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真·全面屏?一篇文章徹底讀懂努比亞Z17S值不值得買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SMZDM.COM|生活家 deskbaby

上一次給我有印象的還是努比亞Z9,因為無邊框的那塊螢幕。

這次還是因為這塊“真·全面屏”的屏,

才發現恍然間, 努比亞已經進化到Z17了。

兩台手機上次是乘著無邊框的風, 這次撞上了全面屏。

中興的努比亞還是和中興集團的氣質一樣, 沉穩。

但是在手機這個行業你一旦沉穩了, 就會被業內其他的弄潮兒給埋在海底下。

憑藉中興集團強大的實力, 努比亞的Z系列一直都擁有靚麗的顏值, 牛X的拍攝水準, 主流的系統組態, 各種黑科技的加持以及屎一般的UI系統再加上GET不到點的行銷

所以

努比亞一直屬於小眾機型了··

市面上目前已經上市的“全面屏”手機有名氣點的有三星S8, 華為mate10P(我買了之後上市), 小米MIX2, VIVOX20, 夏普S2(詳見我之前的文章), 榮耀7X。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 VIVO X20和榮耀7X只是螢幕大一點...

所以買之前在MIX2和Z17S之間選了很久。

MIX2上市有段時間,

大家口碑不一, 覺得是像市場的妥協。

然後實在沒頂得住Z17S的無邊框的誘惑(目前好像也只有努比亞的無邊框不是PPT效果), 於是就在發售當天下了單。

當我打開包裝看到了附送的清水殼的時候, 第一反應是, 這不會是一台指紋收集器吧。

依然是經典的黑紅配色。 從Z9開始, 這種黑紅配色就一直扯著我的眼睛, 好看。

從包裝能看得出, 努比亞Z17S很用心, 均一的線條, 堅固的材質。

其實一款產品廠家重不重視, 從包裝上就能看出來, 像iPhone, 連開盒的阻尼都做了要求。

即算沒有點亮螢幕也擋不住Z17S的顏值。 挺完美的比例。

清一色的白/黑數據線。紅黑配色顯得別具一格。檔次也跟著上來了。

由於取消了3.5mm介面,所以也附帶了Type-C轉3.5mm線。

資料線的材質不錯,不僅比一般的線才要粗,柔軟度也適中。

也能理解為什麼要一根高規格的資料線。

因為下面還有一個巨無霸——閃充頭。

這一枚26W的充電頭功率要高出其他品牌一大截。

要知道現在筆記本充電器的功率才54W····

快充效果如何後面會做測試。

CPU:高通驍龍835

攝像頭:後置IMX362(1200萬圖元)+IMX318(2300萬圖元)的攝像頭,前置兩枚500萬圖元的攝像頭。

螢幕:5.73英寸,1080x2040,LCD材質。

記憶體:6GB+64GB/8GB+128GB,不支持TF卡擴展

續航:3100mAh電池,26W閃充

配色:黑金+極光藍

其他:後置指紋,Type-C介面,無3.5mm耳機孔,支援NFC

從配置上來說實屬頂級了,2999的價格也能說得上是良心。

堆料都會,但是好用才是真,才會被認可。

畢竟2999也是小半個月工資了好吧!

