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雁塔和引鎮之間的淡淡默契

唐朝末年, 藩鎮割據, 朝廷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 各地節度使此消彼長。

大雁塔

西元895年, 河中節度使去世, 他的兩個兒子王珂、王珙爭奪繼位權。

當時, 李克用上書請求王珂繼位, 李茂貞、王行瑜、韓建等人上書請求王珙繼位。 唐昭宗李曄(ye) 開始左右為難, 最後同意了李克用的意見, 立王珂為河中節度使。 這下惹怒了李茂貞、王行瑜、韓建等人, 三處共同起兵攻打長安。

李克用不想看到這三人把皇帝控制了,

於是也出兵攻克絳州, 斬殺刺史王瑤, 又來到河中。 王行瑜散佈謠言說: 李克用的十萬人馬殺到長安來了! 其實, 王行瑜想讓唐昭宗移駕邠州, 李茂貞的乾兒子閻圭想讓唐昭宗去鳳翔。 一時間長安城軍閥雲集, 都想搶皇帝這張王牌。 唐昭宗從南邊啟夏門(今翠華南路)一路奔跑來到今天長安區的引|鎮。

並派人通知李克用, 長安告急, 趕緊來救。 李克用向唐昭宗要了官職、賞賜後帶兵救長安, 請唐昭宗回到大明宮。 因為唐昭宗曾經逃到長安區東南部的弓|鎮, 後人就傳說, 古代有位皇帝在這裡迷路了, 當地的老百姓牽著他的馬帶他回到皇宮。

雁引路

因此, 這裡被稱為引駕回, 意思是引著聖駕回宮。 其實, 引駕回真正來源於明朝, 當時這裡屬於明朝軍事機構右衛所在地, 統領這裡的將軍姓尹, 所以得名為尹家衛, 後來諧音讀成弓|駕回, 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弓|鎮。

引鎮

在西安市東南, 連接大雁塔和引鎮的街道, 被命名為雁引路。 連接的方式有很多種, 有的連接是一種陪伴, 有的連接是一種互相取暖, 而雁塔連接引鎮, 是一種淡淡的默契, 長久的陪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