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冷靜的甲午戰爭分析

中日甲午戰爭是近代史上清朝與日本國運的對決,也是對清朝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各自改革成果的檢驗。 在這場戰爭中,朝鮮戰場、遼東戰場、山東戰場,清軍一敗再敗,裝備精銳的淮軍和號稱遠東第一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固若金湯的旅順、威海、大連炮臺要塞接連淪陷,清朝洋務運動歷盡艱辛所取得的軍事成果基本被摧毀。

甲午戰敗極大震驚朝野,而且引起後人的不斷討論。

本文以背負駡名最多的北洋海軍作為切入點,澄清了關於北洋海軍“腐朽怯懦”的不實指責,得出清軍戰敗的直接原因是其技術裝備的落伍以及後勤體系的不完善,而這與海軍經費的長期短缺密不可分。 在駁斥有關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園“昆明換渤海”的訛傳後,認定北洋海軍發展停滯是由於最初的“海防”戰略定位所導致。

建設近代海軍的實質是想恢復過去穩定封閉的農耕社會,對傳統社會下“康乾盛世”的過度留戀制約了海軍的發展。 翁同穌只是成了朝廷截流海軍軍費的閥門,但以他為代表的清流派言官的掣肘,嚴重影響了北海海軍的發展和前線的戰事。 李秉衡、張之洞袖手旁觀、見死不救,對北洋海軍覆沒也難逃其責,這折射出的是清朝上下的渙散混亂。

相比之下,通過分析日本長期完善的戰略準備、舉國上下的總動員,以及從軍需運送、後勤補給、情報收集、戰場醫療等構成的軍隊體制,對比反映出日本近代國家的先進性。 甲午戰敗,是作為傳統國家的清朝對抗近代國家日本的完全慘敗。 在將原因歸結為國家體制問題的基礎上,本文透過制度繼續深挖,嘗試解構傳統國家和近代國家的社會結構的差異。 研究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剖析契約社會下人與人的組織協作模式。

最終得出清朝由於未完成近代民族國家想像共同體的搭建、未完成由身份到契約的社會協作方式的轉型,即便洋務運動邁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仍舊是不折不扣的傳統國家,不能通過高效的社會協作方式將分散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統一凝聚、有機整合,這才是導致中國晚清政府甲午戰敗深層次的原因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