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煙臺街丨煙臺故事·親歷——給知青帶隊的日子

自1968年12月起,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1974年, 招遠(縣)首次組織本縣範圍內的知青下鄉, 我被選為首批帶隊幹部。 當年給知青帶隊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

“四王”受命

1974年, 招遠縣內186名下鄉知青, 分別安置到大秦家公社10個大隊。 每個大隊都建有單獨的知青組。 一般是前後兩排平房, 每排10間, 前面一排為男知青宿舍和幾間倉庫, 後面一排為女知青宿舍和3間伙房。

縣委組織部門考察確定了四名帶隊幹部。 說來也巧, 四人都姓王。 有縣委宣傳部王書霞、招遠金礦王玉春、第六地質隊王法政和我, 我為總帶隊。

縣知青辦的同志都稱我們為“四王工作隊”。 那年, 我剛被提為招遠縣商業局副局長, 只有24歲。

6月20日上午, 知青辦潘廣太主任召集我們開了個會, 為我們介紹了10個安置大隊的情況和知青組的劃分, 有關政策及注意事項, 並說縣委副書記柳志光下午要見我們。 柳書記是一位工作認真、對下屬要求極嚴的領導。 下午三點我們來到縣招待所接待室, 柳書記已在那裡等候。 他鄭重地囑咐我們說:縣委決定讓你們為縣內第一批下鄉知青帶隊, 這是一副不輕的擔子, 186名知青交給你們, 他們在農村能否得到鍛煉, 能否健康成長, 這與你們的帶隊工作密不可分, 你們面臨的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新任務, 沒有經驗可鑒, 只能邊幹邊實踐。

最後他話鋒一轉, 說道:我女兒柳華璞也是這次下鄉知青的一員, 你們對她要嚴格要求, 讓她多吃苦, 多磨練, 不能給她一點特殊照顧。 我也表了態。 柳書記風趣地說:“你們四人都姓王, 王者帶隊錯不了啊。 ”

傾城歡送

1974年7月1日, 是知青們終生難忘的日子。 這天, 縣委組織了隆重的歡送儀式, 要求機關企事業單位除了留下值班人員, 其他都參加歡送活動。 上午8時, 招遠當時最寬最長的羅峰路兩邊站滿了歡送的人群, 每個單位還都組織了鑼鼓隊, 學生們手裡舉著小紅旗。 知青家長們統一安排在最顯眼的位置。 歡送人群足足排了8裡長。

知青們都集中在縣招待所大院內, 領導和他們合影留念。 我和一名知青代表作了表態發言,

我記得發言中有這樣幾句:今天全縣人民熱情隆重地為我們送行, 明天就是我們接受再教育, 和貧下中農一起勞動鍛煉的開始。 那時, 知青們還不知道勞動是啥滋味, 一聽說“明天就勞動”都高興地鼓起掌來。

10個知青組, 每組登上一輛卡車, 車頭前掛著一朵大紅花, 車身兩邊貼著“熱烈歡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等標語口號。 知青們胸前佩戴著小紅花, 頭戴一頂草帽, 帶著行李箱子, 排隊上車。 10輛卡車一字排開, 緩緩開出招待所大門, 駛入羅峰路。 這時, 整個街道沸騰了, 鑼鼓聲、口號聲、掌聲響成一片, 場面異常熱鬧。 當車隊駛入知青家長等候的路段時, 與父母離別的悲傷還是不自禁地湧上心頭, 有幾位女知青忍不住哭出聲來,

沒出聲的眼裡大都含著眼淚。 他們畢竟是些十六七歲的孩子, 大都沒有單獨出過家門。 有些家長也在偷偷地抹淚, 但還是強忍淚水與孩子揮手告別。

8裡地的歡送路程, 車隊整整行駛了20分鐘。 從那一刻起, 這186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跨入了嶄新的人生歷程。

脫皮掉肉過勞動關

知青們到達各自的知青點後, 所在大隊也都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中午, 各大隊已安排幾名婦女做好中午的飯菜。 下午, 生產隊長到知青組領回分到自己隊裡的知青。 祁格莊是個大村, 有13個生產隊, 每個隊兩名知青, 還有三個隊沒分到, 生產隊長不高興了, 三個人一起找大隊書記論理, 說書記瞧不起他們, 社員們都覺得沒有面子,

