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比北京琉璃廠還要聞名幾百年的西安老街

琉璃一詞產生于古印度語, 隨著佛教文化而東傳, 原來, 它代表著藍色, 後來才包含其他顏色。

琉璃街在唐朝屬於十六衛軍中的右威衛,

唐朝的右威衛就是御林軍, 直接服從于皇帝, 負責保護皇宮的安全。 明朝西安第一任秦王朱樉有六個兒子, 第五子永壽懷簡王朱尚灴(hong) 的王府就在琉璃街以西的地方, 與他隔了一堵牆, 就是朱的第四子興平恭靖王朱尚烐(zhou) 的王府。 只是這兩位王子在歷史上並未留下太多的故事。 到了清代, 昔日的王府變成來往的街道。

明朝軍隊圖

琉璃街這個名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 這裡曾經是售賣琉璃瓦的街道, 故而得名。 第二種說法是, 當年這裡有一座灶君廟, 灶君廟是紀念灶王爺的廟宇, 灶王爺是中國民間最崇拜的神靈之一。 “民以食為天”, 食是生存的根本, 提供食物的灶台成為維繫家庭所必需的場所, 家庭的“香火”不能斷, 灶台就是家庭的另一個象徵。 所以, 祭拜灶王爺是家家戶戶必須做的事情。 清末民國初年, 灶君廟就在這裡, 廟裡當時供奉著灶神老爺的像, 到祭祀的時候, 附近的居民都會到灶君廟前祈福燒香, 當時小廟的香火別旺盛。

因廟宇的房頂是用琉璃瓦蓋成的, 所以, 把這條街稱之為琉璃廟街。 1966年這裡曾改名為紅纓街, 1972年恢復原名並沿至今。 琉璃瓦是富麗吉祥的代名詞, 而灶神爺和傳統文化相融合, 琉璃瓦混搭灶王爺, 所以有了琉璃街這一稱謂, 也正好印證了那副對聯:“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

琉璃街(圖采自騰訊街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