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鮮為人知的康有為:假衣帶詔騙同胞,為富貴成最大賣國賊!

康有為, 戊戌變法的主要提倡人, 現實中人們對他的印象大都停留在課本和電視劇中的印象, 因此說起康有為人們大多數人都把他譽為晚清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資產階級變革的鮮明代表。

很明顯, 歷史書中的康有為都是及其正面的人數。 但隨著一些新的歷史考證及史料的出現, 讓學術界和考究界都對康有為有了另一些微妙的看法, 人們不再堅信他是及其正面憂心憂國的讀書人, 而對他發生感官改變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策劃“中日合邦”賣國計畫

康有為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及其推崇日本天皇, 因此在戊戌變法中他提出了幾個重要的改革中就包括了“中日合邦”計畫。 “中日合邦”簡言之就是要學習日本, 請求清朝統治者建立中日友好聯邦, 而聯邦的實權管理者則是由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來擔當, “中日合邦”計畫很明顯的就是變相賣國來換回自己的榮華富貴。 康有為在策劃的“圍園殺後”計畫失敗後戊戌六君子就義時, 他卻倉促的逃到了國外。 同為變法主要人物的梁啟超之後與康有為鬧掰, 並且這樣評價:上負其君, 下累其友, 書生誤國, 庸醫害人。

二、逃亡外國後, 假衣帶詔騙同胞

康有為在逃亡外國之後, 很快就將自己所帶的銀兩消費一空, 為了能夠在異地過上國內的生活, 康有為就假衣帶詔騙同胞, 只要看到華僑就欺騙他們說“光緒皇帝傳給他衣帶詔, 讓他募集資金而後回國拯救水深火熱的平民百姓”。

通過這種說法, 很快的他就籌集了一大筆資金, 只可惜之後他並沒有回國, 而是利用這筆資金置辦田地、產業, 在國外過上了逍遙的日子。 他的學生曾經評價康有為:一生折射出諸多矛盾, 言與行往往南轅北轍。

三、宣導一夫一妻制, 自己卻連娶6位太太

在古代, 一夫多妻制是正常的現象, 我們無法從中反駁他什麼。 但變法期間, 康有為卻是宣導平等, , 十分堅決的宣導一夫一妻制度。 但戊戌變法失敗在逃往外國的路上他卻連娶6位太太來滿足自己的私欲, 與變法時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綜上所述, 康有為表面是個憂國憂民的讀書人, 但在實際中卻是一個十足的偽君子。 如果近代時期的某位“大文豪”, 在抗戰時期國共兩頭倒, 形勢明朗後立馬投靠有利的一方, 最後為了自己一己私利不顧他們意見強行打開了帝陵, 導致了一大批珍貴文物的丟失。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過他:“遠看是條狗, 近看原來是xx先生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