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誰生氣都不能成為管教孩子的理由!

回想起來, 小時達媽經常被父母罵, 但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當時, 真的是超級委屈!然而, 最現在仍然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犯這個錯。

1

昨天, 坐地鐵時遇到一對母女, 讓達媽很無語。 小女孩在位子上坐不住, 兩個腳踢啊踢。 當時是高峰期, 地鐵時人特別多, 我躲不開, 老是被踢到。 我後來沒忍住, 和她媽媽說“能不能讓孩子別踢了。 ”她媽媽抱歉的笑了笑, 轉過去和女兒說“別踢了, 阿姨都生氣了。 ”

說實話, 我還真沒生氣, 但即便我生氣又怎樣, 問題關鍵不在這裡吧。 這位媽媽根本就沒告訴女兒她的行為是錯的。 難道不應該說“這是公共場所, 不能影響別人哦~”這位媽媽說錯了話, 會讓孩子誤以為“只要大家不生氣, 我幹什麼都可以。 ”

生活中, 像這樣的情況很常見。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只求目的, 不講方法, 喜歡說“再不聽話爸爸/媽媽要生氣了”“再不聽話員警要來抓你了”之類的話,

或者直接用吼的。

特別是在公共場合, 一些家長因為擔心自己孩子被別人說是“熊孩子”, 一著急這些話就脫口而出。 效果雖然立竿見影, 但這麼做無異於飲鴆止渴, 為孩子成長埋下隱患。

2

閨蜜最近很是煩惱, 因為管教孩子的事和婆婆鬧得不開心。

她和老公都是上班族, 平時都是婆婆幫忙帶孩子。 由於育兒觀念不同, 老是發生各種矛盾。

最近, 兒子摔了就打地撞到板凳就踢, 如果爸爸帶著他摔打了就打爸爸。 因為婆婆愛說“都怪……奶奶幫你打TA。 ”不僅如此, 現在閨蜜成了兒子眼中的惡人。 比如每次兒子想吃糖, 閨蜜不讓時, 婆婆都會講“聽話, 你媽不讓你吃”或是“再吃, 媽媽要生氣了”。 並不會告訴兒子, 糖吃多了容易長蛀牙, 對身體也不好。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基本上婆婆不想要兒子做的是, 都會講“媽媽不讓”“再不聽話告訴媽媽了”這樣的話。

和老公提出這個問題, 像讓他和婆婆溝通, 老公卻說“孩子就得有個怕的人”。 閨蜜氣不過, 質問老公怎麼不自己去當惡人。

結果老公還有理了“我陪孩子時間本來就少, 再老是說他, 他更不和我親了。 你是他媽, 他怕你也不會記你仇的。 ”

按照這個邏輯, 孩子只要儘量不讓媽媽生氣或逃避媽媽懲罰就好了, 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言行舉止有什麼問題, 難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 遇事容易無助, 非常喜歡推卸責任。

由於不知道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 孩子會不斷探索家長和外界對他行為的底線。 一旦被“鎮壓”, 他會去討好儘量不激怒權威角色, 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然後自己偷偷去做權威角色平時不讓做的事。 於是乎, 孩子就被你教成了“兩面派”, 變得很難管教, 也容易誤入歧途。

育兒是個技術活, 奉勸大家不要只求目的,

而應多一點耐心, 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通情達理三觀正的人。

與您共同探討育兒及育兒有關的生活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