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連自殺都那麼多過場!算了,還是活著吧!

說到日本, 除了AV之外, 第一個進入男生腦海的應該是武士道精神了。 由於二戰影響, 很多中國人對日本武士道精神都抱有著偏見。

其實真正的武士道精神和中國的儒家思想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並不是單純的殺人之道。 他們崇尚自律、忠誠、自然等平衡法則, 當然也有一定君主馭人之術的影響。

日文中, 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 貼身隨從。 許多史料記載武士起源于中國,

傳到日本後入鄉隨俗被改叫做武士。

好了, 小編對武士沒興趣

重點想講的是

切腹自盡

▲莫斯科

說到切腹自盡, 就想起充滿童年回憶的這部《愛情公寓》。 那麼在劇中作為日本人角色的他, 為什麼總是喜歡說“切腹自盡”呢?

正解來了!不要怕!

古代的日本人認為,

腹部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地方, 那裡棲身著一個人的靈魂與感情。 切腹, 在日文中作為名詞常用“せっぷ"為讀法, 寫作“切腹”。 而在口語中, 常用“はらきり”這個讀法, 寫作“腹切り”。

日本武士的最典型行為, 就是任務失敗後切腹自盡。 這源於日本武士道的觀點:切腹是武士道最忠義的表現。

日本武士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 是因為日本人相信人的靈魂寄宿於肚腹中, 戰死的武士靈魂將會直接升天, 而苟活下來的人想要讓靈魂升天, 就要切開肚子將靈魂放出來。

大家都知道, 日本流傳到我國一個單詞叫“腹黑”。 意思是說一個人內心陰暗、喜歡使壞。 中國人要向別人說明自己的真情時, 會說“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你看”。 日本武士則是選擇切腹自盡, 其實也是想要借此表達自己的赤誠和忠心。

切腹自盡之所以能夠成為日本武士道最具代表性的行為, 還和他們將櫻花和鯉魚視作自己的象徵有關。

櫻花是日本的象徵, 日本有句諺語“花為櫻花, 人則武士”。 日本武士認為櫻花最美的時候並非盛開時, 而是凋謝時。 櫻花花期很短, 一夜之間滿山櫻花全部凋謝, 沒有一朵花留戀枝頭。 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最高精神境界。

日本武士道認為:人生短暫, 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綻放美的極致。 即使死, 也要果斷離去, 毫無留戀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正如落花一瞬, 淒美壯觀。

人們宰殺鯉魚時,習慣於從魚腹下刀。而鯉魚面對切腹,能夠一動不動的忍耐,直至死亡。

日本武士認為他們也應該像鯉魚一樣,對於死亡有無畏無懼的坦然心態,以及能夠默默忍耐一切痛苦的強大耐力。選擇像鯉魚那樣切腹而亡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屬於武士的榮耀。

所以切腹自盡在戰國時代是一種可以視之為榮譽的死法。如果君主賜死武士,不允許切腹,這將是對武士最大的侮辱。

但這個腹不是隨便可以切的,普通老百姓最好上吊,不要玩切腹,這是武士階層才能玩的。而且也不是武士所有自殺都能切腹。

必須是下面的情況之一:

1.為避免俘虜,用切腹換取人質,承擔失敗的責任;

2.殉死;

3.諫死;

4.憤腹(受了委屈以還清白);

5.商腹(給我後代多少錢,我切一下腹);

6.論腹(純粹為了樹立好名聲,反正為了成名,也是蠻拼的)。

刺激的來了,切腹自盡的基本方式:

一.用力在腹部從左至右,橫切一刀;再從下至上,直切一刀、達到心臟,成為十字形。

二.腹部橫切一刀,立即用刀向心窩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

三.腹部橫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斷自己咽喉。

切腹者在切腹時,明明身體上極端痛苦,但也必須忍住痛苦、不出一聲。並且還要保持意識清醒,堅持做到如下:

一.屍體不傾斜、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敗;

二.腹上刀痕不許皺折;

三.雙膝合攏,如鬆開、就表示修養不夠;

