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查丨天津女性“跳槽”換工作,她們是怎麼想的呢?

如今, 女性進入職場已成普遍現象, 新時期的女性對於職業的成功有著越來越強烈的渴望, 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不斷擴展的社會關係網路, 也為女性的職業發展帶來了新變化、新空間。

女性有了更多選擇, 職業變動也隨之增多, 在“跳槽”的背後夾雜著社會、家庭、個人的諸多因素。

作為天津婦聯“我關注她生活”女性民生系列調查的一部分, 本期“今晚調查”圍繞社會轉型期本市女性職業變動狀況展開問卷調查, 讓我們用資料來感知本市女性的職場新風采和新風向。

女性受訪者群體“畫像”

家住河北區的陳晶, 有一份忙碌的工作和一個溫馨的家庭。 每週末她會抽出半天時間, 和丈夫一起、抱著孩子逛街採購。 經過大悅城地下一層的“良食局”時, 她注意到天津婦聯和今晚報社的問卷調查活動, 隨即主動上前填寫。 “題這麼多啊, 別填了!”丈夫抱著寶寶,

想要早點回到停車場。 陳晶已經在問卷上圈出第一個選項, 她頭也不抬地回答:“你別管, 我要為女性權益做點事兒。 ”

受訪者中, 九成以上(90.98%)為職業女性, 來自各行各業;近八成(78.36%)年齡集中在26歲至50歲;七成以上(76.88%)月收入在6000元以內;學歷方面, 本科(46.24%)和大專(29.70%)占大多數,

博士以上占比1.08%、研究生占比7.26%;在崗位級別方面, 普通員工占比49.87%, 中層管理人員占比17.07%, 高層管理人員占比1.34%;受訪女性中已婚已育占比62.10%, 未婚未育占比24.87%, 已婚未育占比10.08%, 未婚已育、離異、喪偶等占比不高。 整體來看, 受訪女性群體年齡、學歷、職業分佈較為合理, 角色多元, 社會覆蓋面較為廣泛。

職業獲得主要靠真本事

在受訪女性中, 通過競爭管道(國家統一考試、公開招聘、自己找工作、創業)獲得工作的占比近八成(77.42%), 依託社會資本(熟人介紹)找到工作的占比10.89%, 而托親友關係的僅占比4.44%, 選擇其他或未作答的占比7.25%。 由此看來, 受訪女性擁有目前的工作最主要還是依靠個人的真本事。 個人稟賦在職業地位獲得中發揮作用的程度是衡量勞動力市場公平性的主要指標,

綜合看來, 個人稟賦在本市女性獲得職業地位上起主要作用, 資料反映出本市女性就業市場的公平性較高、競爭性較充分。

調查資料同時顯示, 在學歷為高中和高中以下的女性中, 收入在3000元以下比較集中,

占比分別為59.46%和53.42%;在學歷為大專和本科的女性中, 收入在3000元至6000元之間的為多數, 占比分別為47.80%和53.02%;在學歷為碩士和博士的女性中, 收入在6000元至9000元之間的為大部分, 占比分別為52.50%和60.00%。 由此可見, 收入與學歷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人到三十“跳槽”信心高

通過對部分調查資料的關聯分析發現, 受訪女性的年齡決定著“跳槽”成功的信心。

在490位回答了“您對自己跳槽成功的信心高嗎”的女性中,信心十分高的占比11.22%,信心比較高的占比19.59%。可見,超三成的女性對跳槽有信心。在信心十分高的55人中,26歲至35歲之間的占比49.09%,接近一半;在信心比較高的96人中,26歲至35歲的占比58.34%,將近六成。可見,30歲左右的女性對“跳槽”信心高,因此職業變動也最為積極。

在全部受訪者中,有過換工作經歷的女性占比55.91%,超過半數。換過2次的占比最高,為18.01%;換過3次的占比15.32%;換過1次的占比13.58%。換工作次數最多的達到了9次,但高頻更換工作的女性仍是少數。現代女性獨立自主,重視工作穩定,也不畏職業變動。

雖然本次受訪者全部為女性,但結果也基本反映了職業人群的意向選擇與市場規律。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員潘允康認為,這正是當下女性廣泛參與職業生活的表現。

女性創業率高或成趨勢

網友“半杯茶”是在畢業後不到一年就開始創業的,公司位於於家堡中心商務區的騰訊眾創空間。她曾經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對女性創業也有自己的觀點:“我不認為女性創業和男性相比有什麼‘短板’,反而女性有更謹慎的優點,一般來說只要踏出創業這一步,成功的幾率也更高一些。”

