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咸寧市“三抓一優”督作風 “兩談一講”促發展

圖為座談會現場

10月19日,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程良勝主持召開“三抓一優”主題座談會, 貫徹落實市委“兩談一講促發展”系列活動精神。

會上, 市紀委介紹了2017年以來有關“圍繞發展抓投資, 圍繞投資抓專案, 圍繞項目抓招商, 圍繞招商優環境”的“三抓一優”工作情況;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咸甯高新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招商局6家單位圍繞座談會主題依次作了發言。

程良勝指出, 要提升認識, 理順推動發展的好思路。 堅決擯棄“發展和黨建互相矛盾”的錯誤認識, 堅決防止“就黨建抓黨建”的錯誤做法, 堅決糾正“守紀律, 就幹不了事”的錯誤傾向, 真正做到黨建和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程良勝要求, 要突出重點, 打造助力發展的好生態。 重視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 全面落實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 從嚴執法監管, 及時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維護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 堅決杜絕“決策一言堂”, 最大程度徵求全社會意見;營造誠實守信的經濟生態, 持續優化法制環境, 重拳打擊違法犯罪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等行為, 營造安全、放心、舒適的發展環境。

程良勝強調, 要砥礪擔當, 樹立保障發展的好作風。 整治“四風”不能松, 以“釘釘子”和“啄木鳥”精神持續用力, 深入抓、反復抓, 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履職盡責不能空, 切切實實把自己的責任擔當起來, 推動工作落實到“最後一公里”;執紀問責不能軟, 對“庸懶散軟”“微腐敗”等問題, 必須“真問嚴罰”, 對群眾反映問題不聞不問、不抓不管, 導致管轄範圍內“庸懶散軟”問題嚴重的領導幹部, 堅決追究紀律責任。

(蔣揚眉)

咸寧市委組織部

招才引智 服務發展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朱雲波

為“三抓一優”凝心聚力。 以“支部主題黨日”為載體, 已在市、縣、鄉、村四級5405個黨支部和13.7萬名黨員中開展了22期學習教育。 不斷強化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 僅上半年, 市縣領導帶隊外出招商180餘批次,

拜訪企業600餘家, 參與來鹹考察項目洽談540餘批次。 市縣兩級部門黨委(黨組)領導帶頭, 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 全面優化投資環境, 全力服務專案建設。 在組建招商分局、招商小分隊、招商專班、駐外招商聯絡處、專案建設指揮部、專案專班時同步成立黨組織, 讓黨員做到時時帶頭、事事示範。

為“三抓一優”調兵遣將。 大力推行一線培養識別選用幹部“三四五”工程:即“三個一批”一線識別, 通過市委集體面談比選一批、組織部門一線走訪發現一批、實施履職盡責考核認定一批等措施, 做大優秀後備幹部存量。 目前, 已選任16名年輕幹部到“三抓一優”一線擔任副縣級領導職務。 “五個一批”一線培養, 已選派224名幹部到上級部門和大型企業、市直、縣鄉、招商、扶貧等“五個一線”掛職,

為“三抓一優”工作充實了中堅力量。 “四個一批”一線選用, 通過市直單位選任、碩博人才調任、縣直提拔使用、鄉鎮一線選用等舉措, 15名上下交流任職人選已到崗試用, 8名市直碩博人才已到縣(市、區)掛職。

為“三抓一優”招才引智。 先後有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等近10支國家“千人計畫”、省“百人計畫”等高端創新創業團隊來我市洽談專案合作與落戶, 成功落戶國家“千人計畫”創業團隊2支, 達成合作意向團隊3支。 實行特殊人才政策和機制, 今年來落戶高新技術企業12家, 聚集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17人。 目前全市共擁有國家級、省級企業孵化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家, 博士後基地1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6家。

咸寧市發改委

高位推進 盤活專案

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 張善猛

高位推進。市“四大家”領導領銜包保服務投資總額10億元以上的重大專案和跨區域、跨行業的其它專案,將重大專案建設的主動權抓在手上,經常性過問督辦專案建設,積極協調解決問題,發揮了示範和表率作用。建立市領導分片聯繫制度,31名市級領導分別聯繫咸甯高新區、6個縣(市、區)以及14個市直單位專案。前三季度,我市先後舉辦三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新開工項目269個,總投資1538億元,以項目推動發展、以項目支撐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和鞏固。

