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徐志摩的另一位紅顏知己,民國名媛淩叔華:淡到極致的濃烈

陳西瀅與淩叔華攝于新婚後

徐志摩、林徽因陪同泰戈爾

陳西瀅(圈中)、淩叔華(前排右二)夫婦與胡適(前排右四)、蘇雪林(前排右三)等合影

晚年的淩叔華說對這段感情總結道:“我對志摩向來沒有動過感情,我的原因很簡單,我已計畫同陳西瀅結婚,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她解釋得太過牽強了,恐怕連她自己也說服不了。在淩叔華的小說《酒後》,細膩地描寫一位美麗少婦的內心活動,在丈夫的朋友吃醉酒睡在她家之後,產生了想去吻他的強烈願望,因為她一直傾慕他的才華與風度,要求丈夫答應她,只要一秒鐘就可以了。丈夫先是不能接受,但他是個君子,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最後還是允許妻子去吻醉中的朋友。當她走到這位朋友身邊時,在最後一秒她的理智戰勝了感情,她失去了吻他的勇氣。

這部小說曾被很多人解讀為是淩叔華與陳西瀅、徐志摩之間故事的翻版。根據小說來對號入座也許只是一種臆想,也是不厚道的行為,但據後來淩叔華的女兒陳小瀅親口證實,母親曾經暗戀過徐志摩。至於淩叔華為什麼最終沒有嫁給徐志摩,卻嫁給了徐的好友、各方條件都不錯且性格沉厚、清白無婚史的北大教授陳西瀅。也許是美麗、嬌豔、直爽的陸小曼甫一出現便吸引了徐志摩的目光,也許是生在大宅門裡目睹姨太太們的勾心鬥角、因庶出而自卑的淩叔華再也不想嫁一個有婚史的男人,還有一種可能還是因為林徽因,淩不想做林的替代品,畢竟林是徐最愛的人。

在這一點上,她和林徽因的想法如出一轍,欣賞並愛慕詩人的才華,享受詩人的熱烈追求,但若要談婚論嫁,浪漫又有婚史的詩人肯定首先要理性地排除在外。為了爭奪徐志摩的“八寶箱”,曾與淩叔華交惡的林徽因在寫給胡適的信中說看不起淩,殊不知人有時看不起別人的地方恰恰也是自己不肯正視的缺點之一。 她們都洞若觀火,詩人心目中的自己不是真實的,是想像出來更完美的那個根本不存在的自己,嫁給一個詩人過一輩子,風險實在太大。當然,她們的選擇是明智的,從陸小曼嫁給詩人最後的結局來看。

徐志摩陸小曼與淩淑華等人的合影

3

淩叔華以優異的成績在燕京大學畢業後,隨後在故宮博物院繪畫部謀得職位,便與陳西瀅結了婚。頗有文藝情結的淩老爹早已以這個畫家兼作家的女兒為傲,如今女兒又嫁了個大才子,真是如錦上添花,大筆一揮送給女兒的嫁妝是一套有28間房子的四合院!這才是真正的豪門巨族啊,這樣的女人誰不想娶?下半輩子根本就不用奮鬥了嘛。

淩叔華夫婦在日本蜜月旅行回來之後,陳西瀅離開燕京大學去武漢大學當文學院長,淩叔華也隨夫去任教。

可以說,在那個年代,淩、陳是一對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因為他們是為數不多的自由戀愛成功者。可惜,有些看似完美的婚姻疲乏時也經不起歲月的傷,當外力強有力的介入時,就會出現裂痕。他們中有一人出軌了,並且出軌的並不是陳大教授,而是以溫婉示人的淩叔華。這一次婚外情,顛覆了她一慣的名門淑媛形象,幾乎釋放了淩叔華內心深處火一般的激情與浪漫情懷。

那一年,淩叔華35歲,正是一個女人即將告別青春步入中年的複雜而微妙的階段。她平靜的婚姻生活被一個年輕英國詩人朱利安·貝爾的到來而打亂。這位集才情激情與帥氣的詩人朱利安·貝爾雖然才27歲,就被聘到武漢大學任教,簽約三年,年薪700英鎊。朱利安很有來頭,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的侄子,他的母親凡尼莎·貝爾也是一位知名畫家,他藝術家的因數也是來自家族遺傳。

