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香港爸爸拿自己30年前比賽獲獎來批評兒子,沒長大的父親真可怕

孩子表現好的時候, 很多父母願意稱讚孩子, 然而, 當孩子表現不好, 遇到挫折時, 會安慰、鼓勵孩子的父母就不多了, 取而代之的是用負面的話語批評孩子。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 下面就是這樣的故事:

在香港, 一位老師在學校開家長會, 有一名男學生成績很優秀, 只是英文考試發揮失誤, 考了B(相當於80-89分), 他的小提琴已達演奏級, 多次被音樂老師強調有天分, 而他早早就確定要讀醫科的目標, 然而, 這麼優秀的男孩, 他的爸爸卻沒有一個字的讚賞。

該父親數落自己的兒子, 眼睛都不看兒子, 只看著老師, 強調說:“你知道他的英文考試只拿到B, 讓我多失望嗎?我為了他補習, 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他每天都有不同的補習班。 他背叛了我, 我很失望, 有一次被我發現他在打遊戲機。 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讀醫, 醫生一開始賺的錢很少, 工作又累。 我早就告訴他要去做律師,

按小時收費, 打贏了大案子, 就成名了。 ”

最後, 該父親翻出了一張照片, 那是他30年前在數學比賽中得到的獎金, 100英鎊, 他驕傲地說:“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這些給孩子看的, 我很高興我有。 ”

這位父親在學校家長會中奚落自己原本優秀的兒子, 只顧自己的批評,

絲毫不理會他的感受, 在言語中聽不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意, 只聽到父親的貪婪、瘋狂、控制欲。

而該父親炫耀他30年前的獲獎照片, 可以證明他其實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子, 他的內心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希望別人讚賞他一下, 因為他的童年缺少鼓勵和安慰, 現在他的兒子正經歷著相同的童年, 真可憐!

那些少被稱讚、鼓勵的孩子, 當心情不好時, 不會和爸媽聊心事, 在關鍵時刻更不願聽爸媽的意見, 因為一些家長說話的方式, 並沒有引起孩子想要對話的欲望, 像上面那位香港爸爸, 他的兒子應該沒有想跟他對話的欲望, 如果孩子從父母處得不到安慰和鼓勵, 心中難過時, 自然也不會向爸媽尋求幫助, 孩子內心就會有塊大石頭放不下。

而那些常被稱讚、鼓勵的孩子, 對於父母的愛很有安全感, 相信爸媽不會因為自己“做錯事”或“成績不好”就不喜歡自己, 會對父母敞開心胸, 信任爸媽的建議, 也更願意接受挑戰, 遇到不會做的事, 會努力找方法自己嘗試著做。

因此希望家長不要再用負面的話語批評孩子,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相信自己是這樣的人了。

爸媽應該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還應該引導孩子從過程中學習, 去檢視過程中為什麼會成功、為什麼會失敗, 而不是只針對結果進行讚美或安慰。 父母對孩子的正向支持, 有助於孩子自我肯定,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孩子,自然不會害怕迎接挑戰的。

有助於孩子自我肯定,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孩子,自然不會害怕迎接挑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