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按照古代的科舉制度 讀過高中的我們相當於什麼?大學呢?

科舉制度建立于隋朝, 廢止於光緒年間, 現在大部分人在古代是能拿到俸祿的哦, 來看一下你到什麼級別了。

一.秀才

秀才由院試(童試)選拔而來, 相當於現在的小學升初中, 只是古代文盲較多, 有些童生年紀比較大, 甚至有五六十歲還在考秀才的。 各個朝代秀才的待遇不同, 大體都是見了地方官不用跪, 犯了罪不被打, 免除服役等, 有些朝代秀才可以分到良田、銀兩等, 尤其唐朝秀才待遇更是令人羡慕, 不過比較難考。

看到這裡初中沒畢業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想去古代?給多給少好歹是固定工資啊, 哈哈!現在小學畢業的就會滿地打滾。

二.舉人

中了秀才以後就有了功名, 可以繼續參加鄉試(秋闈), 考上了就稱為舉人, 相當於現在的初中升高中。 秀才考成舉人從待遇上算是一種質的飛躍了, 我們考上高中只覺得課程越來越難, 人家中了舉人除了秀才的特權還有固定的經濟補貼, 可以免除十人服役和賦稅, 與地方官平起平坐, 利用特權賺點錢是沒問題的。

除了以上特權舉人還可以被推薦做官, 課本上的《範進中舉》裡面範進一大把年紀天天夢想著考舉人, 就是為了能得到特權領些銀兩花,

可見舉人的待遇對於普通人而言吸引力也是巨大的。 所以高考落榜的人不要灰心, 你已經是舉人了, 雖然這樣想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但是可以自我安慰啊, 哈哈!

三.貢士

成為舉人以後還可以繼續參加會試(春闈)考取貢士, 相當於現在高考前參加會考, 我們考合格了能保證畢業時拿到高中畢業證, 且有資格參加高考, 古人參加會試合格就是貢士, 可以參加殿試。 貢士的待遇比舉人要高一些, 畢竟有更多的機會, 但是不上不下的, 差不多都是繼續參加殿試, 跟現在高考前問你要不要報考一個意思, 那些放棄高考只拿了個畢業證的小夥伴在古代屬於貢士了。

四.進士

考中舉人並順利成為貢士以後就可以參加殿試了, 殿試是由皇帝主考的, 考中前三名為一甲進士, 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可以直接授官了, 剩下的為二甲和三甲進士, 可以繼續參加翰林院考試, 學習三年再做官。 進士就相當於現在參加高考後考上大學, 考了重點直接被某公司錄取, 剩下的要繼續進修,

等畢業了才能去面試。

成了進士相當於後半生衣食無憂了, 反正是餓不死的, 有官做, 有人擁戴。 大學畢業四處找工作的小夥伴們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心酸, 不過仔細一想, 因為古代工業、科技不夠發達, 治國需要這些讀書人, 他們才會有如此高的待遇, 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科技發達,交通便利,新起了無數行業,個人的人身自由也是遠超古代,我們還有什麼不平衡的呢。

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科技發達,交通便利,新起了無數行業,個人的人身自由也是遠超古代,我們還有什麼不平衡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