朱利安與淩叔華因為彼此都喜愛文學、熱愛繪畫,視藝術為生命,自然交往很多。一來二往,朱利安就狂熱地愛上了淩叔華,並且熱烈地追求她。朱利安一直保持給母親寫長信的習慣,喜歡在信裡坦陳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他與女人之間的隱私。他愛上聰明、可愛而並不特別美麗的院長夫人之後,就一一告訴了母親,他的母親在信中還幫他出謀劃策,讓他儘快拿下這個可愛的尤物。 當年的朱利安可能跟現在很多在中國的外國男人一樣,做著一個旖旎的春夢,啊,原來中國姑娘這麼可愛又這麼容易上勾,看來我要好好地風流一番才不枉為男人呐。朱利安的女友實在太多,在寫給母親的信中只要提到女朋友,用的是編號,而淩叔華是他的第十一個女友,編號是K。在朱利安的持續瘋狂追逐之下,外表賢淑實則內心狂野的淩叔華很快成為愛情的俘虜。一個出於獵奇,一個出於寂寞,朱利安與淩叔華都對這段感情發展的速度之快表示驚訝不已。

這次婚內出軌,也可能是臨近中年的淩叔華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來一次最後的瘋狂吧,又或者是她出生於深宅大院個性中被壓抑的一面完全暴露出來了。

女人一旦愛上,就會呈現專一而癡情的一面,淩叔華就算是才女也不能免俗。可是,當她有一天發現朱利安竟然有11個情婦時,這讓她大大地震驚了。她有點束手無策,只能隨身帶著老鼠藥威脅情人,動輒威脅朱利安要對她負責,否則就死在他房間。才女愛到這個地步,也是昏頭轉向了吧,這和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婦女“一哭二鬧三上吊”又有啥區別了呢?朱利安哪想到是這個結果,他根本就不想和淩結婚,他不想接受沉重的愛,只想享受人生。被逼無奈之下,也只好考慮娶淩叔華了,他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打算給她娶個中國兒媳婦回來。

當初這段著名的婚外戀鬧得眾人皆知。妻子紅杏出牆,最沒面子的是丈夫。這個曾被魯迅罵得很慘的男人陳西瀅,在這件事上表現得很君子,寬容得令人刮目相看。他給了妻子三個解決方案,一、離婚,二、分居,三、與朱利安徹底斷絕關係,破鏡重圓。這時,淩叔華可能重新考慮了她和朱利安的關係,覺得下半輩子託付給這個詩人恐怕不會有安穩日子可過了,於是,選擇重歸家庭。當淩退回家庭時,朱利安可能覺得失去才覺珍惜,又不幹了,他竟非娶她不可。

愛情原本就是一場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爭。

後來三個人達成協議,這段情事以朱利安從武大文學院辭職,不得再與淩叔華相見。但是朱利安沒有做到,在回英國之前,淩趕到廣州為他送行,倆人又在香港見了最後一面。陳西瀅得知後,生氣地致信指斥他:“你不是一個君子。”因為他是真君子。

試問,古今中外,有幾個女人出軌後可以享受丈夫這樣的禮遇?唯有深愛,不捨得放棄才能包容、接納呀。

朱利安雖然浪漫隨性,但也是個熱血青年。回國後不久,不顧母親和阿姨的強烈反對,赴西班牙參戰,他重傷身亡,臨死前竟然很滿足地說:“我一生想兩件事,有個美麗的情婦;上戰場。現在我都做到了。”也是條真漢子。武漢大學為朱利安開了追悼會,陳西瀅就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悼念他的情敵。

他再次以君子風度折服于人。

晚年的陳西瀅依然君子如響。有一年,在他過生日的時候,女兒陳小瀅在書店裡看到朱利安的傳記,以為朱是父親故友,不明就裡地就買來一本作為父親的生日禮物,結果那本書中有一章寫朱利安在中國,費很多筆墨描述了淩叔華與朱利安的情愛關係。陳西瀅不僅認真仔細讀完了傳記,還糾正書中的錯筆字,並且意味深長地作了一些批註。但對此段轟轟烈烈的婚外情,淩叔華隻字未留下,這也符合名媛的一貫作風,因為這畢竟有違道德。林徽因也是這樣,她都沒承認過自己當年在劍橋時與徐志摩之間的戀情,儘管那時的她與梁思成還沒訂婚,只是雙方家長“有戲言”。淩叔華可能比林徽因更含蓄,哪怕心裡再愛一個人,愛到翻江倒海,表面呈現給大家的依然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她不會說出心中的秘密,她有她的小心機。