吵得不可開交。 帶隊幹部王玉春知道後, 給書記出了個主意, 說可以半年一輪換, 這才化解了矛盾。

第二天, 知青們在各自的生產隊, 和社員一樣參加生產勞動。 當時正值三夏大忙季節, 他們有的夏收、有的夏種、有的夏管。 開始由於好奇, 他們幹活都是一猛子勁, 有的不自量力, 還想和社員一爭高下, 可是一天下來, 個個累得東倒西歪, 連晚飯都懶得吃。 我們四名帶隊幹部及時碰頭商討對策, 並向有經驗的老農請教。 老農指教說, 開始幹活不能太猛、太急, 要有適應過程。 孩子們身手太嫩, 要教會他們幹活的技巧。 “真正過好勞動這一關, 不脫幾層皮、掉幾斤肉是不行的。 你們放心, 半月二十日就扛過去了。 ”於是, 我們立即分赴10個知青組, 建議每個生產隊安排專人傳幫帶。各大隊採納了我們的建議,效果還真明顯。

勞動是知青下鄉的必修課,各種各樣繁雜的農活他們必須面對,都要學會,否則,下鄉接受再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過好這一關的代價只有脫皮掉肉。

男知青大都參加小車隊,每個生產隊都有十幾人的小車隊,都是清一色的青壯男勞力。小車隊是生產隊的主力軍,春夏秋冬都不得閒。推小車看似簡單,實際是一項既靠體力又靠技巧的複雜活計。沒有強壯的體力就架不起、推不動幾百斤的負重;沒有技巧,多使蠻勁不說,有時還有危險。他們在小車隊開始都由一名有經驗的車把式指教,教他們怎樣裝車、卸車、起步、用力、掌控、用閘等。先讓他們少些負重,如推糞只裝半偏簍。儘管這樣,難免還會出些意外。青楊堡是個小山村,出門就爬坡,路窄坡陡。一次一名知青推玉米下坡時,因手閘拉得過緊,連人帶車翻了過去,幸好組長高玉田看到了,用小車推他到衛生室做了包紮處理,休息了幾天,傷未痊癒,又推起了小車。他接受了上次的教訓,不斷實踐、總結,一個月不到就成了一名合格的車把式。

女知青大都和生產隊的婦女們幹一些勤雜活,如鋤地滅荒、撒種施肥、打場曬糧等。到了關鍵季節,也要和男勞力一樣幹一些重活累活。如夏季拔麥子,秋季刨玉米秸子,冬季學大寨,興修水利,整大寨田。無論幹什麼她們都盡心盡力,用痛苦和磨難歷練青春。

知青下鄉後的第四天,我們帶隊幹部又進行了第二次全面檢查。兩天的檢查讓我們刻骨銘心,心頭發顫。一天,我們來到大秦家知青組,已到中午,知青們收工在院子裡洗臉,見我們到來,衣春歌帶頭喊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我忙說,春歌先不要歡迎,先說說這幾天的勞動有啥收穫。他笑嘻嘻地說:“收穫頗豐,你看,單血泡就收穫了5個。”他伸出雙手,我們一看都驚呆了,左手兩個右手三個鮮紅的血泡高高地鼓著。

我說你們都把手伸出來,立刻,十幾雙手齊刷刷地伸到我們面前,除了兩名女知青留在家裡做飯外,其他男女知青的雙手全都佈滿了血泡,有的血肉模糊。王書霞一看,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女知青柳華璞機靈地拉著她說:“阿姨到我們宿舍去坐坐。”我和王玉春、王法政也強忍淚水,強作笑顏。男知青金濤、李增信、衣春歌、史連濤等都是樂天派,金濤說:我們組開展了一場競賽,看誰手上起的泡多、臉曬得黑,泡越多志越堅,臉越黑心越紅。李增信爭著說:你們看我最黑,我的心最紅。組長楊成志打趣說:你原來就是黑瞎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全然看不出痛苦的樣子。

這時,炊事員招呼大家吃飯。每人一碗大菜,饅頭隨便吃,有的站著,有的蹲著。我留意他們的飯量,見個個狼吞虎嚥,4兩一個的饅頭,男知青能吃3個,有幾個飯量大,能吃4個。女知青也大都吃兩個。這與他們下鄉前吃飯挑肥揀瘦、細嚼慢嚥形成強烈的反差。李增信說,吃這麼多,有時不到收工就覺得餓。看到這些,我們心裡多少有些安慰:能吃能幹身體越健,能吃就好。

