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安這條路也太不正經了!明明叫青年路,來的卻都不是青年

悠久的文化薰陶和新進時代的發展,

讓西安這座城的路與房,

一向都是古老和現代感並存,

當你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你會發現它們既有歷史的厚重感,

又有新時代的繁華貌,

在北大街上就有這麼一條路,

雖然名叫青年路,

但它可一點都不青年,

這裡不僅有超過10年的美食、

超過50年的學校、

超過80年的舊址別墅,

就連剪了65年的老理髮師也都不願意離開!

幾十年的路和房

東起北大街、西接環城西路的青年路,

是一條歷史十分悠久的老街巷,

它原本是由西段的九府街,

還有東段的梁府街合併而成的,

而這兩條街的名字,

都是因為曾經王公貴人府邸在此而得名,

後來因為三民主義青年團陝西支部在此,

才改名為現在的青年路,

所以當你一走進青年路,

撲面而來的不僅是一股濃濃的老西安味道,

更有厚重的歷史氣息圍繞著你。

就是這樣一條不算寬闊的路,

卻藏著對西安甚至對整個國家,

都舉足輕重的一棟宅子:

西安事變舊址楊虎城別墅。

這可是楊虎城將軍在西安城內修建的第一處私宅,

這座中西合璧的花園小樓,

雖然面積不大重要性卻不小,

楊虎城將軍曾經就是在這裡,

和周恩來總理商討國事,

研究解決西安事變問題。

如今這裡已經辟為楊虎城將軍紀念館,

裡面陳設著楊虎城將軍的遺物,

還有西安事變的部分檔,

成為西安一個不大不小的免費景點,

不僅附近的居民、遠道的遊客,

甚至於偶然來往青年路的過客,

也都會被它的建築風格、歷史故事所吸引,

而它旁邊的止園飯店,

曾經還是唐代皇家太極殿的遺址,

後來還接待過一大批國家領導人。

在青年路,年輕人的身影寥寥無幾,

反倒是經常看見兩兩白髮蒼蒼的老伴,

提著剛買的菜、諞著閑傳邁著緩慢的碎步,

背影滿滿的寫著讓人羡慕的老一輩愛情,

有些會坐在早早出攤的小店門口,

喝上一碗熱乎的胡辣湯,

更有三兩成群的老太太、老爺爺們,

悠閒地在街邊喝著茶水嘮著嗑,

大花襖、寬鬆睡衣,

怎麼舒服怎麼來,

盡顯老西安人的悠閒百態。

不過這裡最有魅力的地方,

還是在於它那些深藏不露的老房子,

要不是親自鑽進去一探究竟,

你根本想不到街面上那些不起眼的“黑洞”裡,

居然藏著和外面截然不同的光景!

這些平房基本都有五六十個年頭了,

門頭上歷經風霜的石雕,

似乎包含著神秘而古老的故事,

就連旁邊栽種的老槐樹的樹幹,

都粗壯到兩個人的手臂都環不住,

一個已經65歲的老爺爺說,

在他十幾歲的時候,

還參加過其中一棟房屋的修建,

如今這種木質可以帖窗花的窗戶,

在充滿高樓大廈的西安已經很難見到了,

新時代的建築以高度的優勢,

將舊時光裡的建築遮蓋了起來。

幾十年的校園和老店

要說青年路上最“年輕”的,

那得是西段的四十四中和東段的青年路小學,

清脆嘹亮的朗朗讀書聲,

和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嬉笑打鬧聲,

隔著校門傳到青年路上,

一到放學時間青年路就更熱鬧,

穿著校服的學生熙熙攘攘的從學校走出來,

在學校旁邊的小店買上一杯奶茶、一包零食,

或者去對面的書店買一本書,

三五成群的坐在旁邊的小餐館裡解決午飯,

在這條路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回憶,

曾經的四十四中學子,

大概都對這條路有著不可磨滅的情懷。

▼每個校園門口的官配CP:書店

▼應經很少有叫小賣部的店了

▼停在路邊密密麻麻的學生自行車

當你把青年路整段走完,

你會發現這裡有很多理髮店,

基本都是純色的招牌、大大的“美髮店”三個字,

特別簡單質樸,

不過有一家店格外出眾,

從門頭看起來比其他美髮店更簡陋,

但它的來頭可不小!

這裡面的理髮師,

居然是原外交部國賓館的理髮師!

