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時期出現一個職業,齊國首開先例,此職業現在已經消失

陳蕃, 東漢時期名臣, 與竇武、劉淑合稱“三君”。 他曾經上書桓帝劉志, 說道:“比年收斂, 十傷五六, 萬人饑寒, 不聊生活。 而宮女數千, 食肉衣綺, 脂油粉黛不可貲計。 ……豈不貧國乎?且聚而不禦, 必生悲憂之感。 ” 陳蕃後來被處死, 但他說的話卻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現狀。 民不聊生, 萬人饑寒, 而皇帝後宮卻養著數千宮女, 吃喝穿戴, 浪費國庫資源。 這些女子, 其實就是“官妓”的雛形。

所謂“官妓”, 字面理解便是提供給各級官員享樂的女子。 西漢時期, 這個職業已經十分盛行了, 而最初的形成, 是在春秋時期, 拜齊國管仲所賜。 管仲輔佐齊桓公治理大齊國, 他在宮中設置了“女閭”這一居所, 這是中國最早的以國為單位的青樓, 而他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東周策》中描述, 齊桓公宮中女市七, 女閭七百。 小白一屆英明的大王, 管仲如此有能力的賢臣, 卻為了金錢在女人這件事情上開了一個這樣糟糕的頭,

可見當時女性的地位是多麼低微了。

雖然管仲的目的不是為了取樂于齊桓公, 他開設的女閭實際上是為了填補國庫, 但以這樣的方法在今人看來實在是讓人乍舌。 清褚學稼成精這樣點評管仲:“管子治齊, 置女閭七百, 征其夜合之資,

以充國用, 此即花粉錢之始也。 ”原來你是這樣的一個管仲。

其實管仲對自己做這件事也有自評, 他認為, 好色並不是極度罪惡的事情, 因此設置這樣的職業, 一能夠滿足齊國君臣上下的私欲, 二能收攬資金, 填補國家之用, 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我們分析一下,

管仲的君臣的私欲是解決了, 但是老百姓窮的卻討不到老婆, 女閭人來人往, 女人不是被抓來就是主動進宮, 可憐天下窮苦的男人討老婆都費勁。 小編認為, 以當時社會現狀, 這種事情的發生也能說的過去, 總比近代以來, 民國時期那些上班時滿嘴禁娼, 下班後左擁右抱, 從不管百姓死活的官僚要強太多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