頭一個月,是知青過勞動關最痛苦的時期。我們帶隊幹部分赴到各知青組和他們一起勞動。這樣既能做些示範指導,又能及時發現典型。一次我到孫家知青組,在村頭看到知青孫欣和幾個社員一起挑大糞,見我到來,孫欣主動打招呼,我說歇歇吧,幾名社員也放下擔子,還沒等我問,他們爭著說:這小夥子好樣的,你不知道,剛來時可不是這個樣,白面書生挑大糞,就像電影《朝陽溝》裡的銀環,挑半桶糞走道都踉踉蹌蹌,把糞都晃出來了。走不上50米就得歇歇。不到一天,肩膀就磨擼了皮,還流著血。我們勸他歇幾天,找隊長給換個輕活,他就是不肯,咬牙堅持著。現在好了,挑擔糞走個三裡五裡不成問題。聽著農民對他的誇獎,我心裡也美滋滋的。

知青每個季度放一次假,每次兩天。第一次回家,看到他們黝黑的臉龐和佈滿厚繭的雙手,樸素的衣著,活脫脫一個個農村小夥、農村姑娘,父母們先是一愣,後是感歎:孩子長大了。

長大了,三個月來,他們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經受著痛苦的磨礪。淳樸善良的農民給了他們太多的溫暖和關愛,教會他們各種農活,他們也在勞動中慢慢融入基層社會,成為農村一支不可多得的骨幹力量。不少男知青當了小車隊長,也有女知青成了婦女隊長,有的成了果業隊技術員,有的是田間地頭業餘學習輔導員,有的當了大小隊會計。各種農活如推車、耕地、揚場、曬糧等基本掌握了。那個時候,沒有播種機,耬地是絕對的技術活,有的也學會了。

就這樣成長起來

知青隊伍是一支活躍的群體。在勞動鍛煉的同時,還要關注他們的成長,關心他們的生活。

下鄉第一年,仍按照非農業人口定量標準供應糧油,缺口部分由大隊補給。當時吃菜問題比較突出,到菜店或市場上買,費用太高,後來我想了個辦法:讓知青自己種菜。公社黨委書記林廷生積極支持,隨後每個大隊拿出一畝左右的好地,派一名有經驗的農民帶著一名知青種菜。知青們吃上了各種新鮮蔬菜,大都自給有餘。大秦家知青組種的大蔥,除了自給,過春節每個知青還分了一大捆帶回家。

為了讓他們熟悉全公社的山山水水,我們組織了一次軍事化徒步拉練。那時已近深秋,180多名知青和帶隊幹部身背厚厚的行李捲,以知青組為單位,高舉紅旗,歌聲嘹亮,行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基本上圍著全公社轉了一圈,境內的主要山川、河流、水庫等還特意實地參觀。晚上住在祁格莊大隊,和村民聯歡,第二天又踏上了新的行程。

那個年代的農村,文化生活貧乏,除了一年能看幾場電影,再無別的文化活動。我們“四王”一商量,決定從知青中抽調文藝骨幹,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王書霞牽頭,知青楊成志、楊建成當導演,只用了十多天,就排出了一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歷時兩個半小時的文藝節目。有衣春歌、楊建成的相聲,戰培新的口技,孔建的女聲獨唱,楊小紅的小提琴獨奏,王永甯、柳華璞、唐秀英、王淑霞的歌伴舞,還有京劇、呂劇選段,三句半、舞蹈、笛子獨奏和自編自演的話劇等。既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又宣傳了好人好事。我們還到縣直機關、招遠金礦、七一四醫院和十個知青組所在大隊進行匯訪演出。每次演出前,我都先彙報知青下鄉接受再教育的收穫。一時間在全縣引起不小的轟動。大家都在議論“知青下鄉”這個話題,認為下鄉很有必要,對青年的成長有利。知青家長更是興奮異常。

知青隊伍中不乏各種各樣的人才,只要及時發現、培養,個個都能成才。張心驥、姜國平兩人文筆不錯,就經常讓他倆寫工作總結,起草工作報告,總結先進典型;史連濤對無線電很專業,就讓他到學大寨工地負責廣播線路的維修;戰培新喜歡口技,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他做口技表演。滕家溝知青組的孫軍憲個子高,塊頭大,有力氣,但勞動消極,愛打架,對女青年有時也出言不遜,是個出名的刺兒頭。帶隊幹部王發政就靠在知青組,和知青于建祖一起對他傳幫帶。半年多後,他由後進變先進,就像變了一個人。

1975年7月1日,我們圓滿完成了一年的帶隊任務,把工作順利地交給了下任帶隊幹部。

轉眼四十多年過去了,每當回憶起當年下鄉的情景,大家都心有感觸,而“青春無悔”幾乎是每一個親歷者的肺腑之言。他們說,下鄉是他們人生的第一個練兵場,也是第一個加油站。青年時代選擇了吃苦,也就得到了收穫,青年時期多經歷一些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在農村這片土地上,他們熟悉了農村、農民、農業,同時造就了他們堅韌的性格、持恒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他們一生受之不盡的財富。

