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誰是第一個清明節掃墓的人?晉文公為介子推掃墓

摘要:大家都知道每年4月5日左右就是中國的清明節, 但是清明節又是怎麼來的呢?與寒食節有什麼區別呢?

清明節

西元前655年,

春秋時期的晉國內亂, 諸王爭權, 重耳被迫逃離晉國流亡在外, 狐偃、趙衰、賈佗、魏犨, 先軫, 介子推等人跟隨, 有一次眾人逃亡到荒無人煙的地方, 饑餓難耐, 無力行走, 也找不到任何糧食, 在眾人萬分焦急時, 介子推走到僻靜的地方, 從自己的大腿上割去一塊肉, 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 當重耳知道事情真相後, 感動得留下眼淚。

19年, 在秦穆公的幫助下, 重耳奪回晉國王位, 即位為晉文公, 春秋時期一代霸主。 晉文公即位後立即封賞當初跟隨自己的功臣, 唯獨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看不慣爭功封賞的人, 悄悄的離開, 去照顧年邁的母親。

介子推與母親

晉文公聽說後, 萬分羞愧, 親自前往請介子推出山, 可介子推已經去了綿山, 綿山山高路險, 樹木茂密, 很難尋找。 於是隨從提議:可以從三面火燒綿山, 介子推就不得不出來。 可大火燒遍了綿山, 終究沒發現介子推, 當火熄滅後, 晉文公才發現介子推背著母親在一顆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看見慘狀, 傷心不已, 痛苦大哭。 裝殮屍體時發現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

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 下令每年的這一天, 禁止生火, 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這一天就是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 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 便賜名老柳樹為清明柳, 並告知天下, 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晉文公祭奠介子推

寒食節的文化內涵是祭奠亡者, 掃墓是寒食節最大的習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是護佑新生, 踏青, 蕩秋千等是其習俗。

隋唐以前, 兩個節日是分開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因為寒食節是禁煙冷食, 不宜推廣, 再就是與清明節相隔1-2天, 有時甚至是同一天, 於是唐朝時期, 兩個節日合二為一, 掃墓的習俗也順延到清明節了。

清明節掃墓祭奠

我是趣味的歷史,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 請關注我, 每天更新中國歷史小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