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簡易小棚模式,南美白對蝦養殖盈利率90%,畝利潤最高超2萬

在上海市場, 外塘白蝦養殖成功率已經連續幾年走低, 尤其是最近3年, 每年都在不斷地刷新最低記錄。 連續的失敗讓養殖戶失去了養殖的信心和興趣, 再加上外部環境的擠壓(征地等), 當前的白蝦養殖可謂是內憂外患。 行業艱難, 養殖戶也在不斷摸索出路, “大棚”、“大苗池”、“小棚”……“沼蝦混養”、“魚蝦混養”、“一造養殖”……從模式到規劃, 上海養殖戶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 令人欣慰的是, 在2017年上海外塘早造白蝦一片慘澹的形勢下, 小棚成功率與盈利率齊高的表現讓迷茫的養殖戶看到了一絲方向。

表1 2017年上海四種主流養殖模式盈利情況統計表

一、2017年外塘早造蝦仍不樂觀

目前上海主流養殖模式有“大棚”、 “小棚”、“大苗池”和“外塘兩造”4種, 其中外塘兩造占比最高, 但是近3年其成功率卻最低。

2017年上海外塘早造蝦養殖艱難異常, “紅體”、“白斑”、“急性偷死”等接連爆發, 虧本率高達7成左右!這對期待形勢回暖的養殖戶無疑是一記迎頭重擊。

養蝦:羅氏沼蝦與南美白對蝦混養效益好

上海外塘早造蝦養殖之所以發病率如此之高, 和梅雨期天氣特點息息相關。 2017年上海梅雨期間的天氣對比往年有三個特點:平均溫度低、晝夜溫差大、劇烈強降雨。 2017年上海共經歷23天的梅雨天氣, 平均氣溫為24.93℃(圖1), 恰好落在病毒流行的最適溫度範圍內(24~26 ℃), 這也可能是今年上海白蝦市場病毒病大流行的原因之一。

另外, 白對蝦免疫系統相對簡單, 當遭遇幅度較大的溫差和劇烈的降水應激時, 會導致蝦體內分泌系統紊亂、能量過度消耗, 抵抗力減弱, 感染病原的幾率大大增加。

因而, 惡劣天氣使得梅雨期幾乎成為外塘早造白蝦的災難日, 2017年上海入梅15天, 發病率升高了55%(6月29號統計), 發病以病毒病為主, 發病速度急、傳播性強、排塘率高。 然而, 反觀環境相對可控的棚蝦則成功率明顯較高, 尤其是小棚, 這也側面說明了養殖環境的不可控是我們白蝦難養的主要原因。

圖1 2017年梅雨期及2016年同期溫度變化趨勢

二、上海小棚早造蝦養殖概況

環境愈發惡化, 養殖形勢每況愈下, 白蝦養殖的出路在哪裡?

2016年底, 浙江海大技術員與一部分有創新精神的養殖戶一道, 到江蘇如東實地考察, 並借鑒如東小棚結構特點, 率先在上海平安鎮嘗試小棚養殖模式, 探索小棚養殖管理技術。 2017年平安小棚客戶共計20戶, 其中海大客戶18戶, 占比達90%。

養豬:你以為買了體重較大的種豬是佔便宜?

在2017年大環境不利的形勢下, 上海小棚仍然取得了高達9成的盈利率, 單位產量高, 畝產最高達1500斤, 搶早搶高價, 畝利潤最高超2萬!

如東小棚效益好, 但很多人認為條件不具備, 因而打消念頭, 但是上海小棚的成功有力地回擊了這種疑慮, 用實際效益證明:即使沒有優越的地下水條件, 但是依靠有效的養殖管理手段同樣可以實現小棚高效益。 上海小棚的成功, 在2017年早造白蝦一片慘澹的背景下顯得格外亮眼, 也讓失落、迷茫的養殖戶看到了一絲希望。

表2 2017年小棚養殖戶養殖效益卡

三、小棚模式的優勢分析

實際上, 小棚良好的表現最主要是其極大限度的減弱了環境因素的影響, 尤其是天氣異常, 發病幾率得以大大降低。

另外, 小棚單棚面積小, 增氧效率高, 易於管理, 而且風險得到分解, 即使發病, 互相傳染的幾率明顯較外塘小。 再者, 與如東小棚不同, 上海小棚依靠有效的管理技術, 對地下水的依賴性更小。 還有, 小棚較其他模式更加精小靈活, 易於複製, 尤其是當下大棚受限、外塘萎縮的背景下, 小棚精養更有著其得天獨厚的優勢。

圖2 上海小棚外部結構狀況

四、上海小棚養殖的關鍵點

小棚相比外塘是更加集約化的養殖模式,從硬體設施、養殖規劃到過程管理都與外塘存在較大區別。

1、硬體設施

①基本結構

上海小棚與如東小棚或上海的標粗棚結構相似,一般單棚面積0.5~0.8畝、上口寬9米、下口寬7~8米、深1.2~1.5米、坡度60°左右(結合土質情況考慮是否鋪膜),中間架樓板。