我買的是黑金版,搶購的時候也來不及關注什麼版本顏色啥的,搶購麼,稍有猶豫就白猶豫了。

不過,我對黑金版的顏值很滿意,到什麼程度呢?本來買這款手機是用來替換掉堅果PRO的,但現在已經被顏值優先的我家豆豆預定為備用機了,寫了文章就得交給出去了。

這款四曲面玻璃外觀的Z17S,努比亞為了達到無邊框效果整機稍厚,相較於MIX2的7.9mm,努比亞達到了8.5mm。

我個人對厚度不是很感冒,適中的厚度反而會帶來更好的手感(只要不像前段時間中興的那款Axon M,雷死人)。

不過Z17S手感確實不錯,手掌的貼合度高,再加上玻璃帶來的溫潤的觸感。裸機在手上真是一種享受。

指紋識別和iPhone7一樣不再是按鍵,而是通過觸摸震動回饋。

背面玻璃採用的是所謂的“雙重印壓六層薄膜工藝”,雖然不懂什麼鬼,但是聽上去和上半年發佈的榮耀9的背面工藝差不多。但是光感效果卻沒那麼明顯。

金屬中框和上下兩面玻璃過渡十分平順,作為旗艦,做工相當不錯。

500W的雙前攝,暫時還不知道用的什麼規格的攝像頭,只知道最大光圈F2.2。所以自拍效果怎麼樣,放在後面測試的時候說。

自從Z9上體驗過後,拍照這方面我對努比亞信心比較足,無論是演算法還是鏡頭素質。

2X背面後置攝像頭為2x1200萬圖元(IMX362)+2300萬圖元(IMX318),比同期推出的VIVO X20的2X1200萬+500萬的攝像頭從配置上要高跟多。

而且雖然同樣是2x1200萬圖元,但是Z17S是1.4μm的圖元尺寸,而X20的才只有1.28μm所以Z17S的拍照的水準比VIVO高不是一星半點的。

不過看著宣傳文案,我有個疑問2X1200萬圖元=2400萬感光單元,能這麼算?

是不是圖元只有1200萬,怕消費者嫌棄,所以說感光圖元有2400萬,配置好高似得?然後拍出來的照片就能拿出去炫耀了?

不過索尼家的IMX362和IMX318都有不俗的素質加上努比亞的挺有沉澱的演算法,效果應該不會太差

就不和他們玩文字遊戲了,後面看拍照效果吧。

Z17S的上下邊框確實很窄,在這麼點大的面積內上面塞進去兩個攝像頭一個聽筒,降噪麥克風其他感應器,下面的邊框還得塞進保證音量的揚聲器,確實需要點技術。

全金屬材質SIM卡槽不再相容TF卡,這個比較認同,畢竟64GROM起步單獨現在,TF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該UI登場了。被吐成渣的UI。

哎,也難為努比亞了。

上手到現在已經使用了3天的樣子。還不錯,沒有什麼卡頓的發生。續航一天沒問題,要知道王者農藥新賽季剛開始,每天不開幾盤黑帶同事飛可是罪過的。

這就是讓我著迷的無邊框,的的確確的無邊框,不用PPT也不用PS,雖然現在技術的限制,做不出無邊框的全面屏,但是我覺得滿大街的“全面屏”裡面,Z17S是最接近的。不像iPhoneX的大黑邊+大劉海的全面屏(說真,喬幫主的離開,Apple離Apple越來越遠了)。

從Z9開始的無邊框,努比亞在手勢控上越玩越H了。

各種匪夷所思的邊框操作····

連你來回撫摸邊框都能使手機加速,這感覺怎麼有點猥瑣··。

有些手勢好用,有些則比較麻煩,例如雙邊滑動,一手拿著手機,一手去滑動手機兩邊···

在操作上,能一個指頭解決的,哪怕步驟多一點,都比兩隻手使用的輕鬆方便。

以及用你的手指進行不同的手勢操作。

功能都有,好不好用另說。畢竟這些手勢需要記在腦海裡,現在誰還會花那個心思記這東西。

所以大家一致詬病努比亞的UI,這是骨髓裡的問題。

設計UI是從技術出發而不是消費者,功能多反而成為了累贅。

這裡面有一個長按指紋鍵可以進行全屏截圖還是蠻好用的。

指紋鍵的功能也很多,太多了。

恩,還有這個功能!

哦,不對,還有這個外掛!

把這個亮出來群裡面應該沒人感發紅包了吧。

針對於遊戲還有專門的默認打開的各項功能

我想問

以上這兩個不應該可以作為系統優化而必須的麼?何必要做成單獨的功能供消費者自己選擇?

在這個副頁面上能看出努比亞在攝影上玩出了多少花樣,其他廠家一般把這些選項直接內置在“照相”模組裡面,努比亞已經自信到做成APP直接放在桌面上了···

對了,還有個雙屏功能!

