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

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 顏真卿生於京兆府萬年縣敦化坊。 顏氏家族本籍琅玡臨沂, 但自顏真卿的五世祖顏之推起, 顏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長安。
[4]

顏真卿像

顏真卿三歲時喪父, 由母親殷夫人親自教育。 他長大後, 學問淵博, 擅長寫文章, 對母親殷夫人非常孝順。 [5]開元九年(721年), 七月, 顏真卿隨殷夫人南下, 寄居蘇州外祖父家。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 他就讀于京師長安的福山寺。 十月, 到尚書省吏部應試。 [6]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 顏真卿中進士甲科。 [6][7]開元二十四年(736年), 經吏部詮選, 任校書郎。 [6]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 顏真卿因殷夫人病逝, 赴洛陽丁憂三年。 [6]

天寶元年(742年), 顏真卿回到長安, 並中博學文詞秀逸科(制舉考試的一種)。 [6]十月, 被任命為醴泉縣尉。 [7]天寶五載(746年), 三月, 遷長安縣尉[6]。 據《雲溪友議》所載, 顏真卿又曾任臨川內史, 使“澆風莫競, 文政大行”, 頗受讚譽。 [8]經兩次提升, 任監察禦史,

奉命巡查河東、隴州。 他在巡視過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獄, 受百姓稱讚。 巡查河東時, 劾罷不孝的朔方縣令鄭延祚, 使其被朝廷下詔終身禁止錄用。 [9]

天寶八載(749年), 顏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 因受宰相楊國忠厭惡, 被外調為東都採訪判官。 [6]次年, 再任殿中侍御史。 [6]天寶十一載(752年), 轉任武部員外郎。 [6]楊國忠始終想排擠他, 於次年將顏真卿調離京師, 出任平原太守。 [10]

首唱大順

參見:安史之亂

平原郡屬安祿山轄區, 當時安祿山謀反的跡象已顯露出來, 顏真卿便假託陰雨不斷, 暗中加高城牆, 疏通護城河, 招募壯丁, 儲備糧草。 表面上每天與賓客駕船飲酒, 以此麻痹安祿山。 安祿山果真認為他是個書生, 不足憂慮。 天寶十四載(755年), 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

在范陽起兵。 河北郡縣大都被叛軍攻陷, 只有平原城防守嚴密, 顏真卿派司兵參軍李平騎快馬到長安向玄宗報告。 玄宗初起初聽到安祿山反叛的消息, 歎息說:“河北二十四個郡, 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嗎?”等到李平到京, 玄宗大喜, 對左右的官員說:“我不瞭解顏真卿的為人, 他做的事竟這樣出色!”[11]當時平原郡有三千靜塞兵, 他又增招士兵一萬人, 派錄事參軍李擇交統領, 任用刁萬歲、和琳、徐浩、馬相如、高抗朗等人為將領, 分別統領軍隊, 在城西門盛大地犒勞士兵, 顏真卿慷慨陳詞, 淚水直流, 全軍都感奮。 饒陽太守盧全誠、濟南太守李隨、清河長史王懷忠、景城司馬李〈目韋〉、鄴郡太守王燾各領軍來歸附他。
朝廷命北海太守賀蘭進明率領五千精銳士兵渡河援助。 [12]

叛軍攻下洛陽, 派段子光送李憕、盧奕、蔣清的頭到河北示眾。 顏真卿擔心大家害怕, 哄各位將領說:“我一向認識李憕等人, 這些頭都不是他們的。 ”於是殺了段子光, 把三顆頭藏起來。 過了些時候,

用草編做人身, 接上首級, 裝殮後祭奠, 設靈位哭祭他們。 [13]

此時, 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 殺了叛軍將領李欽湊等人, 清除了土門的敵人, 十七個郡同一天自動歸順朝廷, 推舉顏真卿為盟主, 有二十萬兵力, 截斷了燕趙的交通聯絡。 朝廷任命顏真卿為戶部侍郎, 輔佐河東節度使李光弼討伐叛軍。 顏真卿任李暉為自己的副手, 而任李銑、賈載、沈震為判官。 不久, 被加拜為河北招討採訪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