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殲-16裝渦扇10A發動機 掛載不遜蘇27 性能媲美F-15


網友曝光試飛團隊合影照片, 證實2016年殲-11D與殲-16戰機已進行高原試驗

2016年一張疑似殲-11D與殲-16原型機出現在高原機場照片流出, 曾引發了軍迷的熱烈討論,

由於該兩款戰機對中國空軍而言都是意義重大的換代機型, 因此格外受到矚目。 近日網路上再曝光試飛團隊合影照片, 進一步證實了這兩型飛機已經進行高原試驗消息。


2016年網友捕捉到正在高原進行測試的殲-11D(左側)與殲-16

目前, 在我國周邊的三代半戰機中, 俄羅斯有蘇-35, 美國則有F-15SE和F-15K等, 這幾種戰機均被稱為具有部分隱形的三代半戰機。 而日韓兩國在升級自身裝備的三代戰機的同時, 也採購了屬於四代戰機的F-35。 面對周遭的威脅, 中國便採取“以四代機技術改進三代機成為半隱形戰機”的發展模式, 利用之前在殲-20和殲-31戰機的研發過程中所應用的隱身技術為基礎, 發展一種適應自身需要的三代半戰機, 也就是現在的殲-11D。

殲11-D之所以被稱為“中國版蘇-35”, 除了配置“大風扇太行”發動機增加推力, 最受矚目就是換裝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光電雷達, 這兩者的聯合使用, 將使該機的遠端探測能力和分辨能力大幅提升, 可有效發現敵方的隱身目標。


此外, 殲-11D還增加了一根能在不移動的情況下, 指向不同方向的電腦控制天線, 並且機身上使用了更多複合材料與隱身塗漆以減輕重量。 武器方面, 則可攜帶先進的霹靂-10和霹靂-15。 有外媒分析認為, 殲-11D的各種能力均十分出色, 除了發動機的隱情之外,

該款機型在其他方面都與蘇-35有過之而無不及。

已在2016年11月正式批量部署在甘肅酒泉鼎新空軍基地的殲-16, 具有飛出第一島鏈打擊神盾艦與預警機的能力。 殲-16是瀋陽飛機集團在殲-11系列(獲得俄羅斯授權生產的Su-27SK)發展而來的新型多用途雙座殲擊轟炸機, 外形則參考蘇-27UB的蘇-30MKK戰鬥轟炸機。 2011年10月17日首飛, 2013年初正式公開該戰機, 直到去年年底才開始小批量生產。


殲-16是沈飛集團研發的新型多用途雙座殲擊轟炸機, 外形參考蘇-30MKK戰鬥轟炸機

殲-16還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A發動機, 最大航程為4,288公里, 掛載能力不遜于蘇-27SK, 預計整體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外界預測, 殲-16同型號的電子戰飛機、干擾機、電子偵查機也正在研究中, 甚至有的可能已經成型。


殲-16戰機換裝國產“太行”系列發動機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接戰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資訊,戰力遠大于蘇-30MK2和殲-11BS;至於最大特點則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該機能攜帶鷹擊-12反艦導彈,其射程高達400公里,末端速度則可達到4馬赫,相當難以攔截,對航母與大型艦艇將造成巨大的威脅性。


殲-16戰機換裝國產“太行”系列發動機

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接戰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資訊,戰力遠大于蘇-30MK2和殲-11BS;至於最大特點則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該機能攜帶鷹擊-12反艦導彈,其射程高達400公里,末端速度則可達到4馬赫,相當難以攔截,對航母與大型艦艇將造成巨大的威脅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