本次調查顯示,5.51%的受訪女性目前正處在自己的創業階段,這一資料明顯高於當下中國大學生的創業率(3.00%)。女性創業,或將成為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海歸”設計師凱莉認為,女性就業機會確實是更多了,“十年前某些職業只要男性不要女性,隨著科技的發展,減少了人工體力,女性可以選擇更廣泛的職業類型”。而對於創業項目的發展,凱莉有著明確的目標:“經紀人行業的蓬勃發展,能確保設計師專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未來我希望能給國內的設計師搭建通往市場的橋樑,也説明更多的中國‘製造’變身‘創造’。”

家庭責任考慮高於個人興趣

調查資料顯示,六成以上女性對職業發展現狀感到滿意:十分滿意的占比20.43%,比較滿意的占比41.53%。其中,收入是影響滿意度最主要的因素(41.67%),同時“工作輕鬆能顧家”(24.06%)和“符合個人興趣、專長”(19.62%)也占比較高,成為女性職業感受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有過辭職經歷的受訪者中,收入待遇(41.41%)、個人發展空間(36.34%)、更好地照顧家庭(26.76%)是辭職時考慮最多的三個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辭職換工作的原因中,“為更好地照顧家庭”(26.76%)優先於“自己不喜歡”(11.83%)。也就是說,受訪女性在工作選擇時,家庭責任的考慮要遠高於個人興趣,這反映了當今社會,女性對於家庭的兼顧和重視。

一位目前從事自由職業的女性受訪者介紹說,她之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非常忙,為了更好地照顧父母和孩子,她最終選擇了辭職。由此可見,職業女性既重視個人價值,同時也關注家庭幸福。

“跳槽”效果基本向上向好

潘允康認為,女性的社會分工和工作環境決定女性在職業領域要面對更多挑戰,因此市場的選擇、職業的變動對女性而言都可能會成為個人發展的機遇。

本次調查從九個維度對職業變動的效果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認為通過換工作以下方面得到改善的受訪者比例為:工作待遇(68.56%)、工作環境(70.70%)、工作時間(63.47%)、崗位層次(60.90%)、發展空間(57.90%)、人際關係(59.85%)、穩定保障(64.04%)、體面程度(56.53%)、喜歡程度(62.18%)。可見,發生職業變動的受訪者在以上九個方面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超三成(33.46%)女性通過“跳槽”實現了從普通員工到管理層的晉升。這反映出現代職場女性的整體發展呈現向上、向好的狀態。

觀點:女性“跳槽”之我見

正方——

“隨心隨性,追求自我也挺好。”

“不跳槽怎麼知道什麼工作適合自己?”

“如果待遇或平臺無法滿足個人的能力,那就跳一跳,尋求更好的去處咯,只要能力到了,總有橄欖枝伸來等你選擇。”

反方——

“工作 7年沒跳過槽!”

“長久來看,頻繁跳槽影響職業發展。”

“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完美的,要積極適應工作狀態和工作環境。”

中立——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跳槽肯定是懷著好的希望去跳,但是結果如何,還要靠個人努力和行業發展等綜合因素決定。”

今晚報•問津出品

今晚報•問津記者 吳阿娟 董向慧 張譯丹 馮疆文 陳遇冬 製圖 陳遇冬 王欣蕊

感謝天津城建大學城市管理專業郝俊雨、李川、楊玉璽、黎俊宏、李嘉莉、吳曉菲、李丹丹、邵翔宇、郝佳琦、王藝謙、羅佳佳、王芝鑫、周正、周相君、張潔、付家軒、楊麗蓉、韓雪瑩、鄒志江同學對本次調查做出的貢獻。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ZAN支持吧~

在490位回答了“您對自己跳槽成功的信心高嗎”的女性中,信心十分高的占比11.22%,信心比較高的占比19.59%。可見,超三成的女性對跳槽有信心。在信心十分高的55人中,26歲至35歲之間的占比49.09%,接近一半;在信心比較高的96人中,26歲至35歲的占比58.34%,將近六成。可見,30歲左右的女性對“跳槽”信心高,因此職業變動也最為積極。