這位79歲的高齡理髮師,

從14歲就開始學習理髮,

他曾經被外交部總務司選中,

隨外交部到北京為中央領導人和外賓理髮,

是陝西唯一一名被選中的理髮師,

捷克總統、匈牙利大使,

甚至是劉少奇、周恩來等聲名顯赫的領導人,

很多都被他服務過,

店裡的牆上至今還掛著他和周恩來總理的合影。

幹了一輩子理髮的老人,

到現在也沒放棄自己這門手藝,

甚至有些在他這理髮十幾年的老顧客,

也一直不怕路遠的只來這裡,

就是因為信得過他的手藝,

店裡理髮的東西,

還用的是我們小時候的推子、理髮椅、燙髮帽,

看到就回憶滿滿,

老人把店外也打理的很有情調,

種著花花草草、養著很多小鳥,

也許這家店對他而言不僅是謀生地,

更是自己一輩子經歷的寄存處。

幾十年的美食

可能是因為學校、住宅的密集,

青年路上的小餐館不下20家,

而除了主道以外,

青年路上還有很多橫向的小巷子穿插,

老餮們肯定都知道,

一般在這種地方,

才能找到最為人稱道的美食,

就連曾經在四十四中上學的小夥伴,

也會時常逛到青年路吃上一頓,

順便懷念下自己的學生時代。

柳州韋姐螺螄粉

大名鼎鼎的柳州韋姐螺螄粉,

在螺螄粉愛好者心裡的分量不言而喻,

其實除了最出名的鐵塔寺店,

青年路上也有一家,

一進門就能聞見的那股“臭味”,

最讓螺螄粉愛好者們上癮,

各種超豐富的配菜、口感超棒的粉,

還有他家最特色的兩種辣椒,

吃一口就讓人欲罷不能,

再配上老闆自製的龜苓膏或者羅漢果茶,

吃完就想大吼一聲:“忒sei”。

劉老虎肉丸糊辣湯

這家店以前在灑金橋,

已經開了有四五十年了,

光看大早上去還要排長隊就知道,

歷經時間考驗的味道絕對沒毛病,

他們家的胡辣湯肉丸給的很多,

該有的配菜也一個不少特別豐富,

掰上一個饃泡進去,

“呼嚕呼嚕”的大口喝下去,

這個早晨算是完美了。

殷勤烤餃

也是一家開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店,

門店的名字是賈平凹題的,

他們家的蒸餃、烤餃食惠美味,

個頭大餡料鮮,

這種冷冷的天來一頓剛剛好,

陝南菜也是他們家的一大特色,

青年路上住的很多人家不想做飯時,

就會來這家店吃飯。

老馬家黃新剛糖炒板栗

一直覺得大冷天最能提升幸福感的食物,

一個是烤紅薯,

另一個就是糖炒栗子,

西安好吃的糖炒栗子不少,

這家店算一個,

門口經常都是長長的隊伍,

大鍋裡正在炒的栗子不時散發出誘人的香甜味道,

哪怕只是聞一下,

都想立刻去他們家排隊買上幾斤!

明明都是超過10年的老房、老店,

偏偏起了一個讓人覺得朝氣蓬勃的名字,

明明在眾條街上藏得那麼隱秘,

卻擁有這麼多的故事和有故事的人,

青年路就像是西安大街小巷的一股清流,

雖然西段安逸靜謐而舒適,

但隨著一路向東直到北大街,

城市的繁華和喧囂才讓這條路熱鬧起來,

再加上東段小學中傳出的朗朗讀書聲,

青春的氣息又彌漫在這條路的半段上,

整條青年路像是被劃分成了兩個時代,

也許,這就是青年路的魅力。

在青年路,年輕人的身影寥寥無幾,

反倒是經常看見兩兩白髮蒼蒼的老伴,

提著剛買的菜、諞著閑傳邁著緩慢的碎步,

背影滿滿的寫著讓人羡慕的老一輩愛情,

有些會坐在早早出攤的小店門口,

喝上一碗熱乎的胡辣湯,

更有三兩成群的老太太、老爺爺們,

悠閒地在街邊喝著茶水嘮著嗑,

大花襖、寬鬆睡衣,

怎麼舒服怎麼來,

盡顯老西安人的悠閒百態。

不過這裡最有魅力的地方,

還是在於它那些深藏不露的老房子,

要不是親自鑽進去一探究竟,

你根本想不到街面上那些不起眼的“黑洞”裡,

居然藏著和外面截然不同的光景!