突出重點。今年我市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督辦的項目有3個,總投資75億元。3個專案年度計畫投資14億元,目前均已開工建設,進展較快,已完成投資11.52億元,完成計畫的82.3%。採取領導聯、專班督、現場辦等方式,加快重大專案推進。全市7個省級重點專案總投資101.95億元,年度計畫投資18.9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7.81億元,占年度計畫94.2%,投資進度居全省前列。100個市級重點專案總投資774.14億元,年度計畫投資160.66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2.5億元,占年度計畫70%。市級對10億元、縣(市、區)對億元以上項目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

強化考評。制定《咸甯市專案建設綜合考評辦法》,建立“五位一體”的專案督促考核機制,每季將督查結果進行全市排名和通報。在項目拉練大會上,按項目建設得分排定各縣市區座次,排位前兩位作典型發言,排位最後兩位作表態發言。出臺《咸寧市記功獎勵辦法》,對爭取重大項目或爭取資金靠前、項目建設推進最快最優的縣(市、區)及工作人員進行記功獎勵,鼓勵幹部在招商引資、專案建設的主戰場擔當作為。將“三抓一優”作為核心目標加大考核權重,把項目建設作為績效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履職盡責考核的主要內容;將重點專案建設納入黨政領導班子目標考核體系。

咸寧市直機關工委

創新服務 常態督查

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 毛秀君

抓政治引領。在助推“三抓一優”上,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依託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平臺,組織市直各機關黨組織開展10多次政治理論學習研討。在第十個八個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期間,市直機關工委先後組織開展了市直單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中層幹部廉潔教育培訓、學黨章黨規黨紀知識競賽、“兩學一做”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累計培訓市直機關黨員幹部6000多人次。

抓服務創新。在市直招商小分隊、信訪維穩專班中成立了14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主動指導開展遠程微黨課等組織生活。同時,為進一步做好咸寧在外務工經商黨員和來咸投資創業黨員的管理服務工作,設立武漢、北京、上海、廣州等四個外地黨小組,為198名流出黨員代辦服務事項100餘件。堅持把“三抓一優”作為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中心工作“融合化”推進的重要內容,党建督查必查“三抓一優”推進情況,黨建評優必考“三抓一優”推進實效,特別是在第三批紅旗黨支部評選中,城市管理、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三抓一優”一線支部比例達到60%以上。

抓常態督查。採取不定單位、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直插“末端”的方式,將明查與暗訪結合、“明拍”與“暗拍”結合、普遍核查與重點抽查結合,對100家市直單位進行“全覆蓋”式明察暗訪,並嚴格執行通報曝光制度,在市直機關黨員幹部中持續形成震懾,上班期間脫崗、玩遊戲、網購、看電影等現象明顯扭轉。先後在接觸群眾最多、與經濟建設聯繫最為緊密、“四風”問題最易多發的重點單位、關鍵視窗設立公告牌,公佈舉報電話、舉報信箱,讓來咸客商、市民群眾能夠更加直接、方便的進行監督舉報。上半年先後約談黨員11人,提醒談話非黨員29人;採取下發“交辦單”的形式推進市直機關紀檢組織工作,下發交辦單39份,51人受到談話、批評教育或行政警告處分。

咸寧市經信委

傳導壓力 壯大工業

市經信委黨組書記、局長 郭冰生

經信系統踐行一線工作法,採取“一月一分析、兩月一督查、一季一核查”的方式,實現了工業增加值連續4個月進位的好成績。1-8月,全市規模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43.4億元,同比增長13.8%;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在全省排名第6位。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額482.38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44.07%,同比增長17.8%,在全省排位第5位。

聯合市財政局出臺了《市直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將市直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由200萬元增加到1500萬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77個項目入選2017年市級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專案庫,總投資額達393.97億元;10個技改項目成功申報2017年度第一批省級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專項貸款貼息類資金專案,獲補助資金2498萬元;9個專案成功申報市直技改資金專案,獲補助資金582.72萬元。

