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軍閥段祺瑞、吳佩孚應該不差錢,何以晚年困頓不堪?

從北洋新軍分化出來的直系、皖系和奉系軍閥, 影響了中國十數年的政壇秩序和格局走向, 也湧現了諸如馮國璋、曹錕、段祺瑞、張作霖、吳佩孚等風雲人物。 其中後期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直系的吳佩孚, 更是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封面, 影響力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中國。 可是, 段祺瑞、吳佩孚幾乎家無餘財, 下野之後基本靠接濟度日, 讓人噓唏之餘也不禁心生尊敬, 這樣的大人物, 何以會如此潦倒?

段祺瑞劇照

段祺瑞下野後, 前往失勢政客們的樂園——天津, 與溥儀, 黎元洪, 徐世昌, 曹錕等人不同, 段祺瑞因奉行“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的六大原則, 一生沒有一處屬於自己的不動產, 只能寄居在舊部家裡, 後來租了一套錢不多的居所。 即使偶爾請客, 也只能宴請客人們素席, 日子很緊吧。 甚至還因欠七萬大洋無法償還, 被債主黎元洪告上了法庭。 他人生最後幾年在上海霞飛路寓所渡過,

生活來源依然靠別人接濟, 只是接濟他的人比較十分十分知名, 姓蔣。

段祺瑞

至於吳佩孚, 他的人生也奉行四大原則:不納妾, 不積金錢, 不出洋, 不走租界。 除了第一點, 他的原配夫人未能生育, 在他家吳老太太安排納了一個側室,

其他幾點他都做到了。 下野之後寓居北京的吳佩孚同樣潦倒不堪, 生活來源全賴老部下、老朋友贊助支持。 其中一個年輕的接濟者知名度也很高, 姓張。

吳佩孚

除了居高位不蓄私財私產外, 段祺瑞、吳佩孚晚年拒絕接受日本人的拉攏,

堅決不做有損中華民族利益的事情, 真正做到了“武將不愛財, 武將不惜死”。 拋開他們的政治立場和時代局限, 僅此兩點就顯得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