這個功能屬於炫技把自己炫殘了的那種。

你可以邊上面打農藥,下面聊微信。

(分屏玩農藥的體驗感,呵呵,別問我了,隊友罵我還沒罵完的)

為什麼說炫技把自己炫殘了呢?

這就是炫殘的後果。這樣的顯示效果有誰會接受?

遊戲開始了想退出分屏,結果就是這樣!

只能把整個都退了,再重新進。

坑隊友,我和我的手機都很擅長。

雖然努比亞一直宣稱在UI上面與前幾代有大改,絕對不再會像以前一樣。

確實只是大改,進行了大幅優化。

但是大家詬病的UI像屎一樣,根源出在UI的設計思維啊。

根源不改也只是好看的屎和不好看的屎的差別而已啦。

安兔兔跑個分,目前僅次於1+5.也要高於同配置的MIX2和小米6同時還包括三星S8+

整體配置也屬於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也差不多齊活了。

努比亞在堆料方面還是蠻狠的,定價也只有2999,這個不能不稱讚努比亞的良心

說說這塊螢幕。

努比亞整個螢幕的顏色偏冷(這個顏色太偏藍了,問題可能在我LR的白平衡沒調好,但是不能掩蓋本來就偏冷的事實),但是銳度妥妥的能割人。

同時17:9的螢幕能帶來很好的持···

好啦我知道我知道,你們想看看全面屏打農藥和普通屏有什麼區別嘛。

這就來啦。

和16 :9的螢幕比起來,在農藥裡面,基本能多出一個小兵的身位,這也屬於開掛的優勢吧,雖然和18:9比起來並沒那麼明顯。

堅果PRO的人物站位有點偏上

通過遊戲的截圖能很明顯的看到視野的寬度增加,特別是右側上端的石塊長度就是很好的證明。

即算三者螢幕頂端對齊,作為螢幕最大的Z17S,身材依然要小了一大圈。

另外,說真寫了這多手機的評測,這是頭一次這麼明顯的覺得iPhone已經過時了。

就像老爺機在和他們比。

這賽道般的底框··和現在的全面屏比起來,在全面屏元年還推出iPhone8,剛發佈就破發,半個月就跌破800的墜樓速度也是能理解的。

大家看到這對比圖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覺得,iPhone真的好老好老,已經老過時了?

還是這真·無邊框,顏值上直接甩開不是一點半點的。

哎,iPhone····

來說說拍照吧,看是不是和傳說中的一樣強。

整個照片的風格有股淡淡的德味,銳度足夠。

100%放大之後更能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原片對比:

和iPhone6SP比起來,色彩還原,遠處樹林的細節和層次感。整體畫面的通透感都要遠遠好於iPhone6SP。

近處的樹葉Z17S銳化得纖毛畢現,遠處水面太陽的倒影也虛化得要比iPhone6SP更自然。

這是還沒看夜景的對比,簡直是把iPhone 6s Plus頂在牆上一頓狂踩落不了地,而且還連帶把iPhone7SP給踩了。

在拍照上iPhone一直是高高在上被人頂禮膜拜及時落魄到這般田地。

Z17S,iPhone7SP,iPhone6SP,是不是說可以一目了然?是不是我連100%放大的截圖都不用拿出來對比就清楚好歹了?是不是現在我再說也是廢話了?

被頂在牆上摩擦摩擦了吧!

好了,不對比了,比下去沒什麼含義了。

要比也要直接和iPhone8或者還沒上市的iPhoneX對比了。

可是,iPhone的拍照水準那年不是被安卓陣營追趕的對象(三星除外)?哪年不是去年的旗艦甚至前年旗艦能正面肛各品牌的新出旗艦而不慫?哪能被人家這麼秒殺的?

不是說iPhone長進太慢,而是我們國產品牌的雄起的太快太快!

