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名妓李師師失去宋徽宗寵愛後的人生結局

網路配圖

在《水滸》中, 李師師絕對是引人注目的角色。 她在宋江受招安中起了穿針引線的關鍵作用, 就因為她是“天子心愛的人”。

《靖康稗史》也說“侯蒙上書, 未若師師進言”, 小說的構思倒並非空穴來風。 至於讀者記得她, 恐怕主要是道君皇帝與她那段若明若暗的豔史。

李師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與宋徽宗也真有過一段風流情。 但《水滸》中的李師師基本上是小說家的虛構, 人們自然希望瞭解那個真實的李師師。 關於李師師, 除了宋代筆記野史裡的雪泥鴻爪, 最集中的材料有兩種。 一是南宋平話《宣和遺事》, 一是清初著錄的《李師師外傳》, 兩者都是與《水滸》相去不遠的小說家言。 相對說來, 後者是明季偽作, 自不足以征信;倒還是《宣和遺事》, 因說本朝史, 總得有基本史實作為敷衍故事的背景與骨幹, 去偽存真, 還可以沙裡淘金。

孟元老在其《東京夢華錄》裡開列了“崇、觀以來,

在京瓦肆伎藝”的群芳譜, 其中“小唱: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 誠其角者”, 李師師排名第一。 崇、觀指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 是徽宗第二、第三個年號。 徽宗即位時年十九, 大觀末年是二十九歲。 而這時李師師小荷才露尖尖角, 應是“娉娉嫋嫋十三餘”的年齡。

然而, 人們發現在此以前也頗有關於師師的材料。 最早可以追溯到詞人張先, 他的詞裡有一首《師師令》, 從“不須回扇障清歌, 唇一點、小於花蕊”, 受贈者顯然也是一個歌妓。 有人因此認定:《師師令》所贈的就是李師師。 張先死在元豐元年(1078), 時年八十九歲, 就算這首詞是他臨死那年的風流遺作, 師師即便還是個豆蔻年華的雛妓, 那麼到宣和年間(1119-1125), 她至少應該年逾五十, 比徽宗將近大二十歲。 有研究者就以此為據, 試圖否證徽宗與她的羅曼史。 但倘若換個思路, 倒不難推出另一個結論:當時有相去一輩的兩個師師。

晏幾道有兩首《生查子》, 也都寫到名叫師師的青樓妓女。 一首雲“歸去鳳城時, 說與青樓道:遍看潁川花, 不似師師好”。

另一首雲“幾時花裡閑, 看得花枝足;醉後莫思家, 借取師師宿”。 秦觀有一首《一叢花》, 也是贈給名叫師師的歌妓的:“年時今夜見師師, 雙頰酒紅滋。 疏簾半卷微燈外, 露華上、煙嫋涼颸。 簪髻亂拋, 偎人不起, 彈淚唱新詞。 ”據詞學家的研究, 晏幾道的詞約作于元豐五年(1082), 秦觀的詞不會遲於紹聖二年(1095)。 張先、晏幾道和秦觀鍾情的倒可能是同一個師師, 但都沒有提到姓, 未必也叫李師師。

據《宣和遺事》, 李師師是汴京染局匠王寅的女兒。 在繈褓時, 她的母親就死了, 父親用豆漿當奶餵養她, 才活了下來。 當時東京風俗, 父母疼孩子, 就將其捨身佛寺。 王寅也讓女兒捨身寶光寺。 到佛寺捨身時, 小女孩忽然啼哭起來, 僧人撫摩其頭頂, 她立即止住了哭。 她父親暗忖:“這女孩還真是佛弟子。 ”俚俗呼佛弟子為師, 父親就叫她師師。 師師四歲時, 王寅犯事, 死在牢中。 因無所歸依, 隸籍娼戶的李姥收養了她, 就改姓了李, 也入了勾欄娼籍。 長大以後, 李師師色藝絕倫, 名冠諸坊。 她的歌喉是眾所公認的, 南渡初年朱敦儒有詩雲:“解唱《陽關》別調聲, 前朝惟有李夫人”,說的就是李師師。另據南宋劉學箕說,她似乎還有一個藝名,叫做白牡丹。

前朝惟有李夫人”,說的就是李師師。另據南宋劉學箕說,她似乎還有一個藝名,叫做白牡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