主角沉默不說,後人卻更好奇。作家虹影的小說《K》即以他們之間的三角戀愛為主線,因書中過於渲染了男女情愛之事而被淩叔華的女兒告上法庭,最後以虹影敗訴而告終。

1962年,淩淑華與女兒、外孫女三代人攝於倫敦書店街

4

這場姐弟戀也是淩叔華情感史上最後的瘋狂,一個女人在青春即將如馬蹄聲噠噠遠去的35歲危險關口,不顧自己是有夫之婦、貴族名媛的身份與名譽,縱身躍入一段怦然心動的婚外情中,不如說是寂寞與恐慌所致。

記得《欲望都市》裡米蘭達說過一個故事,她有個朋友,總是與最性感迷人的男朋友約會,每次都玩得很開心、很嗨。某天醒來發現自己已經41歲,再也沒人出來跟她約會。這個可憐的女人於是精神崩潰了。

你看,身體上的歡愉不足以陪伴人的一生,所以說,女人到了35歲是個危險的分水嶺,從青年到中年,如果沒切換好,是很容易來一次紅杏出牆的。當一切燃燒的激情平淡下來之後,淩叔華雖與朱利安斷絕了關係,但她卻與維吉尼亞·伍爾夫(編者注:著名英國女作家,又譯“沃爾芙”)經常有書信來往,兩人的通信在朱利安去世後戛然而止。這期間她得到伍爾夫的指導與鼓勵,以英文創作大量作品(編者注:主要內容是其自傳體小說《Ancient Melodies》,後來中文譯名《古韻》),都寄給了伍爾夫。

在1943年陳西瀅赴英工作,淩叔華夫唱婦隨前往定居倫敦時,這時伍爾夫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但是她還是找到自己從前寄給伍爾夫的小說,後來以《古韻》的名字在英國出版。在英文版《古韻》的扉頁上,她將此書題獻給弗吉尼婭·伍爾夫,遙祭這位深深影響過她的導師。該書出版後,立即引起英國評論界的重視,詩人維特·薩克維爾·韋斯特(編者注:Sachvillt West, 伍爾夫生前好友,淩叔華赴英後相識,幫助淩找到手稿)在該書的英文版序言中說:“她(淩叔華)成功了。她以藝術家的靈魂和詩人的敏感呈現出一個被人遺忘的世界,在這個世界,對美好生活的冥思細想是不言自明的。她的每封信都能反映出她對於美的渴望。她的文筆自然天成,毫無矯飾,卻有一點惆悵。因為她畢竟生活在流亡之中,而且那個古老文明的廣袤荒涼之地似乎非常遙遠。”

這本書在英國成了暢銷書,一方面是淩叔華才情出眾,還有一方面與伍爾夫那段著名的友情有關,而結識伍爾夫正是因為朱利安的介紹。除了寫書暢銷之外,淩叔華還舉行過多次畫展,反響也都不錯。1968年,在倫敦接受的一次採訪中,淩叔華又說到自己最心愛的西方作家就是弗吉尼婭·伍爾夫,可見,伍爾夫對她的影響深遠、意義非凡。

陳西瀅、淩叔華夫婦幸好早早去了英國定居,所以得以太太平平度過一生,不然像他們這種身份的知識份子,在文化大革命肯定在劫難逃。陳西瀅去世後,淩叔華一度很想葉落歸根、回到北京。但她出生豪門,生活享受慣了,回北京她還想住大房子,曾寄希望政府歸還先父饋贈于她的嫁妝那間有28套房間的四合院。

1990年她已90歲高齡,病入膏肓,終於返回故鄉北京,看到曾屬於自己的那套四合院早已做成幼稚園,一群天真爛漫的兒童在列隊歡迎她,故地重遊的第六天,一代才女淩叔華在北京安靜地逝世,恰似一樹梨花紛紛揚揚墜落無聲。