2017年,延續了10年的iPhone神話開始破滅了。

繼續說Z17S,即便是在微距情況下,繼續維持了優秀的素質。

順帶提一下Z17S的相位對焦,優化不錯,在大部分場景,對焦異常迅速。巧的是,出鏡的這台A7M2也同樣使用了相位對焦。

在專業模式下,有眾多的參數可以調整得以拍出想要的照片。

可是面對副屏的一整頁更加專業的“APP”,這個專業模式有誰能用上呢?

關於前置攝像頭的效果,本來想讓我家豆豆替代的,她死活不讓。

而自拍又不能跳過,既然寫的評測就得對結果負責,我自己來吧。

醜就醜了。

之所以要說說自拍,是因為Z17S的攝像頭是逆市而行的用了500萬圖元X2的雙攝。

要知道連iPhone都上700W了。

雖說解析度代表不了什麼,但是努比亞對於前置攝像頭只提到了圖元和光圈,用的什麼晶片一點都沒透露,所以不禁對這對雙攝的效果好奇。

我這開的是5級美化。對於磨皮,美白很自然也沒有用力過度。

臉部的細節和輪廓保留的比較完整。

不過背景虛化不太自然,演算法塗抹痕跡比較明顯。

這點體現在人物的周邊輪廓上。

鑒於只有F2.2的最大光圈,靠演算法來彌補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總結:

寫這段字的時候已經使用了第4天了。這期間手機系統的運行不錯,沒發生過卡頓和延遲的現象,除了文中說的那些“多餘”功能和分屏功能,整套UI確實不像是Z9那種屎一樣的UI了。

至少整個系統這幾天的使用感受還不錯。

另一個就是,這幾天總會有我同事會過來拿著這款手機“把玩”。能激起他人的興趣,證明無邊框的全面屏帶來的顏值確實獲得大家的認可。

關於巨無霸26W的閃充,限於篇幅就口述算了。3100mAH的電池從12%-90%的電量大概四十多分鐘,,後面10%有點慢,不過充電速度在26W的加持下真不是蓋的。

至於值不值得買

雖然這幾天使用感受還不錯,無論是螢幕顯示,照相效果,續航待機,以及我沒提到的音樂播放都帶來了很好的感官。

但我依然還是要說這是一台重硬體偏軟體的技術型手機。

相比起硬體,UI在優化上已經進步很大了。但是多餘的炫技類的功能拖了整個系統的後腿,像分屏顯示這一類的情況,直接影響到了整個系統的體驗。

如果再次讓我MIX2,VIVO X2,Z17S裡面做選擇,恐怕我依然會選擇這款Z17S。

UI不再那麼不堪,能用不反感,而且對於這款無邊框全面屏確實把我驚豔到了,即算是拿在手上這麼多天之後依然這麼覺得。所以我依然會選他。

另外他的拍照,努比亞確實有他牛B的資本。

努比亞還有進步的空間,希望他們再次強調UI不再像屎的時候,真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去設計UI了,唯一的短板,卻也是最致命的。

想瞭解更多相關內容,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你會收穫更多相關優質內容

清一色的白/黑數據線。紅黑配色顯得別具一格。檔次也跟著上來了。

由於取消了3.5mm介面,所以也附帶了Type-C轉3.5mm線。

資料線的材質不錯,不僅比一般的線才要粗,柔軟度也適中。

也能理解為什麼要一根高規格的資料線。

因為下面還有一個巨無霸——閃充頭。

這一枚26W的充電頭功率要高出其他品牌一大截。

要知道現在筆記本充電器的功率才54W····

快充效果如何後面會做測試。

CPU:高通驍龍835

攝像頭:後置IMX362(1200萬圖元)+IMX318(2300萬圖元)的攝像頭,前置兩枚500萬圖元的攝像頭。

螢幕:5.73英寸,1080x2040,LCD材質。

記憶體:6GB+64GB/8GB+128GB,不支持TF卡擴展

續航:3100mAh電池,26W閃充

配色:黑金+極光藍

其他:後置指紋,Type-C介面,無3.5mm耳機孔,支援NFC

從配置上來說實屬頂級了,2999的價格也能說得上是良心。

堆料都會,但是好用才是真,才會被認可。

畢竟2999也是小半個月工資了好吧!

