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看看戰國最具盛名的特種兵,趙國、秦國、齊國、魏國盡皆上榜

戰國時期諸侯兼併, 各國都也有就了一些精銳也就是俗稱特種兵。 秦之銳士、趙國騎士、魏之武卒、齊之技擊。 這其中的趙國騎士相比其他三位就遜色了很多, 當時荀子評價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所以我們就按這個排序解說一下這四國特種兵。

秦之銳士

秦國銳士是一種稱呼, 詳細點說是鐵鷹銳士。 據說當時司馬錯做上將軍的時候創立了鐵鷹銳士, 這種銳士要求不單劍術要好, 且馬戰步戰樣樣精通, 選拔標準步戰以超越魏武卒為准, 上馬騎戰以超越趙齊騎士與與匈奴胡騎為准。

當時秦國有新兵二十多萬人, 鐵鷹銳士就選出了一千六百人, 想一下什麼概念。 而且當時鐵鷹銳士有一大半都在白起的千人隊, 這就相當於整個秦國的精銳都在白起的手下。

魏之武卒

魏武卒是當年吳起所組建的一支特種部隊,

在吳起的率領下創下了“大戰七十二, 全勝六十四, 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在陰晉之戰中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十倍于己的秦軍, 鼎盛時期為五萬人左右。 當時的選拔標準是穿三層重甲, 拿把劍戟, 帶個弩再加上50支箭, 並且攜帶三日乾糧, 半天急行軍100裡。 但是吳起之後魏武卒鋒芒不再, 直到馬陵之戰魏武卒全軍覆沒, 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齊之技擊

當時說的是齊國技擊騎士, 當時齊國訓練都以技擊為最, 分能力敵合則佈陣, 技擊騎士個個弓馬嫺熟, 能征善戰。 然荀子說:“齊人隆技擊。 其技也, 得一首者, 則賜錙金。 ”“技擊”即武藝, 齊國的士卒個人技藝狠高。 選拔標準是穿三層甲, 一個弩50支箭, 帶上劍戈, 三日乾糧。 但是當時魏武卒都是三層重甲, 完全打的沒傷害。

趙國騎士

趙國騎士的精銳就是胡刀騎士, 當時匈奴打仗都是騎兵打仗, 騎兵比起中原的戰車顯然要輕便的多。 趙武靈王鑒於這種情況就開始了胡服騎射, 當時胡刀騎士的的配置就是一身胡服, 兩匹馬, 特製的弓弩, 還有胡刀, 夜晚禦寒的帳篷和乾糧。 但是這個相比於其他的三個特種部隊就顯得默默無聞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