圖為10月26日煙臺晚報《煙臺街》報樣

撰文/供圖:王才順

建議每個生產隊安排專人傳幫帶。各大隊採納了我們的建議,效果還真明顯。

勞動是知青下鄉的必修課,各種各樣繁雜的農活他們必須面對,都要學會,否則,下鄉接受再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過好這一關的代價只有脫皮掉肉。

男知青大都參加小車隊,每個生產隊都有十幾人的小車隊,都是清一色的青壯男勞力。小車隊是生產隊的主力軍,春夏秋冬都不得閒。推小車看似簡單,實際是一項既靠體力又靠技巧的複雜活計。沒有強壯的體力就架不起、推不動幾百斤的負重;沒有技巧,多使蠻勁不說,有時還有危險。他們在小車隊開始都由一名有經驗的車把式指教,教他們怎樣裝車、卸車、起步、用力、掌控、用閘等。先讓他們少些負重,如推糞只裝半偏簍。儘管這樣,難免還會出些意外。青楊堡是個小山村,出門就爬坡,路窄坡陡。一次一名知青推玉米下坡時,因手閘拉得過緊,連人帶車翻了過去,幸好組長高玉田看到了,用小車推他到衛生室做了包紮處理,休息了幾天,傷未痊癒,又推起了小車。他接受了上次的教訓,不斷實踐、總結,一個月不到就成了一名合格的車把式。

女知青大都和生產隊的婦女們幹一些勤雜活,如鋤地滅荒、撒種施肥、打場曬糧等。到了關鍵季節,也要和男勞力一樣幹一些重活累活。如夏季拔麥子,秋季刨玉米秸子,冬季學大寨,興修水利,整大寨田。無論幹什麼她們都盡心盡力,用痛苦和磨難歷練青春。

知青下鄉後的第四天,我們帶隊幹部又進行了第二次全面檢查。兩天的檢查讓我們刻骨銘心,心頭發顫。一天,我們來到大秦家知青組,已到中午,知青們收工在院子裡洗臉,見我們到來,衣春歌帶頭喊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我忙說,春歌先不要歡迎,先說說這幾天的勞動有啥收穫。他笑嘻嘻地說:“收穫頗豐,你看,單血泡就收穫了5個。”他伸出雙手,我們一看都驚呆了,左手兩個右手三個鮮紅的血泡高高地鼓著。

我說你們都把手伸出來,立刻,十幾雙手齊刷刷地伸到我們面前,除了兩名女知青留在家裡做飯外,其他男女知青的雙手全都佈滿了血泡,有的血肉模糊。王書霞一看,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女知青柳華璞機靈地拉著她說:“阿姨到我們宿舍去坐坐。”我和王玉春、王法政也強忍淚水,強作笑顏。男知青金濤、李增信、衣春歌、史連濤等都是樂天派,金濤說:我們組開展了一場競賽,看誰手上起的泡多、臉曬得黑,泡越多志越堅,臉越黑心越紅。李增信爭著說:你們看我最黑,我的心最紅。組長楊成志打趣說:你原來就是黑瞎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全然看不出痛苦的樣子。

這時,炊事員招呼大家吃飯。每人一碗大菜,饅頭隨便吃,有的站著,有的蹲著。我留意他們的飯量,見個個狼吞虎嚥,4兩一個的饅頭,男知青能吃3個,有幾個飯量大,能吃4個。女知青也大都吃兩個。這與他們下鄉前吃飯挑肥揀瘦、細嚼慢嚥形成強烈的反差。李增信說,吃這麼多,有時不到收工就覺得餓。看到這些,我們心裡多少有些安慰:能吃能幹身體越健,能吃就好。

頭一個月,是知青過勞動關最痛苦的時期。我們帶隊幹部分赴到各知青組和他們一起勞動。這樣既能做些示範指導,又能及時發現典型。一次我到孫家知青組,在村頭看到知青孫欣和幾個社員一起挑大糞,見我到來,孫欣主動打招呼,我說歇歇吧,幾名社員也放下擔子,還沒等我問,他們爭著說:這小夥子好樣的,你不知道,剛來時可不是這個樣,白面書生挑大糞,就像電影《朝陽溝》裡的銀環,挑半桶糞走道都踉踉蹌蹌,把糞都晃出來了。走不上50米就得歇歇。不到一天,肩膀就磨擼了皮,還流著血。我們勸他歇幾天,找隊長給換個輕活,他就是不肯,咬牙堅持著。現在好了,挑擔糞走個三裡五裡不成問題。聽著農民對他的誇獎,我心裡也美滋滋的。