四.切腹後,要將所用武器放置妥當,不能隨意丟棄一旁。

武士道切腹儀式的流程:

1.自幼就要學習切腹規則的切腹人,在某天夜裡,接到了要求切腹自盡的命令。

2.第二天,上面派來的檢使來到切腹人的宅邸,帶走切腹人。平時的話,身為武士,進入他人宅邸要放好武具(佩刀),而此時例外。

3.切腹人在切腹之前,要進行一次沐浴。由他在世時的故人為其擦拭身體,調節水溫。與切腹者進行最後一次的接觸。

4.切腹人在沐浴完畢後,開始整理髮髻,將原本的銀杏髻向下彎折,以保體面。然後,切腹人要換上家中早已有所準備著的切腹禮裝——白色小袖,以及無紋的麻制肩衣袴,或青或白。

5.切腹的刑場(如上圖所示),共有南北二門,南稱“修行門”,北稱“涅槃門”。切腹人由北面的涅槃門進入刑場,朝北坐在鋪著白絹的榻榻米上。隨後正副二位介錯人由南面的修行門進入,等待行刑開始。

6.一切就緒後,切腹人將會迎來他人生的最後一餐:漬飯、味增,以及最後的幾杯酒。

7.食畢,切腹將要開始。切腹人的面前將會擺上奉書紙以及素鞘短刀,由切腹人親自將短刀的刀身上纏繞奉書紙。同時,介錯人開始用清水清洗介錯刀。

8.切腹人正坐,直視前方。從右臂處褪去上著,以左手取刀。保持腹部的裸露,再用右手持刀,開始刺向腹部,劃開創口。在此時,介錯人落刀,砍向切腹人的頸部,一刀結束他的生命。

9,在檢查切腹人毫無生命跡象之後,切腹儀式正式完成。之後切腹人的屍體將以絹布包好,隨後入棺下葬,一位武士的人生就此結束。

上面介紹中提到一個角色——介錯人。切腹自盡其實常常是由有三個人完成。日本人切腹儀式一定是要砍下頭的,也就是等切腹者完成自己的規定動作以後,負責砍腦袋的叫“大介錯”,負責端工具的叫“助介錯”,負責檢查屍體的叫“小介錯”。

“介錯”可是一項技術活,高手砍頭能讓一塊頸皮不斷,為“切腹”者留下全屍。

舉個栗子:日本大文豪三島由紀夫是切腹自盡的,據說他切腹太不完美。“介錯”砍了好幾刀都沒砍下頭,而他自己竟然還活著,那叫的一個痛苦。

光是聽著都覺得痛好吧

嚇得我抖了抖雞皮疙瘩

再舉個栗子:考證的第一個切腹者叫藤厡義大盜賊,這位大盜是一位“士可殺不可辱”的主兒。在即將被抓捕之前,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不被施行切腹斬首。直接當場切腹後,將自己內臟拋向追捕他的官兵。

果然有大俠風範啊!

還能說什麼

給他頒個錦旗好了!!

嗯哼,講到這裡,又要來科普下!其實切腹自盡也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切腹自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殘忍的自殺方法在中國逐漸消失。但是流傳到了日本後變得大行其道起來。

其實歷史本身就是一個謊言,因為只有勝利的人才有資格撰寫。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但最終都會被歷史所埋沒!

淒美壯觀。

人們宰殺鯉魚時,習慣於從魚腹下刀。而鯉魚面對切腹,能夠一動不動的忍耐,直至死亡。

日本武士認為他們也應該像鯉魚一樣,對於死亡有無畏無懼的坦然心態,以及能夠默默忍耐一切痛苦的強大耐力。選擇像鯉魚那樣切腹而亡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屬於武士的榮耀。

所以切腹自盡在戰國時代是一種可以視之為榮譽的死法。如果君主賜死武士,不允許切腹,這將是對武士最大的侮辱。

但這個腹不是隨便可以切的,普通老百姓最好上吊,不要玩切腹,這是武士階層才能玩的。而且也不是武士所有自殺都能切腹。

必須是下面的情況之一:

1.為避免俘虜,用切腹換取人質,承擔失敗的責任;

