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勾魂攝魄:她千嬌百媚讓大宋皇帝也無法自恃

勾魂攝魄:她千嬌百媚讓大宋皇帝也無法自恃

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十一月, 就在宋太祖趙匡胤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軍六萬,

向蜀地進攻的同時;又命工匠在首都汴梁為蜀主孟昶起造住宅, 並諭令出征將士:“行軍所至, 不得焚蕩廬舍, 驅逐吏民, 亦不得發掘丘墳, 翦伐桑朽;凡克城寨, 不可濫殺俘虜, 亂搶財物。 ”這月, 汴梁大雪, 趙匡胤在講武堂設壇帳, 穿著紫貂裘帽視事, 忽對左右說:“我被服如此, 體尚覺寒, 念西征將士, 沖犯霜霰, 何以堪此?”當即解下紫貂裘帽, 遣太監飛騎趕往蜀地, 賜給王全斌, 且傳諭全軍, 以不能遍賞為憾事。 於是, 宋軍人人奮勇, 十四萬守衛成都的蜀兵竟不戰而潰。 孟昶對花蕊夫人說:“我父子以豐衣足食養士四十年, 一旦遇敵, 竟不能東向發一矢!”乾德三年元宵剛過, 後蜀司空平章事李昊草降表, 孟昶自縛出城請降, 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
六十六天亡後蜀, 比後唐滅前蜀還快。 更可笑的是, 前後兩蜀兩次草擬降表的都是李昊, 於是, 有忠憤不平的人晚上在李昊的家門上寫道:“世修降表李家”, 予以嘲諷。

綠柳才黃的時候, 孟昶與花蕊夫人以及李昊一行三十三人, 被押赴大宋都城汴梁, 沿途杜鵑淒啼聲聲:“行不得也, 哥哥!”“行不得也, 哥哥!”實在叫人心碎。

到汴梁後, 孟昶被封為秦國公、檢校太師、兼中書令。 趙匡胤如此優待孟昶,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久聞花蕊夫人豔絕塵寰, 欲思一睹, 以慰渴懷, 又不便特行召見, 恐人議論, 便想出重賞孟昶, 連同他的侍從家眷也一併賞賜這個主意。 即在他們進宮謝恩時, 一睹日思夜想的花蕊夫人的芳容。 果然, 那天謝恩, 孟昶的母親李夫人之後就是花蕊夫人。

趙匡胤格外留神, 覺得她才至座前, 便有一種芳香隨風飄來, 令人心醉;仔細端詳, 更覺得千嬌百媚, 難以言喻;等到花蕊夫人口稱臣妾徐氏見駕, 願皇上聖壽無疆時, 那一聲嬌音, 如鶯簧百囀, 嚦嚦悅耳, 讓趙匡胤無法自恃, 魂靈似乎都飄走了;但兩道犀利的目光, 卻仍然射在花蕊夫人身上, 一眨也不眨。 花蕊夫人也感覺到了那熾熱的目光, 她瞧了趙匡胤一眼, 便低頭斂鬟而退了。 這臨去時的一瞥, 更是勾魂攝魄, 直把趙匡胤弄得心猿意馬。 七天后, 孟昶暴疾而終, 時年四十七歲, 史家多認為是趙匡胤毒死的。

趙匡胤聽到孟昶已死, 輟朝五日, 素服發喪, 贈布帛千匹, 喪葬費也盡由官給, 並追封為楚王。 孟昶死後,

他的母親並不哭泣, 只舉酒酹地說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 貪生至此, 我也因你而苟活在人間, 現在你死了, 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於是, 絕食數天而死。 孟昶葬在洛陽, 他的家屬仍留汴京, 少不得入宮謝恩。 趙匡胤見花蕊夫人全身縞素, 愈顯得明眸皓齒, 千嬌百媚, 便乘此機會, 把她留在宮中侍宴。 花蕊夫人身不由己, 只得從命, 飲酒間, 趙匡胤知道花蕊夫人能詩, 便要她即席吟詩, 以顯才華, 花蕊夫人吟道:“初離蜀道心將碎, 離恨綿綿, 春日如年, 馬上時時聞杜鵑。 三千宮女皆花貌, 共鬥嬋娟, 髻學朝天, 今日誰知是讖言。 ”花蕊夫人吟罷, 說這詞是離開蜀國, 寫在驛站的牆壁上。 還說:“當年在成都宮內, 蜀主親譜‘萬里朝天曲’, 令我按拍而歌,
以為是萬里來朝的佳讖, 因此百官執長鞭, 婦人戴高冠, 皆呼為‘朝天’。 及李豔娘入宮, 好梳高髻, 宮人皆學她以邀寵倖, 也喚作‘朝天髻’, 那知萬里崎嶇, 前往汴京, 來見宋主, 萬里朝天的讖言, 卻成了降宋的應驗, 豈不可歎麼?”趙匡胤聽罷, 長久不語, 連飲三杯, 說道, 你再做一首新的。 花蕊夫人沉思片刻, 再啟朱唇:“君王城上樹降旗, 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個是男兒。 ”