我買的是黑金版,搶購的時候也來不及關注什麼版本顏色啥的,搶購麼,稍有猶豫就白猶豫了。

不過,我對黑金版的顏值很滿意,到什麼程度呢?本來買這款手機是用來替換掉堅果PRO的,但現在已經被顏值優先的我家豆豆預定為備用機了,寫了文章就得交給出去了。

這款四曲面玻璃外觀的Z17S,努比亞為了達到無邊框效果整機稍厚,相較於MIX2的7.9mm,努比亞達到了8.5mm。

我個人對厚度不是很感冒,適中的厚度反而會帶來更好的手感(只要不像前段時間中興的那款Axon M,雷死人)。

不過Z17S手感確實不錯,手掌的貼合度高,再加上玻璃帶來的溫潤的觸感。裸機在手上真是一種享受。

指紋識別和iPhone7一樣不再是按鍵,而是通過觸摸震動回饋。

背面玻璃採用的是所謂的“雙重印壓六層薄膜工藝”,雖然不懂什麼鬼,但是聽上去和上半年發佈的榮耀9的背面工藝差不多。但是光感效果卻沒那麼明顯。

金屬中框和上下兩面玻璃過渡十分平順,作為旗艦,做工相當不錯。

500W的雙前攝,暫時還不知道用的什麼規格的攝像頭,只知道最大光圈F2.2。所以自拍效果怎麼樣,放在後面測試的時候說。

自從Z9上體驗過後,拍照這方面我對努比亞信心比較足,無論是演算法還是鏡頭素質。

2X背面後置攝像頭為2x1200萬圖元(IMX362)+2300萬圖元(IMX318),比同期推出的VIVO X20的2X1200萬+500萬的攝像頭從配置上要高跟多。

而且雖然同樣是2x1200萬圖元,但是Z17S是1.4μm的圖元尺寸,而X20的才只有1.28μm所以Z17S的拍照的水準比VIVO高不是一星半點的。

不過看著宣傳文案,我有個疑問2X1200萬圖元=2400萬感光單元,能這麼算?

是不是圖元只有1200萬,怕消費者嫌棄,所以說感光圖元有2400萬,配置好高似得?然後拍出來的照片就能拿出去炫耀了?

不過索尼家的IMX362和IMX318都有不俗的素質加上努比亞的挺有沉澱的演算法,效果應該不會太差

就不和他們玩文字遊戲了,後面看拍照效果吧。

Z17S的上下邊框確實很窄,在這麼點大的面積內上面塞進去兩個攝像頭一個聽筒,降噪麥克風其他感應器,下面的邊框還得塞進保證音量的揚聲器,確實需要點技術。

全金屬材質SIM卡槽不再相容TF卡,這個比較認同,畢竟64GROM起步單獨現在,TF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該UI登場了。被吐成渣的UI。

哎,也難為努比亞了。

上手到現在已經使用了3天的樣子。還不錯,沒有什麼卡頓的發生。續航一天沒問題,要知道王者農藥新賽季剛開始,每天不開幾盤黑帶同事飛可是罪過的。

這就是讓我著迷的無邊框,的的確確的無邊框,不用PPT也不用PS,雖然現在技術的限制,做不出無邊框的全面屏,但是我覺得滿大街的“全面屏”裡面,Z17S是最接近的。不像iPhoneX的大黑邊+大劉海的全面屏(說真,喬幫主的離開,Apple離Apple越來越遠了)。

從Z9開始的無邊框,努比亞在手勢控上越玩越H了。

各種匪夷所思的邊框操作····

連你來回撫摸邊框都能使手機加速,這感覺怎麼有點猥瑣··。

有些手勢好用,有些則比較麻煩,例如雙邊滑動,一手拿著手機,一手去滑動手機兩邊···

在操作上,能一個指頭解決的,哪怕步驟多一點,都比兩隻手使用的輕鬆方便。

以及用你的手指進行不同的手勢操作。

功能都有,好不好用另說。畢竟這些手勢需要記在腦海裡,現在誰還會花那個心思記這東西。

所以大家一致詬病努比亞的UI,這是骨髓裡的問題。

設計UI是從技術出發而不是消費者,功能多反而成為了累贅。

這裡面有一個長按指紋鍵可以進行全屏截圖還是蠻好用的。

指紋鍵的功能也很多,太多了。

恩,還有這個功能!