淩叔華一生物質富足、精神自由,與同時代的才女如出國在外貧困逼仄的張愛玲、留在國內顛沛流離的林徽因相比,簡直是圓滿得不像話。用今天的話來說,是人生大贏家。

陳西瀅(圈中)、淩叔華(前排右二)夫婦與胡適(前排右四)、蘇雪林(前排右三)等合影

晚年的淩叔華說對這段感情總結道:“我對志摩向來沒有動過感情,我的原因很簡單,我已計畫同陳西瀅結婚,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她解釋得太過牽強了,恐怕連她自己也說服不了。在淩叔華的小說《酒後》,細膩地描寫一位美麗少婦的內心活動,在丈夫的朋友吃醉酒睡在她家之後,產生了想去吻他的強烈願望,因為她一直傾慕他的才華與風度,要求丈夫答應她,只要一秒鐘就可以了。丈夫先是不能接受,但他是個君子,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最後還是允許妻子去吻醉中的朋友。當她走到這位朋友身邊時,在最後一秒她的理智戰勝了感情,她失去了吻他的勇氣。

這部小說曾被很多人解讀為是淩叔華與陳西瀅、徐志摩之間故事的翻版。根據小說來對號入座也許只是一種臆想,也是不厚道的行為,但據後來淩叔華的女兒陳小瀅親口證實,母親曾經暗戀過徐志摩。至於淩叔華為什麼最終沒有嫁給徐志摩,卻嫁給了徐的好友、各方條件都不錯且性格沉厚、清白無婚史的北大教授陳西瀅。也許是美麗、嬌豔、直爽的陸小曼甫一出現便吸引了徐志摩的目光,也許是生在大宅門裡目睹姨太太們的勾心鬥角、因庶出而自卑的淩叔華再也不想嫁一個有婚史的男人,還有一種可能還是因為林徽因,淩不想做林的替代品,畢竟林是徐最愛的人。

在這一點上,她和林徽因的想法如出一轍,欣賞並愛慕詩人的才華,享受詩人的熱烈追求,但若要談婚論嫁,浪漫又有婚史的詩人肯定首先要理性地排除在外。為了爭奪徐志摩的“八寶箱”,曾與淩叔華交惡的林徽因在寫給胡適的信中說看不起淩,殊不知人有時看不起別人的地方恰恰也是自己不肯正視的缺點之一。 她們都洞若觀火,詩人心目中的自己不是真實的,是想像出來更完美的那個根本不存在的自己,嫁給一個詩人過一輩子,風險實在太大。當然,她們的選擇是明智的,從陸小曼嫁給詩人最後的結局來看。

徐志摩陸小曼與淩淑華等人的合影

3

淩叔華以優異的成績在燕京大學畢業後,隨後在故宮博物院繪畫部謀得職位,便與陳西瀅結了婚。頗有文藝情結的淩老爹早已以這個畫家兼作家的女兒為傲,如今女兒又嫁了個大才子,真是如錦上添花,大筆一揮送給女兒的嫁妝是一套有28間房子的四合院!這才是真正的豪門巨族啊,這樣的女人誰不想娶?下半輩子根本就不用奮鬥了嘛。

淩叔華夫婦在日本蜜月旅行回來之後,陳西瀅離開燕京大學去武漢大學當文學院長,淩叔華也隨夫去任教。

可以說,在那個年代,淩、陳是一對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因為他們是為數不多的自由戀愛成功者。可惜,有些看似完美的婚姻疲乏時也經不起歲月的傷,當外力強有力的介入時,就會出現裂痕。他們中有一人出軌了,並且出軌的並不是陳大教授,而是以溫婉示人的淩叔華。這一次婚外情,顛覆了她一慣的名門淑媛形象,幾乎釋放了淩叔華內心深處火一般的激情與浪漫情懷。

那一年,淩叔華35歲,正是一個女人即將告別青春步入中年的複雜而微妙的階段。她平靜的婚姻生活被一個年輕英國詩人朱利安·貝爾的到來而打亂。這位集才情激情與帥氣的詩人朱利安·貝爾雖然才27歲,就被聘到武漢大學任教,簽約三年,年薪700英鎊。朱利安很有來頭,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的侄子,他的母親凡尼莎·貝爾也是一位知名畫家,他藝術家的因數也是來自家族遺傳。

