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任正非:華為是世界的華為,美國人也無法阻擋華為進軍美國市場

走出去, 到更廣袤的天地去施展功夫。 這是中國所有民族品牌心底的想法, 他們總是迫切地想要走出這片中華大地, 去證明中國製造也可以是世界先進的代表。


華為, 中國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幟, 一個標杆, 同樣不能“免俗”, 他們也在努力地“走出去”。 毛主席曾經說過:“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當然, 華為他們要“走出去”的地方, 自然不是毛主席口中的農村天地, 而是那片曾經似乎遙遙領先於咱們的“西方世界”。

可惜, 西方世界從來就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 他們給華為和任正非的回復是——你應該被懷疑。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公佈對華為的調查報告, 報告中明確表述, 美國應該以懷疑的目光審查中國電信公司在美國電信市場的持續滲透, 不管是政府還是私營部門, 都不應該和華為合作。

同時被懷疑的物件還有另外一個中國品牌——中興。 這份調查報告先後歷時一年, 但即使用了如此之久的時間, 美國最終還是選擇了“懷疑”華為。

當然, 懷疑的不是華為的技術, 恰恰相反, 或許正是因為華為的技術已經讓他們開始感覺害怕, 所以無往不利的“危害國家安全”便被搬了出來, 他們擔心華為生產的設備會被用來從事不利於美利堅的間諜活動。

報告如此撰文:“考慮到華為對於美國國家安全利益造成的威脅,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必須禁止涉及華為的並購、收購和兼併交易。 美國政府系統, 特別是敏感系統, 不應該使用華為的設備以及零部件。 ”

此外, 報告還強烈建議美國的網路提供商或系統開發商為他們的專案尋求另外的合作廠商, 因為華為會對美國和他們的系統構成安全威脅。 他們的建議甚至考慮到了立法層面。

報告一出, 各方迅速反應, 媒體爭相報導, 看熱鬧者有之, 樂見其成者有之,

各方都伸長了脖子, 想看一看在這個結論下任正非和他的華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事實上, 任正非的反應很平淡, 他並不曾對此事有過多的評價, 只是表示“美國的障礙很正常……” 不過, 千萬不要把任正非的這種反應當作是接受“命運安排”, 從此遠離美國市場。

那不是我們所熟知的任正非,更不是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供應商會有的表現。 事後,華為方面發佈消息稱,美國的這份調查報告既沒有考慮華為在美國乃至全球範圍內良好的網路安全記錄,同時對於華為所提供的大量事實資訊也置之不理,而是固執地將華為列為了“被懷疑”的對象。

“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樣一個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礙來自中國的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相對於美國企業在中國的超國民待遇,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市場開拓之路顯然曲折蜿蜒,因此華為甚至建議,中國也應該要重新審視一下對美國企業的開放態度。 當然,華為的這個建議只在於表達對於美國方面如此片面的調查報告的不滿。

任正非和他領導的華為並不會因此而放慢前進的腳步,相反,由於進軍美國市場的受阻,反而更加激起了任正非的鬥志。這個年近古稀的老人,依然充滿著鬥爭的激情。

於是,在華為內部會議上,任正非再次給他的華為指點江山:“今天美國政府把華為逼到這地步,我們也只好奮起競爭,除了超越,華為還有什麼路可以走?”所以,任正非從來不曾將那一紙報告放在眼裡,在他看來,那只能暫時

阻礙華為前進的腳步,卻無法改變華為繼續前進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任正非知道,退讓絕對不會是最好的選擇。事實正是如此,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位代表就曾表示,他們對華為的調查還遠未結束,調查小組會根據新的線索繼續調查。

他們的目標直指關閉華為進軍美國市場的大門。 有鑑於此,華為也決定正面迎戰,開始了與美國方面的短兵相接。

那不是我們所熟知的任正非,更不是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供應商會有的表現。 事後,華為方面發佈消息稱,美國的這份調查報告既沒有考慮華為在美國乃至全球範圍內良好的網路安全記錄,同時對於華為所提供的大量事實資訊也置之不理,而是固執地將華為列為了“被懷疑”的對象。

“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樣一個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礙來自中國的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相對於美國企業在中國的超國民待遇,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市場開拓之路顯然曲折蜿蜒,因此華為甚至建議,中國也應該要重新審視一下對美國企業的開放態度。 當然,華為的這個建議只在於表達對於美國方面如此片面的調查報告的不滿。

任正非和他領導的華為並不會因此而放慢前進的腳步,相反,由於進軍美國市場的受阻,反而更加激起了任正非的鬥志。這個年近古稀的老人,依然充滿著鬥爭的激情。

於是,在華為內部會議上,任正非再次給他的華為指點江山:“今天美國政府把華為逼到這地步,我們也只好奮起競爭,除了超越,華為還有什麼路可以走?”所以,任正非從來不曾將那一紙報告放在眼裡,在他看來,那只能暫時

阻礙華為前進的腳步,卻無法改變華為繼續前進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任正非知道,退讓絕對不會是最好的選擇。事實正是如此,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位代表就曾表示,他們對華為的調查還遠未結束,調查小組會根據新的線索繼續調查。

他們的目標直指關閉華為進軍美國市場的大門。 有鑑於此,華為也決定正面迎戰,開始了與美國方面的短兵相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