對縣市區項目進行全覆蓋檢查督辦和綜合考評,層層傳導壓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全員抓項目、全民抓招商的濃厚氛圍。7-8月份,全市在建億元項目80個,總投資466億元,實際完成投資93.3億元。出臺《關於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激發市場活力的意見》,從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9個方面提出了26條降低企業成本的真金白銀的具體措施;動態調整《咸寧市市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目前市直涉企收費部門減少至11個,收費專案減少至17個,涉企行政事業收費專案全省最少。1—8月,全市對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實行稅前加計扣除,共計減輕企業負擔4996.59萬元,減免企業所得稅3327.06萬元;全市共有28.52萬戶次納稅人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減免增值稅稅額8164萬元;享受“營改增”政策企業13230戶,減免增值稅10500萬元;累計為企業提供擔保融資、過橋續貸51.05億元,節約財務成本6600萬元。

咸寧市招商局

精准發力 招大引強

市招商局黨組書記、局長 彭光平

1至9月,全市新簽約項目779個,同比增長109.41%,協議投資額2014.1681億元,同比增長165.09%。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952.7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00億元的95.27%。新簽約專案中,協定投資額1億元以上項目 305個,5億元以上項目78個,10億元以上項目45個。中廣核、中船重工、攜程、康美藥業、正威等5家國內外500強企業紛紛落戶咸寧,在“招大引強”上再創新突破。

市主要領導掛帥抓招商。今年以來,市縣兩級領導帶隊外出招商320餘批次,拜訪企業900餘家,參與來鹹考察項目洽談760餘批次。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帶頭抓招商,成立招商專班。截至目前,市直部門引進專案31個,準備簽約項目14個,重點在談專案53個。

成立招商專班駐點抓招商,市本級組建9個市直招商工作專班,分別前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開展駐點招商工作,每月駐點招商不少於20天。咸甯高新區、各縣市區分別組建招商專班或小分隊,外出開展駐點招商工作。目前,全市外出駐點招商人員已達120餘人。通過聘請4名“招商顧問”,實行委託招商,使金磚藥業水針劑等專案得以順利簽約落戶。

大力開展“一季一簽約,一月一專場”活動,今年以來,先後在深圳、廣州、上海、杭州、廈門等地舉辦了招商推介活動,同時,分別於4月、8月、9月在咸寧本地和深圳舉行了大型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共組織簽約專案139個,簽約合同金額達867.89億元。對咸甯高新區、各縣(市、區)招商引資成果和專案建設進展,實行“一季一拉鍊、一季一排名、一季一開工、一季一問政”,讓排名靠後者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倒逼各地、各部門自我加壓,比學趕超。

咸寧市紀委監察局

跟蹤督辦 夯實作風

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 陳濤

高規格組建專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部署下,成立了由市紀委監察局牽頭,市委宣傳部、市委主體辦、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務督查室、咸寧廣播電視臺、咸寧日報社等多部門聯合組成的全市“三抓一優”作風督查工作專班,下設“一辦三組”,採取工作專班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定期會商、即時互動的方式,研究部署推進工作;從各成員單位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各工作組,全程參與到明察暗訪、媒體問政、監督檢查、專項整治等各環節工作,實現問題查找、跟蹤督辦、整改落實、追責問責常態化,夯實了作風督查工作基礎。

精准化對焦問題。制定《在全市開展“三抓一優”作風督查工作的實施方案》,針對項目推進“四難”、項目發展“三熱三冷”、“新衙門作風”、環境整治不力等方面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突出問題,列出9類問題45項清單,做到“畫像”精准、“清單”明確。對照9類45項清單,根據掌握的問題線索,定期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就某一領域、某一層面突出問題通過媒體問政等形式加以解決,先後聚焦專案建設、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產業發展方面突出問題舉辦專場電視問政。

全方位打撈民情。按照“縱向打通、橫向互聯”思路,整合市、縣政府門戶網、黨風政風熱線、“雲上咸甯”、咸寧官微等10多個平臺資源,打造“信、訪、網、電”四位元一體多媒體平臺,全方位接受群眾舉報和曝料,收集各類有效問題線索800多條;整合部門力量開展精准扶貧專項審計、大資料專項監督檢查、脫貧攻堅專項督查等,發現並移交問題線索460餘條;採取幹部暗訪突擊問、舉報熱線隨時問、手機用戶端隨地問等方式充實問題線索,並以“明查暗訪”+“通報曝光”+“問責整改”等形式聚焦部門和單位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構築政企之間、幹群之間的良性互動管道。

