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早起換免費早餐券”值得點贊

每週一、三、五的早上6:30-7:10到操場領取“陽光早餐卡”, 晨跑800米或者晨讀二十分鐘後, 再用手中的“早餐卡”即可兌換價值3元的食堂早餐券。

近日, 鄭州大學推出的“早餐工程”活動每天都吸引了上千名學生自發早起, 參與其中。 (10月23日《中國青年報》)

以“兌換免費早餐券”方式吸引、鼓勵大學生主動早起晨跑或晨讀, 鄭州大學推出的這一“花式喊學生起床”方式, 無疑顯得非常新穎別致, 不僅令人耳目一新, 而且非常值得點贊。

因為這種“早起換免費早餐券”的“喊學生起床”方式, 不僅取得了相當十分顯著的“激勵學生早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效果——這正像許多大學生表示的, “不止是為了免費早餐, 更是為了找到一個讓自己堅持早起的理由”, “剛開始參加純屬湊熱鬧, 但後來漸漸真的養成了早起的習慣”;而且還在於, 從高校管理角度, 這一新穎的“花式喊學生起床”方式,

相比此前一些高校常見的各種簡單粗暴、飽受學生詬病的“花式查寢”方式, 如“突擊查寢”“強行進入學生寢室檢查”, 也顯得更加尊重學生權利, 有利於更有效地保護包括隱私權在內的各種學生權利。

而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是, 進一步從教育本身角度來看, 這種“早起換免費早餐券”的“花式喊學生起床”方式, 其實同樣也是非常值得肯定、點贊的, 因為它事實上非常契合“循循善誘, 因勢利導”這一非常重要的基本教育規律, 不僅有助於讓大學生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和作息規律, 實際上也有利於更好推動促進大學的“立德樹人”。

毋庸諱言, 囿於各種複雜的社會原因, 時下的許多大學生, 在生活習慣和作息規律上, 都確實存在不少亟需糾正的問題,

如“習慣熬夜、晚睡晚起”“沉迷玩手機, 缺乏運動鍛煉”等。 此前一項面向全國大學生的調查顯示, “23點到零點之間就寢的占52%, 22%的受訪者表示在零點到淩晨2點間就寢”; 而在“熬夜原因”中, 74%受訪大學生選擇“玩手機”, 只有24%選擇“學習”。 另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 我國大學生體質一直“呈緩慢下降”趨勢, “大學生多項身體素質不如中學生”。

這種背景下, 一些高校通過各種“花式查寢、喊學生起床”方式, 催促大學生“早起鍛煉”, 改掉“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 其背後的動機和初衷, 無疑是充滿善意, 也無可厚非的, 但與此同時, 在實現這些善意動機和初衷的過程中, 如何讓這些“花式查寢、喊學生起床”方式在方法手段上也同樣合理可取——不僅能充分尊重學生權利,

而且符合“立德樹人”的教育規律, 能夠被大學生主動自覺地接受(有效避免“強行進入學生寢室檢查”之類簡單粗暴做法), 顯然同樣也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而上述鄭州大學推出的“早起換免費早餐券”“花式喊學生起床”, 顯然同時做到這兩點, 不僅非常值得點贊, 也值得其他高校借鑒、效法。

文/張貴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