哦,不對,還有這個外掛!

把這個亮出來群裡面應該沒人感發紅包了吧。

針對於遊戲還有專門的默認打開的各項功能

我想問

以上這兩個不應該可以作為系統優化而必須的麼?何必要做成單獨的功能供消費者自己選擇?

在這個副頁面上能看出努比亞在攝影上玩出了多少花樣,其他廠家一般把這些選項直接內置在“照相”模組裡面,努比亞已經自信到做成APP直接放在桌面上了···

對了,還有個雙屏功能!

這個功能屬於炫技把自己炫殘了的那種。

你可以邊上面打農藥,下面聊微信。

(分屏玩農藥的體驗感,呵呵,別問我了,隊友罵我還沒罵完的)

為什麼說炫技把自己炫殘了呢?

這就是炫殘的後果。這樣的顯示效果有誰會接受?

遊戲開始了想退出分屏,結果就是這樣!

只能把整個都退了,再重新進。

坑隊友,我和我的手機都很擅長。

雖然努比亞一直宣稱在UI上面與前幾代有大改,絕對不再會像以前一樣。

確實只是大改,進行了大幅優化。

但是大家詬病的UI像屎一樣,根源出在UI的設計思維啊。

根源不改也只是好看的屎和不好看的屎的差別而已啦。

安兔兔跑個分,目前僅次於1+5.也要高於同配置的MIX2和小米6同時還包括三星S8+

整體配置也屬於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也差不多齊活了。

努比亞在堆料方面還是蠻狠的,定價也只有2999,這個不能不稱讚努比亞的良心

說說這塊螢幕。

努比亞整個螢幕的顏色偏冷(這個顏色太偏藍了,問題可能在我LR的白平衡沒調好,但是不能掩蓋本來就偏冷的事實),但是銳度妥妥的能割人。

同時17:9的螢幕能帶來很好的持···

好啦我知道我知道,你們想看看全面屏打農藥和普通屏有什麼區別嘛。

這就來啦。

和16 :9的螢幕比起來,在農藥裡面,基本能多出一個小兵的身位,這也屬於開掛的優勢吧,雖然和18:9比起來並沒那麼明顯。

堅果PRO的人物站位有點偏上

通過遊戲的截圖能很明顯的看到視野的寬度增加,特別是右側上端的石塊長度就是很好的證明。

即算三者螢幕頂端對齊,作為螢幕最大的Z17S,身材依然要小了一大圈。

另外,說真寫了這多手機的評測,這是頭一次這麼明顯的覺得iPhone已經過時了。

就像老爺機在和他們比。

這賽道般的底框··和現在的全面屏比起來,在全面屏元年還推出iPhone8,剛發佈就破發,半個月就跌破800的墜樓速度也是能理解的。

大家看到這對比圖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覺得,iPhone真的好老好老,已經老過時了?

還是這真·無邊框,顏值上直接甩開不是一點半點的。

哎,iPhone····

來說說拍照吧,看是不是和傳說中的一樣強。

整個照片的風格有股淡淡的德味,銳度足夠。

100%放大之後更能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原片對比:

和iPhone6SP比起來,色彩還原,遠處樹林的細節和層次感。整體畫面的通透感都要遠遠好於iPhone6SP。

近處的樹葉Z17S銳化得纖毛畢現,遠處水面太陽的倒影也虛化得要比iPhone6SP更自然。

這是還沒看夜景的對比,簡直是把iPhone 6s Plus頂在牆上一頓狂踩落不了地,而且還連帶把iPhone7SP給踩了。

在拍照上iPhone一直是高高在上被人頂禮膜拜及時落魄到這般田地。

Z17S,iPhone7SP,iPhone6SP,是不是說可以一目了然?是不是我連100%放大的截圖都不用拿出來對比就清楚好歹了?是不是現在我再說也是廢話了?