咸甯高新區

招商引資 做大園區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方立清

“倍數計畫”完成情況。1至9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18億元,同比增長10%,占年任務170億元的70%。工業增加值增速9%,居全市前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同比增長17.5%,占年任務123.5億元的82%。稅收總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43%,占年任務23.5億元的7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6億元,增加值11.5億元,占GDP比重26%。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3家,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93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

“滿園工程”開展情況。已將嘉洪電動車、元田制衣、綠雪生物、欣和生物、帕沃電氣、宏業印刷、力科信票據、松源電器、同發機電、傅友鋼構、沃派基因、穀都生物、恒強科技、華歐勞保服飾、成邦電子、港寧科技和光谷南科技二棟樓等17個工業項目和五洲新天地、未來天地、金融資訊港等3個商業開發專案作為第一批“滿園行動”專案。通過組建工作專班、調查摸底、綜合執法大檢查、分段實施、資產收購、辦理產權過戶、重新招商引資及專案建設等7個步驟,妥善解決涉法涉訴、資產閒置及信訪維穩問題。

“三抓一優”推進情況。新簽約專案51個,協議引進資金539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2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5億元以上項目4個,1億元以上項目22個。今麥郎新增飲料生產線、海爾博洛尼智能家居、中船重工風電、科控光電等4個項目已達成合作意向。園區共有67個專案落地建設,其中新投產專案17個,開工在建專案22個,簽約落地項目22個,前期介入服務專案6個。“211工程”中的10個產業專案全部達到時序進度,奧瑞金制罐、三環賓士方向機、世豐汽車內飾等項目建成投產;和樂門業、立邦塗料、南玻光電、香城文化產業園、鑫城印刷等專案搶工期、搶進度,今年底可建成投產。

博士後基地1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6家。

咸寧市發改委

高位推進 盤活專案

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 張善猛

高位推進。市“四大家”領導領銜包保服務投資總額10億元以上的重大專案和跨區域、跨行業的其它專案,將重大專案建設的主動權抓在手上,經常性過問督辦專案建設,積極協調解決問題,發揮了示範和表率作用。建立市領導分片聯繫制度,31名市級領導分別聯繫咸甯高新區、6個縣(市、區)以及14個市直單位專案。前三季度,我市先後舉辦三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新開工項目269個,總投資1538億元,以項目推動發展、以項目支撐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和鞏固。

突出重點。今年我市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督辦的項目有3個,總投資75億元。3個專案年度計畫投資14億元,目前均已開工建設,進展較快,已完成投資11.52億元,完成計畫的82.3%。採取領導聯、專班督、現場辦等方式,加快重大專案推進。全市7個省級重點專案總投資101.95億元,年度計畫投資18.9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7.81億元,占年度計畫94.2%,投資進度居全省前列。100個市級重點專案總投資774.14億元,年度計畫投資160.66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2.5億元,占年度計畫70%。市級對10億元、縣(市、區)對億元以上項目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

強化考評。制定《咸甯市專案建設綜合考評辦法》,建立“五位一體”的專案督促考核機制,每季將督查結果進行全市排名和通報。在項目拉練大會上,按項目建設得分排定各縣市區座次,排位前兩位作典型發言,排位最後兩位作表態發言。出臺《咸寧市記功獎勵辦法》,對爭取重大項目或爭取資金靠前、項目建設推進最快最優的縣(市、區)及工作人員進行記功獎勵,鼓勵幹部在招商引資、專案建設的主戰場擔當作為。將“三抓一優”作為核心目標加大考核權重,把項目建設作為績效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履職盡責考核的主要內容;將重點專案建設納入黨政領導班子目標考核體系。

咸寧市直機關工委

創新服務 常態督查

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 毛秀君

抓政治引領。在助推“三抓一優”上,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依託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平臺,組織市直各機關黨組織開展10多次政治理論學習研討。在第十個八個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期間,市直機關工委先後組織開展了市直單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中層幹部廉潔教育培訓、學黨章黨規黨紀知識競賽、“兩學一做”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累計培訓市直機關黨員幹部6000多人次。

