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粟裕如何在南方堅持遊擊戰:培養一隻只獨狼,不需請示,見食就上

(電視連續劇《十送紅軍》)

事情開始越來越不妙。 在從閩浙贛蘇區出發前, 粟裕已向閩北蘇區黨組織通報了進軍路線, 請求派人接應,

但進入閩北後, 不僅找不到自己人, 還處處碰到敵軍。

按照粟裕早已設定好的方案, 為迷惑敵軍, 挺進師故意走了一個曲線, 不是直接往浙江, 而是先到閩北, 再入浙江, 所以才有“聲東擊西”和突然南下。

從現有情況來看, 對手似乎已經提前知道挺進師要來閩北,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粟裕對此很是不解。

幾天後, 部隊從村口和涼亭裡撿到了一些敵軍的佈告, 粟裕細細翻閱, 從裡面找到了一份“勸降書”, 上面的署名是“李德勝”。

一看這個名字, 粟裕不由倒抽一口涼氣。 李德勝是閩北軍分區司令員, 以他的名義發出“勸降書”, 說明這廝已經叛變了, 挺進師的整個行動計畫自然再無秘密可言。

再回過頭一想, 挺進師一到閩贛邊境就遭伏擊,

顯然也是因為計畫洩密。

到了這個境地, 已不可能再與閩北黨組織進行聯繫。 粟裕馬上改變計畫, 決定直接率部進入浙西南。

(電視連續劇《十送紅軍》)

當初先遣隊進入浙江時, 有兩個連與主力失去聯繫, 留在了閩北, 此時得到消息, 立即趕來歸建。

粟裕正犯愁呢, 出發時納入的閩浙贛獨立師大多為當地人, 思鄉情重, 挺進師一離開閩浙贛, 他們就又掉隊跑回了老家。

走了一百多, 來了一百多, 挺進師不多不少, 仍為五百多人, 但這只是就數量而言, 從品質上說, 歸隊的兩個連要比獨立師的那些新兵蛋子強太多了, 挺進師的總體實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1935年3月, 粟裕率部跳出閩北, 直插敵軍大後方——以仙霞嶺為中心的浙西南。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打遊擊。 首先一個, 最好是在各省交界處, 那種誰都能管, 但誰都懶得管, 不肯管的地方。 其次, 地形得有利, 要便於隱蔽和機動作戰。

粟裕選擇的浙西南, 正是二者的最佳結合, 除此之外, 這裡還可以和閩東、閩北、閩浙贛等幾塊遊擊根據地互為犄角,

互相支援。

地是塊好地, 但有保安團守著, 不買門票是進不去的。

江浙的保安團很強, 這一點粟裕早有體會, 如果直接攻進去, 傷亡一定小不了, 那就不好玩了, 也影響以後的發展。

他所要合計的, 就是如何才能做到“不花錢進景區”。

(電視連續劇《十送紅軍》)

最後研究出的攻略是, 自己不進去, 把“管景區”的那幫人誘出來先。 隨後, 粟裕便率挺進師在龍泉河以南的浙閩邊境進進出出, 這裡亮個相, 那裡留個影, 從而展開了閃轉騰挪的遊擊戰。

挺進師的基礎是紅七軍團, 這是一支長於野戰的正規部隊, 現在一下子要分散打遊擊, 官兵多少有些不習慣, 很多人都不願意分開活動。

粟裕曾派一個團級幹部帶一支小部隊出去遊擊, 當時規定至少要在外面兜半個月, 然後在預定地點跟主力會合。 誰知才過了三天, 這名幹部就帶著部隊回來了。

一看, 人瘦了, 眼睛凹了, 鬍子長了, 整個一副遭罪受苦的樣。 再讓他出去, 無論如何不願意, 非要一起行動不可。

打遊擊, 就要培養一隻只能在野外生存的獨狼, 老綁在一起怎麼行,不過粟裕也意識到,這事不能操之過急,得慢慢來。

半個月受不住,那就先來三天,說好三天后在哪裡哪裡會合。三天適應了,增加到五天,五天后,再會合。如此一點點累積,從七天、十天一直增加到半個月,漸漸地,一個班長也能帶小部隊外出活動了。

獨狼的特性是更為靈活機動,可以不需請示,見到食就上,隨時消滅敵人和補充自己。挺進師的各個遊擊小分隊從這裡鑽到那裡,先後打了幾十仗,把當地的一些小股保安團都給幹掉了。

(電視連續劇《十送紅軍》)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戰神粟裕》)

實體書《戰神粟裕》已出版上市。

老綁在一起怎麼行,不過粟裕也意識到,這事不能操之過急,得慢慢來。

半個月受不住,那就先來三天,說好三天后在哪裡哪裡會合。三天適應了,增加到五天,五天后,再會合。如此一點點累積,從七天、十天一直增加到半個月,漸漸地,一個班長也能帶小部隊外出活動了。

獨狼的特性是更為靈活機動,可以不需請示,見到食就上,隨時消滅敵人和補充自己。挺進師的各個遊擊小分隊從這裡鑽到那裡,先後打了幾十仗,把當地的一些小股保安團都給幹掉了。

(電視連續劇《十送紅軍》)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戰神粟裕》)

實體書《戰神粟裕》已出版上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