被頂在牆上摩擦摩擦了吧!

好了,不對比了,比下去沒什麼含義了。

要比也要直接和iPhone8或者還沒上市的iPhoneX對比了。

可是,iPhone的拍照水準那年不是被安卓陣營追趕的對象(三星除外)?哪年不是去年的旗艦甚至前年旗艦能正面肛各品牌的新出旗艦而不慫?哪能被人家這麼秒殺的?

不是說iPhone長進太慢,而是我們國產品牌的雄起的太快太快!

2017年,延續了10年的iPhone神話開始破滅了。

繼續說Z17S,即便是在微距情況下,繼續維持了優秀的素質。

順帶提一下Z17S的相位對焦,優化不錯,在大部分場景,對焦異常迅速。巧的是,出鏡的這台A7M2也同樣使用了相位對焦。

在專業模式下,有眾多的參數可以調整得以拍出想要的照片。

可是面對副屏的一整頁更加專業的“APP”,這個專業模式有誰能用上呢?

關於前置攝像頭的效果,本來想讓我家豆豆替代的,她死活不讓。

而自拍又不能跳過,既然寫的評測就得對結果負責,我自己來吧。

醜就醜了。

之所以要說說自拍,是因為Z17S的攝像頭是逆市而行的用了500萬圖元X2的雙攝。

要知道連iPhone都上700W了。

雖說解析度代表不了什麼,但是努比亞對於前置攝像頭只提到了圖元和光圈,用的什麼晶片一點都沒透露,所以不禁對這對雙攝的效果好奇。

我這開的是5級美化。對於磨皮,美白很自然也沒有用力過度。

臉部的細節和輪廓保留的比較完整。

不過背景虛化不太自然,演算法塗抹痕跡比較明顯。

這點體現在人物的周邊輪廓上。

鑒於只有F2.2的最大光圈,靠演算法來彌補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總結:

寫這段字的時候已經使用了第4天了。這期間手機系統的運行不錯,沒發生過卡頓和延遲的現象,除了文中說的那些“多餘”功能和分屏功能,整套UI確實不像是Z9那種屎一樣的UI了。

至少整個系統這幾天的使用感受還不錯。

另一個就是,這幾天總會有我同事會過來拿著這款手機“把玩”。能激起他人的興趣,證明無邊框的全面屏帶來的顏值確實獲得大家的認可。

關於巨無霸26W的閃充,限於篇幅就口述算了。3100mAH的電池從12%-90%的電量大概四十多分鐘,,後面10%有點慢,不過充電速度在26W的加持下真不是蓋的。

至於值不值得買

雖然這幾天使用感受還不錯,無論是螢幕顯示,照相效果,續航待機,以及我沒提到的音樂播放都帶來了很好的感官。

但我依然還是要說這是一台重硬體偏軟體的技術型手機。

相比起硬體,UI在優化上已經進步很大了。但是多餘的炫技類的功能拖了整個系統的後腿,像分屏顯示這一類的情況,直接影響到了整個系統的體驗。

如果再次讓我MIX2,VIVO X2,Z17S裡面做選擇,恐怕我依然會選擇這款Z17S。

UI不再那麼不堪,能用不反感,而且對於這款無邊框全面屏確實把我驚豔到了,即算是拿在手上這麼多天之後依然這麼覺得。所以我依然會選他。

另外他的拍照,努比亞確實有他牛B的資本。

努比亞還有進步的空間,希望他們再次強調UI不再像屎的時候,真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去設計UI了,唯一的短板,卻也是最致命的。

想瞭解更多相關內容,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你會收穫更多相關優質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