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雇傭兵頭子,他花甲之年“興風作浪”受挫,入獄後摣筆當起作家

他叫麥克·霍爾, 1920年出生於愛爾蘭, 從小喜歡冒險生活, 後參軍入伍, 成為英軍一名裝甲兵軍官。 二戰爆發後, 他被派往北非戰場作戰, 因軍功突出被授予上校軍銜。 二戰結束後, 霍爾選擇了退役, 並移居到南非德班, 投入到雇傭軍行業。 1960年, 剛果僅僅獨立兩周後就爆發了內戰, 麥克組建了他的第一支雇傭軍, 前往剛果為軍閥沖伯打仗, 這支部隊被稱為“第四突擊隊”。

1964年, 沖伯當上剛果總理後, 再次雇用麥克, 讓他率領一支約300人的雇傭軍, 與蘇聯支持的“辛巴斯”作戰, 這支雇傭軍被稱為“第五突擊隊”。 在著名的“紅龍行動”中, 麥克配合比利時傘兵, 一舉攻克了“辛巴斯”佔領的斯坦利維爾市, 一時間名聲大噪。 當時, 東德廣播電臺稱他為“瘋狗麥克”, 於是他便得了個“瘋子麥克”的綽號。

剛果內戰結束後, 麥克再次回到南非, 仍從事雇傭兵行業, 在多家雇傭兵公司擔任管理工作。

偶爾, 他也會被非洲一些國家聘請為軍事顧問或教官, 生活似乎很穩定。 1974年, 隨著葡萄牙從它的兩個殖民地——安哥拉和莫三比克即將撤軍, 兩國陷入了內戰之中, 自相殘殺非常慘烈。 對於那些想再次在雇傭兵遊戲中分一杯羹的人來說, 這正是大好時機。

1974年9月9號, 南非一家著名報刊頭版刊出大幅海報, 歡迎任何有從軍經驗的人加入獨一無二的“野鵝俱樂部”, 打出這一廣告的正是“瘋子麥克”。 “野鵝”這個名字, 本是用來稱呼在世界各地征戰了三個世紀、聲譽顯赫的愛爾蘭雇傭兵, 而身為愛爾蘭人的“瘋子麥克”, 也曾用“飛行中的野鵝”圖案作為他在剛果的第5突擊隊的標誌。 海報打出一個月, 便有超過一千名雇傭兵加入俱樂部。

不過由於“野鵝”動作太高調, 南非國防部長公開反對雇傭軍徵兵行為, 並為此進行了打壓, 逮捕了麥克招兵辦公室所有成員。 “野鵝軍團”最終未能續寫剛果內戰時期的“榮光”, 但是麥克仍不死心, 沒有放棄重返戰場的打算。 1981年, 流亡在南非的塞席爾人打算雇人前往本國發動政變,

將現政權推翻。 61歲的麥克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根據計畫, 麥克領著53名“野鵝”傭兵, 假扮遊客進入了塞席爾。 令人吃驚的是, 赫爾居然命令他們把武器隨身帶到飛機上。 在塞席爾機場, 海關人員發現他們攜帶武器後,

驚慌的雇傭兵舉槍就射。 在短暫而猛烈的交火後, 大部分雇傭兵在麥克的帶領下, 沖上一部正要起飛的印度航空公司的飛機, 將飛機劫持, 逃出了塞席爾。 這件事震驚了全世界, 在回南非的途中, 麥克被南非政府逮捕, 判了10年徒刑。

在坐牢期間, 為打發時間麥克決定摣筆寫作, 十年期間寫了很多關於雇傭兵題材的書籍, 出獄後在英美和南非各國出版, 曾在市場上大為暢銷。 麥克出獄後, 人老了, 世界也變了, 現代雇傭兵已經轉入企業化運營的時代, 比如EO, 老一代雇傭兵退出了歷史舞臺了。

(麥克·霍爾)

(麥克·霍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