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二人算無遺策,堪比臥龍、鳳雛,卻被劉備棄一人、殺一人

三國是一個紛爭不斷的亂世, 劉備早年輾轉半生, 敗多勝少, 到了四十不惑之年仍然沒有自己的尺寸之地。 劉備也曾感歎, 自己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 悲矣!但是轉機往往出現在最絕望的時候, 劉備在投奔劉表後, 不久就得到了兩位大才輔佐, 他們便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

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 促成了吳蜀聯盟, 使劉備能在荊州立足;龐統隨劉備入川, 提出了取蜀上、中、下三策, 為劉備奪取益州奠定了基礎, 可惜的是龐統在入川戰鬥中不幸陣亡。

此二人讓劉備實現了橫跨荊益的戰略目標, 使劉備的事業蒸蒸日上。 但隨著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之後, 蜀漢的形勢便急轉直下, 地盤、人口都急劇縮小, 更要命的是隨著龐統、法正等人的逝去, 蜀漢僅靠賢相諸葛亮一人支撐, 幾無可用之才。

“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 ”難道說蜀漢後期缺文少武,

真的是因為蜀地本身人才缺少嗎?俗話說, 十步之邑, 必有忠信。 曾經就有兩位奇才擺在劉備面前, 他們堪比臥龍、鳳雛, 而劉備沒有珍惜。 此二人便是周群和張裕。

周群, 出身於益州望族, 其父周舒是益州著名學者。 周群繼承了周舒的學問, 尤其擅長夜觀星象,

曾精准地預言了劉表的死期、張魯的失敗, 這方面甚至連諸葛亮都比不過他。 劉璋以師友之禮對待他, 劉備奪取益州後, 周群被任命為儒林校尉, 主管教育。

繼而劉備想要攻取漢中, 特意徵詢周群的意見。 周群勸諫他說, 時機還不成熟, 即使能僥倖攻下漢中, 也一定得不到那裡的民眾, 並且切忌派偏師前去作戰, 那樣肯定會失敗。

可惜劉備不聽, 執意派出偏將吳蘭、雷銅攻漢中, 果然失利, 吳蘭、雷銅都被殺死。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劉備攻下了漢中, 可是漢中之民早被曹魏事先遷走了, 劉備僅得一座空城。

周群說的全都應驗了。 照理說, 劉備應該重用他, 但為了維護自身面子, 便將他舉為茂才, 匆匆了事。 此後, 周群被雪藏, 在正史上再無記載。

相比周群, 另一位大才張裕就更悲劇了。 張裕在蜀中也非常有才名, 甚至超過了周群。 但張裕性格耿直, 這點和龐統比較類似。

想當年, 劉備入川, 斬殺劉璋大將楊懷、高沛, 攻克涪城後, 舉行宴會。 席間, 他得意忘形地說, “今天的宴會, 真是歡樂啊!”龐統聽了, 板起臉來, 說道:“攻打別人的國家還覺得歡樂, 不是仁者幹的事!”劉備喝多了, 大怒, “昔日, 周武王討伐商紂王, 前歌後舞, 這也是不仁義嗎?你說的話不對, 給我滾出去!”宴會不歡而散。

張裕也同樣硬氣。 劉備與劉璋還未決裂時, 在涪城舉行會盟。 張裕當時是劉璋的從事,坐在劉璋身邊。劉備見張裕鬍鬚很長,便戲謔他,“我當年在涿縣時,有很多姓毛的人,東西南北都是,涿縣縣令稱之曰,諸毛繞涿居!”涿,在古語中與臀諧音,這句話的意思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張裕也不示弱,他見劉備沒有鬍鬚,便說:“曾經有個人,先做了潞縣長,後來又當了涿縣令,與人寫信時,怕別人不知道他在潞縣、涿縣當過官,便署名為潞(露)涿(臀)君!”

劉備從此便懷恨在心。劉璋敗後,張裕在劉備手下任州司馬。劉備進攻漢中時,張裕也勸過他,要把握時機,否則大軍肯定會失利。

後來張裕又私下對人說,庚子年(西元220年),漢將亡,劉氏的國祚將盡。劉備得到了益州,但九年後寅卯年,將失去(暗指劉備死亡)。這些話最後傳到了劉備耳中。劉備大怒,又加上曾經被他嘲諷過,盛怒之下要處死張裕。諸葛亮聽說後,馬上跑來求情。劉備不允,張裕被棄市。

值得一說的是,後來張裕的預測都成真了。西元220年,漢獻帝禪讓,東漢滅亡。劉備於西元214年拿下益州,九年後即西元223年,劉備果真在白帝城病逝。更神奇的是,張裕曾經拿著鏡子照自己,得出自己將受刑而死的結論,也應驗了。

由此可見,並不是蜀地沒有人才。如果劉備能像創業初期那樣虛懷若谷,聽得進不同意見,不因言而降罪於人,那麼周群、張裕這樣的人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在蜀漢後期就不會形成諸葛亮獨木難支的局面,興許蜀漢可以存在更久。

張裕當時是劉璋的從事,坐在劉璋身邊。劉備見張裕鬍鬚很長,便戲謔他,“我當年在涿縣時,有很多姓毛的人,東西南北都是,涿縣縣令稱之曰,諸毛繞涿居!”涿,在古語中與臀諧音,這句話的意思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張裕也不示弱,他見劉備沒有鬍鬚,便說:“曾經有個人,先做了潞縣長,後來又當了涿縣令,與人寫信時,怕別人不知道他在潞縣、涿縣當過官,便署名為潞(露)涿(臀)君!”

劉備從此便懷恨在心。劉璋敗後,張裕在劉備手下任州司馬。劉備進攻漢中時,張裕也勸過他,要把握時機,否則大軍肯定會失利。

後來張裕又私下對人說,庚子年(西元220年),漢將亡,劉氏的國祚將盡。劉備得到了益州,但九年後寅卯年,將失去(暗指劉備死亡)。這些話最後傳到了劉備耳中。劉備大怒,又加上曾經被他嘲諷過,盛怒之下要處死張裕。諸葛亮聽說後,馬上跑來求情。劉備不允,張裕被棄市。

值得一說的是,後來張裕的預測都成真了。西元220年,漢獻帝禪讓,東漢滅亡。劉備於西元214年拿下益州,九年後即西元223年,劉備果真在白帝城病逝。更神奇的是,張裕曾經拿著鏡子照自己,得出自己將受刑而死的結論,也應驗了。

由此可見,並不是蜀地沒有人才。如果劉備能像創業初期那樣虛懷若谷,聽得進不同意見,不因言而降罪於人,那麼周群、張裕這樣的人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在蜀漢後期就不會形成諸葛亮獨木難支的局面,興許蜀漢可以存在更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