在全部受訪者中,有過換工作經歷的女性占比55.91%,超過半數。換過2次的占比最高,為18.01%;換過3次的占比15.32%;換過1次的占比13.58%。換工作次數最多的達到了9次,但高頻更換工作的女性仍是少數。現代女性獨立自主,重視工作穩定,也不畏職業變動。

雖然本次受訪者全部為女性,但結果也基本反映了職業人群的意向選擇與市場規律。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員潘允康認為,這正是當下女性廣泛參與職業生活的表現。

女性創業率高或成趨勢

網友“半杯茶”是在畢業後不到一年就開始創業的,公司位於於家堡中心商務區的騰訊眾創空間。她曾經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對女性創業也有自己的觀點:“我不認為女性創業和男性相比有什麼‘短板’,反而女性有更謹慎的優點,一般來說只要踏出創業這一步,成功的幾率也更高一些。”

本次調查顯示,5.51%的受訪女性目前正處在自己的創業階段,這一資料明顯高於當下中國大學生的創業率(3.00%)。女性創業,或將成為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海歸”設計師凱莉認為,女性就業機會確實是更多了,“十年前某些職業只要男性不要女性,隨著科技的發展,減少了人工體力,女性可以選擇更廣泛的職業類型”。而對於創業項目的發展,凱莉有著明確的目標:“經紀人行業的蓬勃發展,能確保設計師專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未來我希望能給國內的設計師搭建通往市場的橋樑,也説明更多的中國‘製造’變身‘創造’。”

家庭責任考慮高於個人興趣

調查資料顯示,六成以上女性對職業發展現狀感到滿意:十分滿意的占比20.43%,比較滿意的占比41.53%。其中,收入是影響滿意度最主要的因素(41.67%),同時“工作輕鬆能顧家”(24.06%)和“符合個人興趣、專長”(19.62%)也占比較高,成為女性職業感受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有過辭職經歷的受訪者中,收入待遇(41.41%)、個人發展空間(36.34%)、更好地照顧家庭(26.76%)是辭職時考慮最多的三個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辭職換工作的原因中,“為更好地照顧家庭”(26.76%)優先於“自己不喜歡”(11.83%)。也就是說,受訪女性在工作選擇時,家庭責任的考慮要遠高於個人興趣,這反映了當今社會,女性對於家庭的兼顧和重視。

一位目前從事自由職業的女性受訪者介紹說,她之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非常忙,為了更好地照顧父母和孩子,她最終選擇了辭職。由此可見,職業女性既重視個人價值,同時也關注家庭幸福。

“跳槽”效果基本向上向好

潘允康認為,女性的社會分工和工作環境決定女性在職業領域要面對更多挑戰,因此市場的選擇、職業的變動對女性而言都可能會成為個人發展的機遇。

本次調查從九個維度對職業變動的效果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認為通過換工作以下方面得到改善的受訪者比例為:工作待遇(68.56%)、工作環境(70.70%)、工作時間(63.47%)、崗位層次(60.90%)、發展空間(57.90%)、人際關係(59.85%)、穩定保障(64.04%)、體面程度(56.53%)、喜歡程度(62.18%)。可見,發生職業變動的受訪者在以上九個方面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超三成(33.46%)女性通過“跳槽”實現了從普通員工到管理層的晉升。這反映出現代職場女性的整體發展呈現向上、向好的狀態。

觀點:女性“跳槽”之我見

正方——

“隨心隨性,追求自我也挺好。”

“不跳槽怎麼知道什麼工作適合自己?”

“如果待遇或平臺無法滿足個人的能力,那就跳一跳,尋求更好的去處咯,只要能力到了,總有橄欖枝伸來等你選擇。”

反方——

“工作 7年沒跳過槽!”

“長久來看,頻繁跳槽影響職業發展。”

“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完美的,要積極適應工作狀態和工作環境。”

中立——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跳槽肯定是懷著好的希望去跳,但是結果如何,還要靠個人努力和行業發展等綜合因素決定。”

今晚報•問津出品

今晚報•問津記者 吳阿娟 董向慧 張譯丹 馮疆文 陳遇冬 製圖 陳遇冬 王欣蕊

感謝天津城建大學城市管理專業郝俊雨、李川、楊玉璽、黎俊宏、李嘉莉、吳曉菲、李丹丹、邵翔宇、郝佳琦、王藝謙、羅佳佳、王芝鑫、周正、周相君、張潔、付家軒、楊麗蓉、韓雪瑩、鄒志江同學對本次調查做出的貢獻。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ZAN支持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