趙匡胤本也是個“千里送京娘”、“一條棍打遍十八座軍州”的英雄人物, 此時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鄉之思, 亡國之痛, 竟加深了對花蕊夫人的愛慕之心。 飲了幾杯酒後的花蕊夫人, 紅雲上頰, 更覺嫵媚動人, 趙匡胤攜著花蕊夫人的手, 同入寢宮, 不久, 便封花蕊夫人為貴妃。 自此,趙匡胤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裡,飲酒聽曲。

這日退朝略早,趙匡胤徑向花蕊夫人那裡而來,步入宮內,見花蕊夫人正在那裡懸著畫像,點上香燭,叩頭禮拜。趙匡胤不知她供的是什麼畫像,即向那畫像細看去,只見一個人端坐在上,眉目之間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一般,急切之間,又想不起來,便問花蕊夫人此人是誰?花蕊夫人不意太祖突來,被他瞧見,心下驚慌,見問,忙定定神,慢慢回答道:“這就是俗傳的張仙,虔誠供奉,可得子嗣。” 趙匡胤笑道:“貴妃如此虔誠,朕料張仙必送子嗣來。但張仙雖掌管送子之事,畢竟是神,宜在靜室中,香花寶櫃供養,若供在寢宮裡,未免褻讀神靈,反生罪戾。”花蕊夫人聽了趙匡胤的話,連忙拜謝。實際上花蕊夫人所供的並不是張仙,而是後蜀主孟昶。自從孟昶暴病身亡後,她被逼入宮,因為身不由己,接受了趙匡胤的雨露恩寵,如今雖然寵冠六宮,但心裡總拋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親手畫了他的像,背著人,私自禮拜。不料被趙匡胤撞見,只得謊稱是張仙。可憐那些宮裡的妃嬪,聽說供奉張仙可以得子,便都到花蕊夫人宮中,照樣畫一幅,供奉起來,希望生個皇子,從此母以子貴。不久,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從宮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後人有詩詠此事曰:“供靈詭說是張仙,如此牽情亦可憐。千古艱難惟一死,桃花移贈舊詩篇。”

據傳,花蕊夫人後來因為介入宋廷的權力之爭,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觸犯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一次打獵時,被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趁亂一箭射死。趙匡胤雖然英明,也無從追究,一個豔驚塵寰的絕色才女,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枉死在宮廷的權力爭鬥中,而真正的死因卻成了千古之謎。

(本篇完)

自此,趙匡胤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裡,飲酒聽曲。

這日退朝略早,趙匡胤徑向花蕊夫人那裡而來,步入宮內,見花蕊夫人正在那裡懸著畫像,點上香燭,叩頭禮拜。趙匡胤不知她供的是什麼畫像,即向那畫像細看去,只見一個人端坐在上,眉目之間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一般,急切之間,又想不起來,便問花蕊夫人此人是誰?花蕊夫人不意太祖突來,被他瞧見,心下驚慌,見問,忙定定神,慢慢回答道:“這就是俗傳的張仙,虔誠供奉,可得子嗣。” 趙匡胤笑道:“貴妃如此虔誠,朕料張仙必送子嗣來。但張仙雖掌管送子之事,畢竟是神,宜在靜室中,香花寶櫃供養,若供在寢宮裡,未免褻讀神靈,反生罪戾。”花蕊夫人聽了趙匡胤的話,連忙拜謝。實際上花蕊夫人所供的並不是張仙,而是後蜀主孟昶。自從孟昶暴病身亡後,她被逼入宮,因為身不由己,接受了趙匡胤的雨露恩寵,如今雖然寵冠六宮,但心裡總拋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親手畫了他的像,背著人,私自禮拜。不料被趙匡胤撞見,只得謊稱是張仙。可憐那些宮裡的妃嬪,聽說供奉張仙可以得子,便都到花蕊夫人宮中,照樣畫一幅,供奉起來,希望生個皇子,從此母以子貴。不久,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從宮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後人有詩詠此事曰:“供靈詭說是張仙,如此牽情亦可憐。千古艱難惟一死,桃花移贈舊詩篇。”

據傳,花蕊夫人後來因為介入宋廷的權力之爭,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觸犯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一次打獵時,被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趁亂一箭射死。趙匡胤雖然英明,也無從追究,一個豔驚塵寰的絕色才女,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枉死在宮廷的權力爭鬥中,而真正的死因卻成了千古之謎。

(本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