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的勢力如此之大,為什麼他沒有推翻東漢政權?

喜愛三國演義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一個遺憾, 那就是三國中勢力最大, 最有希望統一天下的曹操卻沒有完成一統。

歷史總是略帶一點遺憾, 很多人感慨曹操在三國鼎盛時期算得上是軍事力量最雄厚的一方霸主, 無論是兵馬糧草還是個人的氣質都遠超過劉備和孫權, 但在這三人中唯一沒有稱帝的就是曹操了。

曹操在三國時期有一項非常高明的手段:挾天子以令諸侯。 簡單說就是把天子漢獻帝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一種工具, 需要他的時候就以他的名義發一道聖旨, 雖然其他諸侯都知道是曹操自己的意思, 但是大家卻還是要遵守這道聖旨, 很多時候這道聖旨還特別管用。 既然聖旨這麼重要, 這麼有號召力, 那曹操為什麼不自己稱帝呢?那不來的更直接嗎?

東漢末年群雄崛起, 戰亂不斷, 但是有一點是非常特別的, 那就是沒有任何一股勢力去抹殺皇權。 從董卓開始, 董卓禍亂朝綱, 濫殺無辜, 但他沒有殺皇帝而自立, 雖然他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但他始終稱臣。 袁紹其實有機會趕在曹操之前搶到皇帝的, 而且首先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袁紹, 但是袁紹卻沒有這麼去做,

原因是袁紹曾得罪于皇帝, 而害怕皇帝責怪。 再就是曹操, 雖然曹丕最後逼漢獻帝禪位, 但是曹操這一生並沒有這麼做。 那劉備就更不用說了, 漢室宗親, 中山靖王之後, 還是皇帝的叔叔, 那更不敢得罪皇上。

有人問, 那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梟雄既想得天下但又不敢冒然自立呢?仔細研究,

你會發現, 三國梟雄其實都是一群士大夫的後人, 都接受過儒家思想的薰陶, 從小就認同皇權思想。 首先最有名的的當屬袁紹, 祖上四世三公, 袁術和袁紹同父異母, 自然也是。 曹操的祖父也是三公之列, 他自己早年也是校尉。 江東孫權, 名門望族之後, 從小飽讀詩書。 劉備, 號稱漢室宗親, 更是從骨子裡認同東漢王朝。 基本上這些人都不是普通的草根, 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並接受皇權思想, 也就是說他們從內心認同東漢政權的合法性, 雖然自己也想成為天下之主, 但是或多或少自己的思想會成為自己再進一步的阻力。

那我們來解釋在三國鼎盛時期, 曹操沒有推翻東漢政權的原因很直接了, 曹操雖然渴望一統天下, 建立帝業, 但他終究還是被自己的儒家思想束縛, 走不出根深蒂固的皇權思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