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蕭條是美國人把牛奶倒掉,這麼幹也是被逼急了

倒牛奶

美國經濟蕭條時期曾經把牛奶一桶桶的倒掉, 當時在歷史書上看到時就很奇怪, 他們為什麼寧願倒掉也不用這些奶去救濟別人。

其實被浪費掉的不只牛奶, 包括容易壞掉的水果, 養的豬牛羊都被銷毀了, 不止美國整個世界都在這麼做。

銀行門前的儲戶們

這些東西被廢掉原因很簡單, 經濟危機原因說到底就是供大於求, 生產大於消費。 這種情況在當時的美國持續了很長時間,

當時美國經濟滾滾向前發展, 分配不公收入不足影響了有效的需求, 人們買不起東西, 信貸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經濟危機下的美國人

這種超前消費很好的掩蓋了供大於求的危機, 隨著牛奶消費的增長農場主們肯定會擴大生產,

讓更多的牛奶供應市場。 隨著經濟危機到來, 銀行倒閉, 股市崩盤, 依靠借錢消費的美國人迅速破產, 工廠倒閉工人失業。

無房可住的美國人

因為破產和失業人們的消費水準降低, 牛奶作為一種非剛性需求又因為供大於求所以價格暴跌, 如果繼續銷售利潤可能連運費都交不起,

賣的越多賠的越多, 這樣更不可能白給別人那樣無疑是在加大供應。

領救濟的人群

農場主為了保持價格首要的就是縮減庫存, 將牛奶倒掉把奶牛殺掉直到供求平衡價格才保持不會太低, 有了穩定的價格行業就有救了。

所以雖然看似粗暴, 但對於恢復價格穩定市場避免整個行業崩潰來講是無奈但很理性的選擇。

經濟危機下的孩子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