②進排水設備及蓄水池

硬體設施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進排水設備及蓄水池。加換水是預防水質惡化、補充礦物元素、改善底質、控制水位、調節水溫的重要手段。為了滿足加換水條件,蓄水池和進排水設備是小棚養殖必要的設施,一般蓄水池占養殖面積的1∕5,按外河:深井=2:1的比例蓄水。進水設備材料主要是PVC管,總管連接陰井,每棚接分管,分管由閥門控制進水。排水設備材料也主要是PVC管,所有棚共用一個排水總管,每張棚1~2個PVC管,高約1米,連接90°直角排水彎頭,加高水位可排上層水,拔掉PVC管可大量排水。

③增氧設備

由於小棚單棚面積小,水車或葉輪式增氧機使用不便,一般小棚採取底增氧的方式增氧,採用羅茨鼓風機,功率保持0.75kw∕畝以上即可,氣石或氣盤均可,相互間隔1米左右。

養牛:利木贊肉牛養殖效益以及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2、養殖規劃

養殖規劃要綜合考慮氣候、硬體、管理、行情等因素,合理的養殖規劃能讓風險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因此,養殖規劃對於小棚養殖也十分關鍵。上海小棚放苗時間一般在2月20~26號放,實放密度5萬∕畝左右,採用單棚集中標苗的方式,標苗棚前段覆蓋雙層尼龍,電熱棒加熱控制水溫。一般標苗1個月左右,苗體達到3-3.5cm時即可分苗。

圖3 上海小棚內部結構狀況

3、過程管理

小棚的搭建和養殖規劃固然重要,但這些都屬於硬體,比較容易學習和複製,決定小棚養殖成功與否的另一關鍵因素是過程管理,“過程管理”是軟體,比較考驗養殖戶的管理水準。過程管理涉及內容較多,這裡主要從水、底、蝦三個方面簡要論述。

1、水質

如前所述,小棚水體小,穩水難度大,因此,小棚養殖水質管理至關重要。加換水是一個重要方法,一般養殖前中期每天加蓄水池水5cm,到養殖後期可以直接加深井水。但是僅靠換水不能解決小棚水質問題,人為的水質調節尤為關鍵,其中補菌、補肥補碳及補鈣鎂是水質調節中三個比較關鍵的措施。

①補菌:所補活菌主要以101、益菌多為主。具體方法:101(1包1畝)或益菌多(1桶2畝)+糖蜜(5斤/畝),養殖中後期3天1次。

②補肥補碳:小棚水體小,中後期餌料投入量大,藻相的穩定對於保持良好水質比較重要,同時中後期水體氮含量高,定期補充碳源,以碳促氮是預防亞鹽超標的重要手段。氨基麗藻源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穩定藻相和菌相的效果。上海小棚中後期一般5~7天潑灑一次氨基麗藻源,用量為1桶3畝。糖蜜是制糖工業的副產品,含有豐富的碳源、生物素及礦物元素(如鈉、鉀、氯、鎂)等,因此,定期補充糖蜜對調水、壯蝦也很重要。一般上海小棚中後期2~3天潑灑1次糖蜜,用量為8斤/畝,後期提高至每天1次。

③補鈣鎂:小棚屬於小水體精養,對鈣鎂的需求高,僅通過加換水不能滿足蝦體、藻類及微生物對鈣鎂等礦物元素的需求,需要額外人為補充。上海小棚一般5~7天潑灑一次鈣鎂佳,用量為1包3畝,大蛻殼期配合鈣速補(1瓶4畝)潑灑,養殖後期提高使用頻率,每3天潑灑一次鈣鎂佳。

養蝦:南美白對蝦冬棚搭建方法及成本預算

2、底質

小棚單位面積投料量多,藻類更替週期快,糖蜜用量大,因此,小棚底質管理很重要。上海小棚一般中後期5天改底一次,使用養底力士(1包1畝)或底倍爽(1包4畝),兩者交替使用,後期頻率提高至3天改底一次。

3、蝦體

誠然,小棚相較其他模式有諸多的優勢,但小棚養殖也時常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水渾、亞鹽高、藻類老化、底質惡化、病菌感染、價格行情等。

環境不可預測,外塘愈加艱難,模式改變是降低風險、提高效益的捷徑,實踐證明,“先進模式+合理規劃+高效管理+優質產品”才是養殖實現穩定、高產、高效的有力保障!

