵力, 堅壁清野), 一口吃掉魏軍有生力量, 進而揮軍直取曹魏兵力薄弱雍涼。

但是斂兵聚穀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必須有要守住!只有守住才能等魏軍糧盡, 伺機反攻!結果姜維想要抵擋曹魏大軍的陽安關, 被鐘會僅用幾天時間就攻破了!薑維不得不率軍退守劍閣, 與鐘會對峙, 蜀漢佔據了44年的漢中從此盡失!蜀漢僅剩的益州暴露在魏軍眼前!

此時, 鄧艾率偏師繞過薑維所在的劍閣, 從陰平兩側險地進軍, 直插川中。 沒幾天兵鋒都直接打到了成都城下, 後主劉禪不戰而降, 蜀漢就這麼輕易的滅亡了!姜維得知劉禪投降後, 氣的以劍砍石, 但最終還是率蜀軍投降于鐘會, 此時薑維仍然不甘心, 他成功說服魏軍主帥鐘會反魏自立, 但可惜沒有成功。 鐘會、鄧艾、薑維, 皆死於亂軍之中。

小縱每讀史書至此, 都非常感慨, 小縱每讀至此, 都非常感慨!薑維忠則忠已, 但在蜀漢滅國之戰的表現簡直就是愚蠢透頂, 先是輕易丟了漢中!守劍閣, 又能在眼皮子底下放一支魏軍入蜀地!不找任何理由, 薑維的表現全都是致命的失誤, 說嚴重點就是在誤國!

但是有一個問題小縱百思不得其解, 按說薑維也是沙場老將,又得到諸葛亮親傳,怎麼就能頻繁出錯? 最終還使劉禪不戰降,成都甚至根本就沒有爆發一次攻城戰!其中原因到底如何?

對於這個問題,小縱在史書上找到了蜀漢老將軍廖化的一段話,或許是多好的回答。西元262年,姜維出狄道北伐曹魏,這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一次北伐,此時廖化評價薑維此次北伐就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小縱翻譯一下這句話,廖化的意思就是說:姜維長年北伐,而且智謀又不比敵人高明,如果長此以往必將失敗。

果不其然,薑維最後一次北伐被曹魏名將鄧艾所擊敗,薑維只得退往遝中,從此蜀軍再也沒有進攻之力,只得防禦直至蜀漢滅亡。可惜!劉備百戰艱難,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才創立的基業,就這樣容易的,一旦歸於他人!怎能不讓人唏噓!

小縱對“薑維北伐為何失敗,後主劉禪為何不戰而降?”的看法就是這些,螢幕前的大俠,你怎麼看?

按說薑維也是沙場老將,又得到諸葛亮親傳,怎麼就能頻繁出錯? 最終還使劉禪不戰降,成都甚至根本就沒有爆發一次攻城戰!其中原因到底如何?

對於這個問題,小縱在史書上找到了蜀漢老將軍廖化的一段話,或許是多好的回答。西元262年,姜維出狄道北伐曹魏,這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一次北伐,此時廖化評價薑維此次北伐就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小縱翻譯一下這句話,廖化的意思就是說:姜維長年北伐,而且智謀又不比敵人高明,如果長此以往必將失敗。

果不其然,薑維最後一次北伐被曹魏名將鄧艾所擊敗,薑維只得退往遝中,從此蜀軍再也沒有進攻之力,只得防禦直至蜀漢滅亡。可惜!劉備百戰艱難,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才創立的基業,就這樣容易的,一旦歸於他人!怎能不讓人唏噓!

小縱對“薑維北伐為何失敗,後主劉禪為何不戰而降?”的看法就是這些,螢幕前的大俠,你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