2.殉死;

3.諫死;

4.憤腹(受了委屈以還清白);

5.商腹(給我後代多少錢,我切一下腹);

6.論腹(純粹為了樹立好名聲,反正為了成名,也是蠻拼的)。

刺激的來了,切腹自盡的基本方式:

一.用力在腹部從左至右,橫切一刀;再從下至上,直切一刀、達到心臟,成為十字形。

二.腹部橫切一刀,立即用刀向心窩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

三.腹部橫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斷自己咽喉。

切腹者在切腹時,明明身體上極端痛苦,但也必須忍住痛苦、不出一聲。並且還要保持意識清醒,堅持做到如下:

一.屍體不傾斜、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敗;

二.腹上刀痕不許皺折;

三.雙膝合攏,如鬆開、就表示修養不夠;

四.切腹後,要將所用武器放置妥當,不能隨意丟棄一旁。

武士道切腹儀式的流程:

1.自幼就要學習切腹規則的切腹人,在某天夜裡,接到了要求切腹自盡的命令。

2.第二天,上面派來的檢使來到切腹人的宅邸,帶走切腹人。平時的話,身為武士,進入他人宅邸要放好武具(佩刀),而此時例外。

3.切腹人在切腹之前,要進行一次沐浴。由他在世時的故人為其擦拭身體,調節水溫。與切腹者進行最後一次的接觸。

4.切腹人在沐浴完畢後,開始整理髮髻,將原本的銀杏髻向下彎折,以保體面。然後,切腹人要換上家中早已有所準備著的切腹禮裝——白色小袖,以及無紋的麻制肩衣袴,或青或白。

5.切腹的刑場(如上圖所示),共有南北二門,南稱“修行門”,北稱“涅槃門”。切腹人由北面的涅槃門進入刑場,朝北坐在鋪著白絹的榻榻米上。隨後正副二位介錯人由南面的修行門進入,等待行刑開始。

6.一切就緒後,切腹人將會迎來他人生的最後一餐:漬飯、味增,以及最後的幾杯酒。

7.食畢,切腹將要開始。切腹人的面前將會擺上奉書紙以及素鞘短刀,由切腹人親自將短刀的刀身上纏繞奉書紙。同時,介錯人開始用清水清洗介錯刀。

8.切腹人正坐,直視前方。從右臂處褪去上著,以左手取刀。保持腹部的裸露,再用右手持刀,開始刺向腹部,劃開創口。在此時,介錯人落刀,砍向切腹人的頸部,一刀結束他的生命。

9,在檢查切腹人毫無生命跡象之後,切腹儀式正式完成。之後切腹人的屍體將以絹布包好,隨後入棺下葬,一位武士的人生就此結束。

上面介紹中提到一個角色——介錯人。切腹自盡其實常常是由有三個人完成。日本人切腹儀式一定是要砍下頭的,也就是等切腹者完成自己的規定動作以後,負責砍腦袋的叫“大介錯”,負責端工具的叫“助介錯”,負責檢查屍體的叫“小介錯”。

“介錯”可是一項技術活,高手砍頭能讓一塊頸皮不斷,為“切腹”者留下全屍。

舉個栗子:日本大文豪三島由紀夫是切腹自盡的,據說他切腹太不完美。“介錯”砍了好幾刀都沒砍下頭,而他自己竟然還活著,那叫的一個痛苦。

光是聽著都覺得痛好吧

嚇得我抖了抖雞皮疙瘩

再舉個栗子:考證的第一個切腹者叫藤厡義大盜賊,這位大盜是一位“士可殺不可辱”的主兒。在即將被抓捕之前,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不被施行切腹斬首。直接當場切腹後,將自己內臟拋向追捕他的官兵。

果然有大俠風範啊!

還能說什麼

給他頒個錦旗好了!!

嗯哼,講到這裡,又要來科普下!其實切腹自盡也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切腹自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殘忍的自殺方法在中國逐漸消失。但是流傳到了日本後變得大行其道起來。

其實歷史本身就是一個謊言,因為只有勝利的人才有資格撰寫。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但最終都會被歷史所埋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