對養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養殖,天天都有精彩的養殖資訊、技術文章分享。投稿郵箱:yzydtcom@126.com。

圖2 上海小棚外部結構狀況

四、上海小棚養殖的關鍵點

小棚相比外塘是更加集約化的養殖模式,從硬體設施、養殖規劃到過程管理都與外塘存在較大區別。

1、硬體設施

①基本結構

上海小棚與如東小棚或上海的標粗棚結構相似,一般單棚面積0.5~0.8畝、上口寬9米、下口寬7~8米、深1.2~1.5米、坡度60°左右(結合土質情況考慮是否鋪膜),中間架樓板。

②進排水設備及蓄水池

硬體設施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進排水設備及蓄水池。加換水是預防水質惡化、補充礦物元素、改善底質、控制水位、調節水溫的重要手段。為了滿足加換水條件,蓄水池和進排水設備是小棚養殖必要的設施,一般蓄水池占養殖面積的1∕5,按外河:深井=2:1的比例蓄水。進水設備材料主要是PVC管,總管連接陰井,每棚接分管,分管由閥門控制進水。排水設備材料也主要是PVC管,所有棚共用一個排水總管,每張棚1~2個PVC管,高約1米,連接90°直角排水彎頭,加高水位可排上層水,拔掉PVC管可大量排水。

③增氧設備

由於小棚單棚面積小,水車或葉輪式增氧機使用不便,一般小棚採取底增氧的方式增氧,採用羅茨鼓風機,功率保持0.75kw∕畝以上即可,氣石或氣盤均可,相互間隔1米左右。

養牛:利木贊肉牛養殖效益以及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2、養殖規劃

養殖規劃要綜合考慮氣候、硬體、管理、行情等因素,合理的養殖規劃能讓風險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因此,養殖規劃對於小棚養殖也十分關鍵。上海小棚放苗時間一般在2月20~26號放,實放密度5萬∕畝左右,採用單棚集中標苗的方式,標苗棚前段覆蓋雙層尼龍,電熱棒加熱控制水溫。一般標苗1個月左右,苗體達到3-3.5cm時即可分苗。

圖3 上海小棚內部結構狀況

3、過程管理

小棚的搭建和養殖規劃固然重要,但這些都屬於硬體,比較容易學習和複製,決定小棚養殖成功與否的另一關鍵因素是過程管理,“過程管理”是軟體,比較考驗養殖戶的管理水準。過程管理涉及內容較多,這裡主要從水、底、蝦三個方面簡要論述。

1、水質

如前所述,小棚水體小,穩水難度大,因此,小棚養殖水質管理至關重要。加換水是一個重要方法,一般養殖前中期每天加蓄水池水5cm,到養殖後期可以直接加深井水。但是僅靠換水不能解決小棚水質問題,人為的水質調節尤為關鍵,其中補菌、補肥補碳及補鈣鎂是水質調節中三個比較關鍵的措施。

①補菌:所補活菌主要以101、益菌多為主。具體方法:101(1包1畝)或益菌多(1桶2畝)+糖蜜(5斤/畝),養殖中後期3天1次。

②補肥補碳:小棚水體小,中後期餌料投入量大,藻相的穩定對於保持良好水質比較重要,同時中後期水體氮含量高,定期補充碳源,以碳促氮是預防亞鹽超標的重要手段。氨基麗藻源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穩定藻相和菌相的效果。上海小棚中後期一般5~7天潑灑一次氨基麗藻源,用量為1桶3畝。糖蜜是制糖工業的副產品,含有豐富的碳源、生物素及礦物元素(如鈉、鉀、氯、鎂)等,因此,定期補充糖蜜對調水、壯蝦也很重要。一般上海小棚中後期2~3天潑灑1次糖蜜,用量為8斤/畝,後期提高至每天1次。

③補鈣鎂:小棚屬於小水體精養,對鈣鎂的需求高,僅通過加換水不能滿足蝦體、藻類及微生物對鈣鎂等礦物元素的需求,需要額外人為補充。上海小棚一般5~7天潑灑一次鈣鎂佳,用量為1包3畝,大蛻殼期配合鈣速補(1瓶4畝)潑灑,養殖後期提高使用頻率,每3天潑灑一次鈣鎂佳。

養蝦:南美白對蝦冬棚搭建方法及成本預算

2、底質

小棚單位面積投料量多,藻類更替週期快,糖蜜用量大,因此,小棚底質管理很重要。上海小棚一般中後期5天改底一次,使用養底力士(1包1畝)或底倍爽(1包4畝),兩者交替使用,後期頻率提高至3天改底一次。

3、蝦體

誠然,小棚相較其他模式有諸多的優勢,但小棚養殖也時常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水渾、亞鹽高、藻類老化、底質惡化、病菌感染、價格行情等。

環境不可預測,外塘愈加艱難,模式改變是降低風險、提高效益的捷徑,實踐證明,“先進模式+合理規劃+高效管理+優質產品”才是養殖實現穩定、高產、高效的有力保障!

對養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養殖,天天都有精彩的養殖資訊、技術文章分享。投稿郵箱:yzydtcom@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