抓服務創新。在市直招商小分隊、信訪維穩專班中成立了14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主動指導開展遠程微黨課等組織生活。同時,為進一步做好咸寧在外務工經商黨員和來咸投資創業黨員的管理服務工作,設立武漢、北京、上海、廣州等四個外地黨小組,為198名流出黨員代辦服務事項100餘件。堅持把“三抓一優”作為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中心工作“融合化”推進的重要內容,党建督查必查“三抓一優”推進情況,黨建評優必考“三抓一優”推進實效,特別是在第三批紅旗黨支部評選中,城市管理、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三抓一優”一線支部比例達到60%以上。

抓常態督查。採取不定單位、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直插“末端”的方式,將明查與暗訪結合、“明拍”與“暗拍”結合、普遍核查與重點抽查結合,對100家市直單位進行“全覆蓋”式明察暗訪,並嚴格執行通報曝光制度,在市直機關黨員幹部中持續形成震懾,上班期間脫崗、玩遊戲、網購、看電影等現象明顯扭轉。先後在接觸群眾最多、與經濟建設聯繫最為緊密、“四風”問題最易多發的重點單位、關鍵視窗設立公告牌,公佈舉報電話、舉報信箱,讓來咸客商、市民群眾能夠更加直接、方便的進行監督舉報。上半年先後約談黨員11人,提醒談話非黨員29人;採取下發“交辦單”的形式推進市直機關紀檢組織工作,下發交辦單39份,51人受到談話、批評教育或行政警告處分。

咸寧市經信委

傳導壓力 壯大工業

市經信委黨組書記、局長 郭冰生

經信系統踐行一線工作法,採取“一月一分析、兩月一督查、一季一核查”的方式,實現了工業增加值連續4個月進位的好成績。1-8月,全市規模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43.4億元,同比增長13.8%;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在全省排名第6位。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額482.38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44.07%,同比增長17.8%,在全省排位第5位。

聯合市財政局出臺了《市直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將市直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由200萬元增加到1500萬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77個項目入選2017年市級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專案庫,總投資額達393.97億元;10個技改項目成功申報2017年度第一批省級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專項貸款貼息類資金專案,獲補助資金2498萬元;9個專案成功申報市直技改資金專案,獲補助資金582.72萬元。

對縣市區項目進行全覆蓋檢查督辦和綜合考評,層層傳導壓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全員抓項目、全民抓招商的濃厚氛圍。7-8月份,全市在建億元項目80個,總投資466億元,實際完成投資93.3億元。出臺《關於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激發市場活力的意見》,從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9個方面提出了26條降低企業成本的真金白銀的具體措施;動態調整《咸寧市市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目前市直涉企收費部門減少至11個,收費專案減少至17個,涉企行政事業收費專案全省最少。1—8月,全市對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實行稅前加計扣除,共計減輕企業負擔4996.59萬元,減免企業所得稅3327.06萬元;全市共有28.52萬戶次納稅人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減免增值稅稅額8164萬元;享受“營改增”政策企業13230戶,減免增值稅10500萬元;累計為企業提供擔保融資、過橋續貸51.05億元,節約財務成本6600萬元。

咸寧市招商局

精准發力 招大引強

市招商局黨組書記、局長 彭光平

1至9月,全市新簽約項目779個,同比增長109.41%,協議投資額2014.1681億元,同比增長165.09%。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952.7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00億元的95.27%。新簽約專案中,協定投資額1億元以上項目 305個,5億元以上項目78個,10億元以上項目45個。中廣核、中船重工、攜程、康美藥業、正威等5家國內外500強企業紛紛落戶咸寧,在“招大引強”上再創新突破。

市主要領導掛帥抓招商。今年以來,市縣兩級領導帶隊外出招商320餘批次,拜訪企業900餘家,參與來鹹考察項目洽談760餘批次。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帶頭抓招商,成立招商專班。截至目前,市直部門引進專案31個,準備簽約項目14個,重點在談專案53個。

成立招商專班駐點抓招商,市本級組建9個市直招商工作專班,分別前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開展駐點招商工作,每月駐點招商不少於20天。咸甯高新區、各縣市區分別組建招商專班或小分隊,外出開展駐點招商工作。目前,全市外出駐點招商人員已達120餘人。通過聘請4名“招商顧問”,實行委託招商,使金磚藥業水針劑等專案得以順利簽約落戶。

