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孕期X線檢查,是健康寶寶的殺手嗎

相信不少醫生同道碰到過不少這樣的孕媽媽:雙目含淚, 心急如焚, 一進來就哭訴自己不久前意外做過的X線檢查, 事後才知道當時已經懷孕。

這時候腦袋裡不斷滾動播放的都是放射線醫生說的:X線檢查後半年至一年內不建議懷孕。 慌忙去上網一查:孕期放射線接觸容易造成胎兒畸形、流產、死胎等等喧囂不絕。

那麼, 孕期有意或無意的X線檢查, 真的有傳說中如此大的殺傷力嗎?

妊娠期

輻射暴露

妊娠期進行X線檢查的風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它與孕周和輻射劑量都有相關性。

孕周

孕早期高劑量電離輻射 (>1Gy)有導致胚胎死亡的風險。 輻射暴露對於孕周的不同階段影響也不盡相同, 孕 8 -15 周對中樞神經的影響最大。

輻射劑量

較高劑量輻射可導致胎兒出生缺陷、生長受限及智力障礙等。 而輻射劑量低於50mGy 時, 並沒有報導表明存在生長受限、胎兒畸形以及流產等風險。

引自:Committee Opinion No. 656: Guidelines for Diagnostic Imaging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6,127:e75-80.

妊娠期

輔助檢查

B超

眾所周知B超檢查沒有輻射風險, 其安全性是廣大民眾較為信任的。 超聲檢查在整個孕期被認為是安全的, 仍應當作為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首選方式。

MRI平掃+增強

MRI檢查也沒有輻射風險, MRI平掃的安全性比較確定。 儘管MRI檢查並無輻射危險, 但臨床中為了看清楚病變及組織的相互關係, 常常需要用到MRI增強檢查。

MRI增強檢查就需要用到造影劑。 而現在臨床中最常用的便是釓劑。 釓劑也並無輻射, 但釓劑是水溶性, 可以穿透胎盤進入胎兒迴圈。 而游離的釓是具有毒性, 儘管臨床上使用的是其螯合物, 但高劑量及重複劑量的釓劑仍具有致畸性。 因此MRI的增強檢查需要進行評估, 只有在經過臨床醫生評估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才使用。

X線檢查

目前認為, 胎兒在小於50mGy的輻射暴露中, 並沒有報導有存在明顯的胎兒流產、胎兒出生缺陷等風險。

而現在臨床中絕大部分的診斷性X 線檢查的劑量範圍遠低於50mGy。

由下表可以看出, 臨床中進行胸片檢查, 宮內胎兒吸收劑量若要達到50mGy, 需要進行1250次的照射。 而臨床中進行腹部平片的檢查, 宮內胎兒吸收劑量若要達到50mGy, 需要進行20次的照射。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 孕期可以無限制地進行X線檢查暴露, 只是從側面說明了一件事情:孕期進行普通的X線檢查, 胎兒的輻射暴露劑量是很小的, 即使增加風險, 這種風險也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高的。

CT

胎兒輻射暴露取決於掃描的部位、掃描的精確度(即掃描層數)。 比如孕婦進行頭部CT檢查, 胎兒的輻射劑量暴露只有0.5-10mGy。 若進行腹部CT檢查, 胎兒的輻射劑量可達到25-30mGy。 但是若進行盆腔CT檢查, 則胎兒的輻射劑量可高達50mGy。因此若必須進行盆腔CT檢查,應與放射科醫生及技術人員充分溝通,在不影響檢查效果時,盡可能減少輻射劑量。

CT增強檢查常被用來進一步明確診斷,需用到造影劑—泛影葡胺。目前動物試驗及人類研究並無明確的報導說明泛影葡胺對於胎兒的具體損害,因此臨床中如果存在明確的指征,不應拒絕使用CT平掃+增強檢查,但需充分權衡利弊慎重使用。

PET-CT

PET-CT可實現功能顯像,其輻射量取決於放射性同位素的物理及生化特徵。PET-CT檢查胎兒的輻射劑量範圍為基本在10-50mGy之間。PET-CT對於腫瘤定性及復發等診斷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充分評估後若有臨床適應症,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後,應“兩害取其輕”,但應儘量選擇對於胎兒危害小的同位素,且在不影響檢查效果下,盡可能的小劑量使用。

引自:馬潤玫, 陳卓與李紅瑜, 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安全性.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2010. 13(2): 第157-160頁.