朱利安與淩叔華因為彼此都喜愛文學、熱愛繪畫,視藝術為生命,自然交往很多。一來二往,朱利安就狂熱地愛上了淩叔華,並且熱烈地追求她。朱利安一直保持給母親寫長信的習慣,喜歡在信裡坦陳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他與女人之間的隱私。他愛上聰明、可愛而並不特別美麗的院長夫人之後,就一一告訴了母親,他的母親在信中還幫他出謀劃策,讓他儘快拿下這個可愛的尤物。 當年的朱利安可能跟現在很多在中國的外國男人一樣,做著一個旖旎的春夢,啊,原來中國姑娘這麼可愛又這麼容易上勾,看來我要好好地風流一番才不枉為男人呐。朱利安的女友實在太多,在寫給母親的信中只要提到女朋友,用的是編號,而淩叔華是他的第十一個女友,編號是K。在朱利安的持續瘋狂追逐之下,外表賢淑實則內心狂野的淩叔華很快成為愛情的俘虜。一個出於獵奇,一個出於寂寞,朱利安與淩叔華都對這段感情發展的速度之快表示驚訝不已。

這次婚內出軌,也可能是臨近中年的淩叔華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來一次最後的瘋狂吧,又或者是她出生於深宅大院個性中被壓抑的一面完全暴露出來了。

女人一旦愛上,就會呈現專一而癡情的一面,淩叔華就算是才女也不能免俗。可是,當她有一天發現朱利安竟然有11個情婦時,這讓她大大地震驚了。她有點束手無策,只能隨身帶著老鼠藥威脅情人,動輒威脅朱利安要對她負責,否則就死在他房間。才女愛到這個地步,也是昏頭轉向了吧,這和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婦女“一哭二鬧三上吊”又有啥區別了呢?朱利安哪想到是這個結果,他根本就不想和淩結婚,他不想接受沉重的愛,只想享受人生。被逼無奈之下,也只好考慮娶淩叔華了,他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打算給她娶個中國兒媳婦回來。

當初這段著名的婚外戀鬧得眾人皆知。妻子紅杏出牆,最沒面子的是丈夫。這個曾被魯迅罵得很慘的男人陳西瀅,在這件事上表現得很君子,寬容得令人刮目相看。他給了妻子三個解決方案,一、離婚,二、分居,三、與朱利安徹底斷絕關係,破鏡重圓。這時,淩叔華可能重新考慮了她和朱利安的關係,覺得下半輩子託付給這個詩人恐怕不會有安穩日子可過了,於是,選擇重歸家庭。當淩退回家庭時,朱利安可能覺得失去才覺珍惜,又不幹了,他竟非娶她不可。

愛情原本就是一場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爭。

後來三個人達成協議,這段情事以朱利安從武大文學院辭職,不得再與淩叔華相見。但是朱利安沒有做到,在回英國之前,淩趕到廣州為他送行,倆人又在香港見了最後一面。陳西瀅得知後,生氣地致信指斥他:“你不是一個君子。”因為他是真君子。

試問,古今中外,有幾個女人出軌後可以享受丈夫這樣的禮遇?唯有深愛,不捨得放棄才能包容、接納呀。

朱利安雖然浪漫隨性,但也是個熱血青年。回國後不久,不顧母親和阿姨的強烈反對,赴西班牙參戰,他重傷身亡,臨死前竟然很滿足地說:“我一生想兩件事,有個美麗的情婦;上戰場。現在我都做到了。”也是條真漢子。武漢大學為朱利安開了追悼會,陳西瀅就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悼念他的情敵。

他再次以君子風度折服于人。

晚年的陳西瀅依然君子如響。有一年,在他過生日的時候,女兒陳小瀅在書店裡看到朱利安的傳記,以為朱是父親故友,不明就裡地就買來一本作為父親的生日禮物,結果那本書中有一章寫朱利安在中國,費很多筆墨描述了淩叔華與朱利安的情愛關係。陳西瀅不僅認真仔細讀完了傳記,還糾正書中的錯筆字,並且意味深長地作了一些批註。但對此段轟轟烈烈的婚外情,淩叔華隻字未留下,這也符合名媛的一貫作風,因為這畢竟有違道德。林徽因也是這樣,她都沒承認過自己當年在劍橋時與徐志摩之間的戀情,儘管那時的她與梁思成還沒訂婚,只是雙方家長“有戲言”。淩叔華可能比林徽因更含蓄,哪怕心裡再愛一個人,愛到翻江倒海,表面呈現給大家的依然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她不會說出心中的秘密,她有她的小心機。