大力開展“一季一簽約,一月一專場”活動,今年以來,先後在深圳、廣州、上海、杭州、廈門等地舉辦了招商推介活動,同時,分別於4月、8月、9月在咸寧本地和深圳舉行了大型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共組織簽約專案139個,簽約合同金額達867.89億元。對咸甯高新區、各縣(市、區)招商引資成果和專案建設進展,實行“一季一拉鍊、一季一排名、一季一開工、一季一問政”,讓排名靠後者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倒逼各地、各部門自我加壓,比學趕超。

咸寧市紀委監察局

跟蹤督辦 夯實作風

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 陳濤

高規格組建專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部署下,成立了由市紀委監察局牽頭,市委宣傳部、市委主體辦、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務督查室、咸寧廣播電視臺、咸寧日報社等多部門聯合組成的全市“三抓一優”作風督查工作專班,下設“一辦三組”,採取工作專班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定期會商、即時互動的方式,研究部署推進工作;從各成員單位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各工作組,全程參與到明察暗訪、媒體問政、監督檢查、專項整治等各環節工作,實現問題查找、跟蹤督辦、整改落實、追責問責常態化,夯實了作風督查工作基礎。

精准化對焦問題。制定《在全市開展“三抓一優”作風督查工作的實施方案》,針對項目推進“四難”、項目發展“三熱三冷”、“新衙門作風”、環境整治不力等方面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突出問題,列出9類問題45項清單,做到“畫像”精准、“清單”明確。對照9類45項清單,根據掌握的問題線索,定期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就某一領域、某一層面突出問題通過媒體問政等形式加以解決,先後聚焦專案建設、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產業發展方面突出問題舉辦專場電視問政。

全方位打撈民情。按照“縱向打通、橫向互聯”思路,整合市、縣政府門戶網、黨風政風熱線、“雲上咸甯”、咸寧官微等10多個平臺資源,打造“信、訪、網、電”四位元一體多媒體平臺,全方位接受群眾舉報和曝料,收集各類有效問題線索800多條;整合部門力量開展精准扶貧專項審計、大資料專項監督檢查、脫貧攻堅專項督查等,發現並移交問題線索460餘條;採取幹部暗訪突擊問、舉報熱線隨時問、手機用戶端隨地問等方式充實問題線索,並以“明查暗訪”+“通報曝光”+“問責整改”等形式聚焦部門和單位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構築政企之間、幹群之間的良性互動管道。

咸甯高新區

招商引資 做大園區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方立清

“倍數計畫”完成情況。1至9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18億元,同比增長10%,占年任務170億元的70%。工業增加值增速9%,居全市前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同比增長17.5%,占年任務123.5億元的82%。稅收總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43%,占年任務23.5億元的7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6億元,增加值11.5億元,占GDP比重26%。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3家,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93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

“滿園工程”開展情況。已將嘉洪電動車、元田制衣、綠雪生物、欣和生物、帕沃電氣、宏業印刷、力科信票據、松源電器、同發機電、傅友鋼構、沃派基因、穀都生物、恒強科技、華歐勞保服飾、成邦電子、港寧科技和光谷南科技二棟樓等17個工業項目和五洲新天地、未來天地、金融資訊港等3個商業開發專案作為第一批“滿園行動”專案。通過組建工作專班、調查摸底、綜合執法大檢查、分段實施、資產收購、辦理產權過戶、重新招商引資及專案建設等7個步驟,妥善解決涉法涉訴、資產閒置及信訪維穩問題。

“三抓一優”推進情況。新簽約專案51個,協議引進資金539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2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5億元以上項目4個,1億元以上項目22個。今麥郎新增飲料生產線、海爾博洛尼智能家居、中船重工風電、科控光電等4個項目已達成合作意向。園區共有67個專案落地建設,其中新投產專案17個,開工在建專案22個,簽約落地項目22個,前期介入服務專案6個。“211工程”中的10個產業專案全部達到時序進度,奧瑞金制罐、三環賓士方向機、世豐汽車內飾等項目建成投產;和樂門業、立邦塗料、南玻光電、香城文化產業園、鑫城印刷等專案搶工期、搶進度,今年底可建成投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