總結

孕媽媽在進行放射性檢查時,最關注的問題是:這個檢查對我的寶寶安全嗎?根據目前的各項指南來看,單次X線檢查後胎兒的吸收量不太可能對胎兒造成損傷。單次X線檢查的風險其實是很小的,例如,普通人群中自然流產、畸形、發育遲緩和兒童惡性腫瘤的總危險度約為286/1000,如果胎兒接受了5mGy的輻射量,其不良影響也僅僅增加到286.17/1000。

因此,ACOG(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的指南中明確提出孕期X射線暴露不是治療性流產的指征。在臨床中,有些孕婦可能由於對輻射暴露心存誤解,擔心孩子會出現出生缺陷而不恰當地選擇終止妊娠。其實對於終止妊娠的建議,Hammer-Jacobsen早在1959年就提出丹麥規則(Danish rule):如果胎兒吸收的射線劑量超過100mGy,建議終止妊娠。

妊娠婦女併發某些疾病可對母嬰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這些不良影響已經大大超出了低劑量放射性檢查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果放射性檢查直接關係到患者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臨床醫生應當毫不猶豫地建議患者接受檢查。但是,應儘量避免在受精後8-15周進行非緊急的X線檢查,因為這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最敏感的時期。

總而言之,孕媽媽的眼中,寶寶的健康重於一切。然而在醫生的眼中,孕媽媽和寶寶的健康同等重要.因此在臨床中如果經過評估,X線檢查、CT檢查甚至PET-CT檢查在作為B超及MRI的重要輔助檢查時,孕媽媽應該在正確瞭解風險之後再行選擇,不可以無知無畏地一棍打死。

作者:鬱琦,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則胎兒的輻射劑量可高達50mGy。因此若必須進行盆腔CT檢查,應與放射科醫生及技術人員充分溝通,在不影響檢查效果時,盡可能減少輻射劑量。

CT增強檢查常被用來進一步明確診斷,需用到造影劑—泛影葡胺。目前動物試驗及人類研究並無明確的報導說明泛影葡胺對於胎兒的具體損害,因此臨床中如果存在明確的指征,不應拒絕使用CT平掃+增強檢查,但需充分權衡利弊慎重使用。

PET-CT

PET-CT可實現功能顯像,其輻射量取決於放射性同位素的物理及生化特徵。PET-CT檢查胎兒的輻射劑量範圍為基本在10-50mGy之間。PET-CT對於腫瘤定性及復發等診斷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充分評估後若有臨床適應症,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後,應“兩害取其輕”,但應儘量選擇對於胎兒危害小的同位素,且在不影響檢查效果下,盡可能的小劑量使用。

引自:馬潤玫, 陳卓與李紅瑜, 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安全性.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2010. 13(2): 第157-160頁.

總結

孕媽媽在進行放射性檢查時,最關注的問題是:這個檢查對我的寶寶安全嗎?根據目前的各項指南來看,單次X線檢查後胎兒的吸收量不太可能對胎兒造成損傷。單次X線檢查的風險其實是很小的,例如,普通人群中自然流產、畸形、發育遲緩和兒童惡性腫瘤的總危險度約為286/1000,如果胎兒接受了5mGy的輻射量,其不良影響也僅僅增加到286.17/1000。

因此,ACOG(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的指南中明確提出孕期X射線暴露不是治療性流產的指征。在臨床中,有些孕婦可能由於對輻射暴露心存誤解,擔心孩子會出現出生缺陷而不恰當地選擇終止妊娠。其實對於終止妊娠的建議,Hammer-Jacobsen早在1959年就提出丹麥規則(Danish rule):如果胎兒吸收的射線劑量超過100mGy,建議終止妊娠。

妊娠婦女併發某些疾病可對母嬰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這些不良影響已經大大超出了低劑量放射性檢查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果放射性檢查直接關係到患者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臨床醫生應當毫不猶豫地建議患者接受檢查。但是,應儘量避免在受精後8-15周進行非緊急的X線檢查,因為這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最敏感的時期。

總而言之,孕媽媽的眼中,寶寶的健康重於一切。然而在醫生的眼中,孕媽媽和寶寶的健康同等重要.因此在臨床中如果經過評估,X線檢查、CT檢查甚至PET-CT檢查在作為B超及MRI的重要輔助檢查時,孕媽媽應該在正確瞭解風險之後再行選擇,不可以無知無畏地一棍打死。

作者:鬱琦,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