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家迫擊炮廠製造了首台國產汽車,比一汽的解放牌早25年

談到第一輛國產民族品牌汽車, 很多人都會想到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在1956年下線的解放牌CA10型載貨汽車。 其實, 早在1931年, 中國就試製出了國產化率高達70%的中國第一輛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 研製出這款汽車的是遼寧迫擊炮廠, 一家奉系軍閥所屬的兵工廠。 主持研製這款汽車的是時任遼寧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 一個和張學良既是結拜兄弟, 也是同學的職業軍人。 遺憾的是, 由於“九·一八”事變, 民生牌汽車曇花一現。

1922年, 張作霖在英國人沙敦的協助下, 在北大營建起了國內首家製造迫擊炮的修械司。 1926年, 張作霖又把修械司擴建為奉天迫擊炮廠, 下設炮廠、炮彈廠、翻砂廠和製造廠, 任命李宜春為少將廠長。 1928年12月, 東北易幟, 奉天迫擊炮廠改稱遼寧迫擊炮廠, 並附設民用品工業製造處, 對外稱為民生工廠。 李宜春向張學良提出製造載貨汽車(一般簡稱卡車或貨車)的建議,

獲得張學良的鼎力支持。

從1929年2月開始, 張學良陸續為民生工廠撥付大量資金, 用於研製和生產國產品牌汽車。 民生工廠聘請國內外技術人員擔任工廠的重要職務, 美國技師麥爾斯為總工程師。 他們決定將美國的瑞雷號載貨汽車作為仿製藍本,

並從美國購回相應的散件, 在組裝整車的同時展開大量的試驗, 將部分機件重新進行設計、加工和製造。 通過反復對汽車的拆裝、測繪和試驗, 民生工廠掌握了載貨汽車的設計和製造的基本技術。

根據當時國內的運輸需求和道路條件,

民生工廠最終確定了製造75型載貨汽車的方案。 整車結構擬自行設計, 但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重要部件由國外專業廠家按民生工廠的設計圖紙加工, 其餘零部件則由本廠自行設計製造。 在試製過程中, 還先後與福特、通用等汽車公司進行了溝通。

經過兩年多的攻關, 中國第一輛民生牌75型國產載貨汽車終於在1931年6月試製成功了。 這款載貨汽車採用長頭設計, 整體顏色為棕色, 載重量為1.82噸;內部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 65馬力, 前後輪距為4.7米, 四輪都為單胎, 最高車速為40公里/小時。 75型載貨汽車整車的666種零部件中, 有464種自行製造, 其餘202種需要進口, 國產化率高達70%。

7月, 這輛試製汽車應邀送到“上海路市展覽會”進行展覽, 展出了汽車整車、各種零部件和相關圖表資料, 受到專業人員和公眾的好評。 上海媒體還在報紙上介紹了民生工廠試製國產汽車的艱難過程。

上海展覽成功後,民生工廠計畫開始批量生產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不幸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民生工廠被日軍佔領,遼寧迫擊炮廠後來也被日本關東軍改為汽車修理和組裝工廠。這批民生牌汽車還來不及組裝,所有零部件就被日軍搶走,我國首次創建民族汽車工業的夙願也因此被扼殺在搖籃中。

上海展覽成功後,民生工廠計畫開始批量生產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不幸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民生工廠被日軍佔領,遼寧迫擊炮廠後來也被日本關東軍改為汽車修理和組裝工廠。這批民生牌汽車還來不及組裝,所有零部件就被日軍搶走,我國首次創建民族汽車工業的夙願也因此被扼殺在搖籃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