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名聲最好的東廠頭子,死後百官扶棺下葬,至今有人祭奠清墓

明朝的黨群之爭在中國古代王朝中是最為突出的, 而在這些黨群之中往往是由宮裡的太監做頭, 明朝出了一個非常有名頭的魏忠賢, 其實明朝不但魏忠賢這種被權力蒙住的大太監, 也有剛正不阿保家衛國的大太監, 大太監在明朝都會任上一個職位司禮監秉筆太監, 也就是東廠的頭子。

東廠在明朝的風氣不是很好, 東廠頭子大都是用自己權力多行不義, 畢竟東廠的性質就不是很正派。 而有一個權傾朝野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卻一直秉承自己的八字箴言“祖宗法度, 聖賢道理”, 他就是明朝的大太監陳矩, 陳矩不是太熟悉的人都不是很清楚, 但是他服侍的皇帝肯定大家都知道, 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 也就是那個一直背鍋的皇帝, 就那句“明朝實亡于萬曆”。

萬曆皇帝在歷史上也是獨一份, 在位期間雖有“萬曆中興”局面, 但是後面卻荒廢政事, 竟然是近三十年不上朝, 之後大明也開始快速衰弱, 就在這種局面下, 大明王朝還是在繼續運行著, 顯然萬曆皇帝雖不上朝, 但一樣是有方法控制國家的, 這裡面很明顯少不了東廠等機構。 陳矩是在嘉靖二十六年入宮, 被分派在司禮監秉筆太監高忠名下,

當時年僅九歲。

入宮之後, 他一直是跟著大太監學習, 他沒有學到那些宮鬥的本事, 而是被高忠所感動。 靖二十九年, 俺答率兵在邊境搶掠, 後面他們逼近京師, 太監高忠全副武裝參與防守, 立下功勞。 陳矩對於高忠保家衛國的精神十分敬佩,

所以立志要經世濟民, 治理國家, 之後他便經常留心政事。 而他一直秉承自己的八字箴言“祖宗法度, 聖賢道理”, 在萬曆皇帝手下做事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利益, 只是想更好的服侍皇帝, 保住大明朝的祖宗法度就可以。 他做事從來都是按照法制來做, 不會用自己的權力去欺壓百姓, 更不會利用權力耀武揚威, 他出宮辦事也不會勞師動眾, 而是儘量不擾民、不驚動地方官員, 以至於很多的百姓都認為這麼好的大人肯定是菩薩。

萬曆二十六年, 陳矩被任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正式成為東廠頭子, 但是他還是一樣堅持自己的原則, 並沒有被權力給誘惑, 一直都在給神宗隨事進諫, 匡正神宗的失德, 在神宗要做出失德的時候往往會勸住他。 萬曆三十一年(1603), 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內外的"妖書"大案, 在這件案件中牽連了很多的人員, 由於牽連官員很多, 神宗命陳矩與錦衣衛一同調查妖術的來源, 當時各方勢力都有不同的做法, 有人希望利用這件事打壓異己, 有人希望利用陳矩的地位絆倒一部分人, 但是陳矩都是正顏厲色的拒絕他們。後來將京城的一個叫做生光的無賴給淩遲了,這才儘快的平息了這次混亂,而對於陳矩幫助過的官員,陳矩與他們也僅僅是作揖道謝而已,此事之後京城的更多的官員佩服他的為人。

萬曆三十五年(1607),陳矩在內直房端坐去世,生前他已在香山慈感庵旁預先蔔得葬地一塊,還建了一個石塔在塚上,稱"太極鎮山塔"。他死後文武百官都親臨弔唁,穿著素白色衣服送葬的人多至堵塞道路。神宗賜諭祭九壇,祠額題為"清忠",並頒佈了保護祠和墓的敕令,能讓皇帝這樣不捨得太監在歷史上也沒有幾個,陳矩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服侍神宗皇帝,死後能做到讓百官親臨弔唁,被百姓成為佛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陳矩都是正顏厲色的拒絕他們。後來將京城的一個叫做生光的無賴給淩遲了,這才儘快的平息了這次混亂,而對於陳矩幫助過的官員,陳矩與他們也僅僅是作揖道謝而已,此事之後京城的更多的官員佩服他的為人。

萬曆三十五年(1607),陳矩在內直房端坐去世,生前他已在香山慈感庵旁預先蔔得葬地一塊,還建了一個石塔在塚上,稱"太極鎮山塔"。他死後文武百官都親臨弔唁,穿著素白色衣服送葬的人多至堵塞道路。神宗賜諭祭九壇,祠額題為"清忠",並頒佈了保護祠和墓的敕令,能讓皇帝這樣不捨得太監在歷史上也沒有幾個,陳矩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服侍神宗皇帝,死後能做到讓百官親臨弔唁,被百姓成為佛也是有道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