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要警惕捧殺

長吏馬肥, 觀者快之, 乘者喜其言, 馳驅不已, 至於死。 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給你馬鼓掌的人, 誇之者就是害之者。 這就是捧殺。

一句好聽的贊辭能使馬克·吐溫不吃不喝活上三個月。 雖略顯誇張, 但足以說明讚揚的魅力所在。 現實中, 有些讚揚口蜜腹劍、笑裡藏刀, 看似溫情脈脈, 實則傷人於無形, 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讚揚聲”裡敗下陣來。

吹捧有程度深淺之分、危害大小之別。 一些人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諛奉承, 著眼點在“捧”而不在“殺”, 主要目的是取悅領導, 讓領導為自己“加官晉爵”“開綠燈”。

捧殺之所以能得逞,

蓋因“捧”者的身份與言辭具有很強的欺騙性、迷惑性, 正所謂“大奸似忠”“口蜜腹劍”。 這類人很善於揣摩一些領導幹部的心思並投其所好, 從而給這些領導幹部“自己人”“靠得住”“會說話”“能辦事”的印象, 不知不覺陷入其精心設計的“迷魂陣”“溫柔鄉”中。

在權力面前, 聽到的總是讚揚聲, 就會變得飄飄然, 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的作風不斷滋長……就會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各種讚揚聲隨處可聽, 被喜悅沖暈了頭腦, 找不到東南西北。

人最難的就是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戰勝自己。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戰國時期的齊人鄒忌對此就很清醒。 他深知自己不如徐公瀟灑,但他身邊的人都說他比徐公強。 鄒忌並未因此忘乎所以,而是一針見血地說:“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我們要學習鄒忌,像他那樣有自知之明,時刻警惕別人的花言巧語。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時刻注意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少與居心不良、阿諛奉承之徒來往。 倘能如此,才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潛心內修,寧靜致遠,淡泊明志,才能擺脫種種脆弱,拒絕“捧殺”之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