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最可憐的三位亡國之君,崇禎帝排第三,第一你絕對想不到

自古及今, 未有不亡之國, 亡國之君往往為人囚縶, 或為俘獻, 或辱於階庭, 閉之空穀。 因此, 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下場都比較慘, 但無外乎四種, 一是自殺殉國, 二是他殺而亡, 三是受辱苟活, 四是厚養善終。 自殺殉國者較少, 如金之哀宗、明之思宗是也;他殺而亡者比比皆是, 如隋之煬帝也;受辱苟活者, 無宋徽欽二帝之甚焉;厚養善終者, 為曹魏元帝曹奐之類。

古來亡國之君不一, 有以酒亡國者, 以色亡國者, 以暴虐亡者, 以奢侈亡者, 以窮兵黷武亡者。 歷代以來, 人們對亡國之君往往抱有很大的同情, 主要是同情那些實為亡國之君而非荒淫殘暴者,

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歷史上三位亡國之君, 後世稱其“亡國最為可憐”, 看看是否和大家想的一樣。

一、明思宗朱由檢。

明思宗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 朱由檢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

明熹宗朱由校的異母弟, 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 天啟七年(1627年), 明熹宗朱由校駕崩, 朱由檢繼承大統, 年號崇禎, 後世稱為崇禎帝。 朱由檢繼位後大力剷除魏忠賢等閹黨勢力, 勤於政事, 生活節儉, 曾六下罪己詔, 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可惜其生性多疑, 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在位期間因為失策, 國內爆發了農民起義, 同時關外後金政權也虎視眈眈, 實際上已處於內憂外患的險境。 西元1644年, 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 朱由檢於煤山自縊身亡, 終年34歲, 在位17年, 明亡。

朱由檢臨死之前自評說:“朕自登基十七年, 雖朕薄德匪躬, 上幹天怒, 然皆諸臣誤朕, 致逆賊直逼京師。 ”後世普遍認為, 明之所以亡國,

是因為萬曆、天啟皇帝不理朝政, 以致法度廢弛。 崇禎繼位時, “國事已不可為”, 思宗雖然辛苦經營17年, 仍不能“補救傾危”, 最後以身殉國。 歷史學家孟森曾在《明史講義》中說:“熹宗, 亡國之君也, 而不遽亡, 祖澤猶未盡也。 思宗而在萬曆之前, 非亡國之君也, 在天啟之後, 則必亡而已矣。 ”

二、金哀宗完顏守緒。

金哀宗完顏守緒, 女真名寧甲速, 是金國第九位皇帝, 也是金國的亡國之君(雖然滅亡前將皇位傳給完顏承麟, 但史學界認定金哀宗是金國最後一位皇帝)。 完顏守緒是金宣宗完顏珣的第三子, 在宣宗朝歷任秘書監、樞密使、封遂王, 因宣宗太子完顏守忠和太孫完顏鏗先後去世, 完顏守緒才被立為太子。 元光二年(1224年), 金宣宗駕崩, 完顏守緒在挫敗了兄長完顏守純的奪位陰謀後即帝位, 年號正大, 是為金哀宗。

完顏守緒在位十年, 期間任用了完顏陳和尚、完顏合達等名將抗擊蒙古, 又嘗試改善與西夏、南宋的關係, 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是均以失敗告終。 最後迫於蒙古軍事壓力捨棄汴京逃往蔡州,

在蔡州被圍困數月城破之際, 完顏守緒自縊于幽蘭軒, 時年37歲, 在位10年。

金哀宗完顏守緒曾自評, “朕為金紫十年, 太子十年, 人主十年, 自知無大過惡, 死無恨矣。 所恨者祖宗傳祚百年, 至我而絕, 與自古荒淫暴亂之君等為亡國, 獨此為介介耳”。 完顏承麟評價說:“先帝(完顏守緒)在位十年, 勤儉寬仁, 圖復舊業, 有志未就, 實是可哀”。 後世評價說, 金亡之局, 宣宗已鑄, 宣宗南度, 棄厥本根, 外狃餘威, 連兵宋、夏, 內致困憊, 自速土崩。 哀宗之世無足為者, 區區生聚, 圖存於亡, 力盡乃斃, 可哀也矣。 雖然, 在《禮》“國君死社稷”, 哀宗無愧焉。

三、宋欽宗趙桓。

宋欽宗趙桓是宋朝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末代皇帝。趙桓是宋徽宗趙佶的長子,南宋高宗趙構的異母兄,在徽宗朝晉爵定王,後立為太子。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將皇位禪讓給了趙桓,年號靖康,是為宋欽宗。宋欽宗趙桓在位僅一年零二個月,當時之局勢,北宋危若累卵,金兵二度圍攻汴京之時,汴京城破被俘北去,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病逝于金國燕京,時年57歲。

《宋史》評價說,“帝(趙桓)在東宮,不見失德。及其踐阼,聲技音樂一無所好。時金人聞帝內禪,將有卷甲北旆之意矣。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帝享國日淺,而受禍至深,考其所自,真可悼也夫!”後世評價說,自古無不亡之國,降亦無由得全,徒取辱耳,然欽宗之辱實由其父矣,宋即徽宗當亡而未亡,傳位於欽宗,縱伊呂在世,豈能挽救危亡哉。

以上列舉的三位“亡國最為可憐的”的亡國之君,你覺得那個最可憐呢,是身死社稷的朱由檢、完顏守緒,還是被他爹坑死的趙桓。

三、宋欽宗趙桓。

宋欽宗趙桓是宋朝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末代皇帝。趙桓是宋徽宗趙佶的長子,南宋高宗趙構的異母兄,在徽宗朝晉爵定王,後立為太子。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將皇位禪讓給了趙桓,年號靖康,是為宋欽宗。宋欽宗趙桓在位僅一年零二個月,當時之局勢,北宋危若累卵,金兵二度圍攻汴京之時,汴京城破被俘北去,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病逝于金國燕京,時年57歲。

《宋史》評價說,“帝(趙桓)在東宮,不見失德。及其踐阼,聲技音樂一無所好。時金人聞帝內禪,將有卷甲北旆之意矣。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帝享國日淺,而受禍至深,考其所自,真可悼也夫!”後世評價說,自古無不亡之國,降亦無由得全,徒取辱耳,然欽宗之辱實由其父矣,宋即徽宗當亡而未亡,傳位於欽宗,縱伊呂在世,豈能挽救危亡哉。

以上列舉的三位“亡國最為可憐的”的亡國之君,你覺得那個最可憐呢,是身死社稷的朱由檢、完顏守緒,還是被他爹坑死的趙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