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鴻章挨了一槍,大清省了一億兩,回國後慈禧說了七個字

甲午戰爭爆發後, 泱泱大國卻輸給了彈丸之地的日本, 甚至不得不接受戰敗後的惡果, 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1895年3月19日, 李鴻章一行人坐船抵達了日本馬關, 拉開了後來史稱“馬關議和”的序幕。

馬關條約

談判前五天, 已經經過了二次會談, 但是進展很小, 日本當時十分囂張, 全權大臣伊藤博文、陸奧宗光開出了極其嚴苛的停戰條件:賠償白銀3億兩;日軍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駐紮這些地區的清軍交出武器物資;津榆鐵路交由日本管理;停戰期間日軍軍費由清政府支付。

李鴻章下榻的引接寺

李鴻章看後倒吸一口涼氣, 這種要求出乎預料, 自己無權決定, 只得給清廷發電報, 當天就收到回復, 拒絕了這個條款, 並要求日方宣示議和條件。 按照談判的預定程式, 這將在次日的談判中揭曉。 李鴻章懷著尷尬不安的心情, 坐著轎子回下榻的引接寺。

李鴻章的遇刺地點

儘管從談判的會場到引接寺, 僅僅只要走幾分鐘, 可是回途中, 有許多日本人蜂擁而上, 圍觀清朝的大官。 當抵達引接寺, 李鴻章下轎出來的瞬間, 一顆子彈飛來, 從李鴻章的臉頰飛過, 李鴻章頓時血流如注, 倒地不起, 李鴻章醒來後, 看著血跡斑斑的黃馬褂, 說了一句話:此血足矣報國。

遇刺後, 改走的小路, 後來稱為李鴻章道

李鴻章多次用傷勢拖延了談判進程, 這不是日本想看到的, 於是派出大量人抓兇手, 查到竟然是一位名為小山豐太郎的激進分子。 因為此事, 最終中日雙方都做出了妥協, 賠款降至了2億兩, 通商口岸減少了3個。 回國之後, 當李鴻章拿著血跡斑斑的黃馬褂面見慈禧時, 慈禧只說了七個字:為難你了, 還留著。

我是趣味的歷史,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 請關注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