主角沉默不說,後人卻更好奇。作家虹影的小說《K》即以他們之間的三角戀愛為主線,因書中過於渲染了男女情愛之事而被淩叔華的女兒告上法庭,最後以虹影敗訴而告終。

1962年,淩淑華與女兒、外孫女三代人攝於倫敦書店街

4

這場姐弟戀也是淩叔華情感史上最後的瘋狂,一個女人在青春即將如馬蹄聲噠噠遠去的35歲危險關口,不顧自己是有夫之婦、貴族名媛的身份與名譽,縱身躍入一段怦然心動的婚外情中,不如說是寂寞與恐慌所致。

記得《欲望都市》裡米蘭達說過一個故事,她有個朋友,總是與最性感迷人的男朋友約會,每次都玩得很開心、很嗨。某天醒來發現自己已經41歲,再也沒人出來跟她約會。這個可憐的女人於是精神崩潰了。

你看,身體上的歡愉不足以陪伴人的一生,所以說,女人到了35歲是個危險的分水嶺,從青年到中年,如果沒切換好,是很容易來一次紅杏出牆的。當一切燃燒的激情平淡下來之後,淩叔華雖與朱利安斷絕了關係,但她卻與維吉尼亞·伍爾夫(編者注:著名英國女作家,又譯“沃爾芙”)經常有書信來往,兩人的通信在朱利安去世後戛然而止。這期間她得到伍爾夫的指導與鼓勵,以英文創作大量作品(編者注:主要內容是其自傳體小說《Ancient Melodies》,後來中文譯名《古韻》),都寄給了伍爾夫。

在1943年陳西瀅赴英工作,淩叔華夫唱婦隨前往定居倫敦時,這時伍爾夫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但是她還是找到自己從前寄給伍爾夫的小說,後來以《古韻》的名字在英國出版。在英文版《古韻》的扉頁上,她將此書題獻給弗吉尼婭·伍爾夫,遙祭這位深深影響過她的導師。該書出版後,立即引起英國評論界的重視,詩人維特·薩克維爾·韋斯特(編者注:Sachvillt West, 伍爾夫生前好友,淩叔華赴英後相識,幫助淩找到手稿)在該書的英文版序言中說:“她(淩叔華)成功了。她以藝術家的靈魂和詩人的敏感呈現出一個被人遺忘的世界,在這個世界,對美好生活的冥思細想是不言自明的。她的每封信都能反映出她對於美的渴望。她的文筆自然天成,毫無矯飾,卻有一點惆悵。因為她畢竟生活在流亡之中,而且那個古老文明的廣袤荒涼之地似乎非常遙遠。”

這本書在英國成了暢銷書,一方面是淩叔華才情出眾,還有一方面與伍爾夫那段著名的友情有關,而結識伍爾夫正是因為朱利安的介紹。除了寫書暢銷之外,淩叔華還舉行過多次畫展,反響也都不錯。1968年,在倫敦接受的一次採訪中,淩叔華又說到自己最心愛的西方作家就是弗吉尼婭·伍爾夫,可見,伍爾夫對她的影響深遠、意義非凡。

陳西瀅、淩叔華夫婦幸好早早去了英國定居,所以得以太太平平度過一生,不然像他們這種身份的知識份子,在文化大革命肯定在劫難逃。陳西瀅去世後,淩叔華一度很想葉落歸根、回到北京。但她出生豪門,生活享受慣了,回北京她還想住大房子,曾寄希望政府歸還先父饋贈于她的嫁妝那間有28套房間的四合院。

1990年她已90歲高齡,病入膏肓,終於返回故鄉北京,看到曾屬於自己的那套四合院早已做成幼稚園,一群天真爛漫的兒童在列隊歡迎她,故地重遊的第六天,一代才女淩叔華在北京安靜地逝世,恰似一樹梨花紛紛揚揚墜落無聲。

淩叔華一生物質富足、精神自由,與同時代的才女如出國在外貧困逼仄的張愛玲、留在國內顛沛流離的林徽因相比,簡直是圓滿得不像話。用今天的話來說,是人生大贏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