知青每個季度放一次假,每次兩天。第一次回家,看到他們黝黑的臉龐和佈滿厚繭的雙手,樸素的衣著,活脫脫一個個農村小夥、農村姑娘,父母們先是一愣,後是感歎:孩子長大了。

長大了,三個月來,他們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經受著痛苦的磨礪。淳樸善良的農民給了他們太多的溫暖和關愛,教會他們各種農活,他們也在勞動中慢慢融入基層社會,成為農村一支不可多得的骨幹力量。不少男知青當了小車隊長,也有女知青成了婦女隊長,有的成了果業隊技術員,有的是田間地頭業餘學習輔導員,有的當了大小隊會計。各種農活如推車、耕地、揚場、曬糧等基本掌握了。那個時候,沒有播種機,耬地是絕對的技術活,有的也學會了。

就這樣成長起來

知青隊伍是一支活躍的群體。在勞動鍛煉的同時,還要關注他們的成長,關心他們的生活。

下鄉第一年,仍按照非農業人口定量標準供應糧油,缺口部分由大隊補給。當時吃菜問題比較突出,到菜店或市場上買,費用太高,後來我想了個辦法:讓知青自己種菜。公社黨委書記林廷生積極支持,隨後每個大隊拿出一畝左右的好地,派一名有經驗的農民帶著一名知青種菜。知青們吃上了各種新鮮蔬菜,大都自給有餘。大秦家知青組種的大蔥,除了自給,過春節每個知青還分了一大捆帶回家。

為了讓他們熟悉全公社的山山水水,我們組織了一次軍事化徒步拉練。那時已近深秋,180多名知青和帶隊幹部身背厚厚的行李捲,以知青組為單位,高舉紅旗,歌聲嘹亮,行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基本上圍著全公社轉了一圈,境內的主要山川、河流、水庫等還特意實地參觀。晚上住在祁格莊大隊,和村民聯歡,第二天又踏上了新的行程。

那個年代的農村,文化生活貧乏,除了一年能看幾場電影,再無別的文化活動。我們“四王”一商量,決定從知青中抽調文藝骨幹,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王書霞牽頭,知青楊成志、楊建成當導演,只用了十多天,就排出了一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歷時兩個半小時的文藝節目。有衣春歌、楊建成的相聲,戰培新的口技,孔建的女聲獨唱,楊小紅的小提琴獨奏,王永甯、柳華璞、唐秀英、王淑霞的歌伴舞,還有京劇、呂劇選段,三句半、舞蹈、笛子獨奏和自編自演的話劇等。既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又宣傳了好人好事。我們還到縣直機關、招遠金礦、七一四醫院和十個知青組所在大隊進行匯訪演出。每次演出前,我都先彙報知青下鄉接受再教育的收穫。一時間在全縣引起不小的轟動。大家都在議論“知青下鄉”這個話題,認為下鄉很有必要,對青年的成長有利。知青家長更是興奮異常。

知青隊伍中不乏各種各樣的人才,只要及時發現、培養,個個都能成才。張心驥、姜國平兩人文筆不錯,就經常讓他倆寫工作總結,起草工作報告,總結先進典型;史連濤對無線電很專業,就讓他到學大寨工地負責廣播線路的維修;戰培新喜歡口技,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他做口技表演。滕家溝知青組的孫軍憲個子高,塊頭大,有力氣,但勞動消極,愛打架,對女青年有時也出言不遜,是個出名的刺兒頭。帶隊幹部王發政就靠在知青組,和知青于建祖一起對他傳幫帶。半年多後,他由後進變先進,就像變了一個人。

1975年7月1日,我們圓滿完成了一年的帶隊任務,把工作順利地交給了下任帶隊幹部。

轉眼四十多年過去了,每當回憶起當年下鄉的情景,大家都心有感觸,而“青春無悔”幾乎是每一個親歷者的肺腑之言。他們說,下鄉是他們人生的第一個練兵場,也是第一個加油站。青年時代選擇了吃苦,也就得到了收穫,青年時期多經歷一些摔打、挫折、考驗,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在農村這片土地上,他們熟悉了農村、農民、農業,同時造就了他們堅韌的性格、持恒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他們一生受之不盡的財富。

圖為10月26日煙臺晚報《煙臺街》報樣

撰文/供圖:王才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