這些平房基本都有五六十個年頭了,

門頭上歷經風霜的石雕,

似乎包含著神秘而古老的故事,

就連旁邊栽種的老槐樹的樹幹,

都粗壯到兩個人的手臂都環不住,

一個已經65歲的老爺爺說,

在他十幾歲的時候,

還參加過其中一棟房屋的修建,

如今這種木質可以帖窗花的窗戶,

在充滿高樓大廈的西安已經很難見到了,

新時代的建築以高度的優勢,

將舊時光裡的建築遮蓋了起來。

幾十年的校園和老店

要說青年路上最“年輕”的,

那得是西段的四十四中和東段的青年路小學,

清脆嘹亮的朗朗讀書聲,

和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嬉笑打鬧聲,

隔著校門傳到青年路上,

一到放學時間青年路就更熱鬧,

穿著校服的學生熙熙攘攘的從學校走出來,

在學校旁邊的小店買上一杯奶茶、一包零食,

或者去對面的書店買一本書,

三五成群的坐在旁邊的小餐館裡解決午飯,

在這條路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回憶,

曾經的四十四中學子,

大概都對這條路有著不可磨滅的情懷。

▼每個校園門口的官配CP:書店

▼應經很少有叫小賣部的店了

▼停在路邊密密麻麻的學生自行車

當你把青年路整段走完,

你會發現這裡有很多理髮店,

基本都是純色的招牌、大大的“美髮店”三個字,

特別簡單質樸,

不過有一家店格外出眾,

從門頭看起來比其他美髮店更簡陋,

但它的來頭可不小!

這裡面的理髮師,

居然是原外交部國賓館的理髮師!

這位79歲的高齡理髮師,

從14歲就開始學習理髮,

他曾經被外交部總務司選中,

隨外交部到北京為中央領導人和外賓理髮,

是陝西唯一一名被選中的理髮師,

捷克總統、匈牙利大使,

甚至是劉少奇、周恩來等聲名顯赫的領導人,

很多都被他服務過,

店裡的牆上至今還掛著他和周恩來總理的合影。

幹了一輩子理髮的老人,

到現在也沒放棄自己這門手藝,

甚至有些在他這理髮十幾年的老顧客,

也一直不怕路遠的只來這裡,

就是因為信得過他的手藝,

店裡理髮的東西,

還用的是我們小時候的推子、理髮椅、燙髮帽,

看到就回憶滿滿,

老人把店外也打理的很有情調,

種著花花草草、養著很多小鳥,

也許這家店對他而言不僅是謀生地,

更是自己一輩子經歷的寄存處。

幾十年的美食

可能是因為學校、住宅的密集,

青年路上的小餐館不下20家,

而除了主道以外,

青年路上還有很多橫向的小巷子穿插,

老餮們肯定都知道,

一般在這種地方,

才能找到最為人稱道的美食,

就連曾經在四十四中上學的小夥伴,

也會時常逛到青年路吃上一頓,

順便懷念下自己的學生時代。

柳州韋姐螺螄粉

大名鼎鼎的柳州韋姐螺螄粉,

在螺螄粉愛好者心裡的分量不言而喻,

其實除了最出名的鐵塔寺店,

青年路上也有一家,

一進門就能聞見的那股“臭味”,

最讓螺螄粉愛好者們上癮,

各種超豐富的配菜、口感超棒的粉,

還有他家最特色的兩種辣椒,

吃一口就讓人欲罷不能,

再配上老闆自製的龜苓膏或者羅漢果茶,

吃完就想大吼一聲:“忒sei”。

劉老虎肉丸糊辣湯

這家店以前在灑金橋,

已經開了有四五十年了,

光看大早上去還要排長隊就知道,

歷經時間考驗的味道絕對沒毛病,

他們家的胡辣湯肉丸給的很多,

該有的配菜也一個不少特別豐富,

掰上一個饃泡進去,

“呼嚕呼嚕”的大口喝下去,

這個早晨算是完美了。

殷勤烤餃

也是一家開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店,

門店的名字是賈平凹題的,

他們家的蒸餃、烤餃食惠美味,

個頭大餡料鮮,

這種冷冷的天來一頓剛剛好,

陝南菜也是他們家的一大特色,

青年路上住的很多人家不想做飯時,

就會來這家店吃飯。

老馬家黃新剛糖炒板栗

一直覺得大冷天最能提升幸福感的食物,

一個是烤紅薯,

另一個就是糖炒栗子,

西安好吃的糖炒栗子不少,

這家店算一個,

門口經常都是長長的隊伍,

大鍋裡正在炒的栗子不時散發出誘人的香甜味道,

哪怕只是聞一下,

都想立刻去他們家排隊買上幾斤!

明明都是超過10年的老房、老店,

偏偏起了一個讓人覺得朝氣蓬勃的名字,

明明在眾條街上藏得那麼隱秘,

卻擁有這麼多的故事和有故事的人,

青年路就像是西安大街小巷的一股清流,

雖然西段安逸靜謐而舒適,

但隨著一路向東直到北大街,

城市的繁華和喧囂才讓這條路熱鬧起來,

再加上東段小學中傳出的朗朗讀書聲,

青春的氣息又彌漫在這條路的半段上,

整條青年路像是被劃分成了兩個時代,

也許,這就是青年路的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