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告別“千里挑一”,續航“升級百里”,跟著寶馬i3向新豪華出發

導語:

鄰居車主的老爸已經預約4S店的試駕了, 相信升級版的i3只會令他更滿意。

以寶馬為代表的豪華車企正在順應時代的步伐, 向低碳、環保、節能轉型, 也許這將是未來車企發展的真正出路。 那麼作為消費者是不是也應該適時轉變觀念, 提前主動與市場接軌。 畢竟, 用戶的接受才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 而企業肯投入了才會不斷提升技術, 給予消費者更完善的產品, 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甜美的婚姻生活, 因為一個意外土崩瓦解。 而辦完手續才發現失去不只是一個老婆還有一個比石油還金貴的汽車指標,

瞬間淚奔, 有木有?

吃瓜群眾勒緊褲帶, 玩命攢瓜皮, 就為了想買個合心水的代步工具, 結果等到A股都回到解放前了, 猛回頭時看到搖號概率已經接近千分之一, 有木有?

眼見著瓜也搶不到了, 只能兩眼一閉愛咋咋地!索性來一個電動車吧, 權當響應環保號召, 再怎麼說也是四個輪的不是!持這樣心態而無奈選擇電動車的, 有木有?

搖不到號的芸芸眾生們就好像A股中的小散, 每次都信心滿滿的打開電腦, 然後綠著臉笑笑:我還有機會!眼見著比例從兩位數升至四位數, 你那顆小心臟還能挺的住嗎?!記得宵哥說過一句話:要想*版解套需要等上100年!這話可能是句誇張的笑談, 不過與其這樣苦苦耗下去倒不如乾脆利索的揮慧劍,

畢竟時間成本才是最無價的。

偶遇BMW 老i3車主:豪華初體驗

“帥鍋!這車是你的嗎?”我指著一輛“小精靈”笑笑說。

“對啊!”

“我怎麼一直沒發現咱們社區裡有這車呢?這可是電動車中的奢侈品啊!”

“上班近, 平時也不怎麼常開!”小夥子靦腆的笑了笑!

“這車出升級版了知道嗎?”

“哦?是嗎?我老爸前幾天還說也想買一輛這車呢!看來可以直接買升級版的了!”

我眼冒金光的圍著車看了幾圈, 手指在下意識的轉動著, 我想小夥子肯定是聽到我強大的內心獨白了, 很大方的:

“要不, 試試?!”

“這個~~~不太好吧!”我一邊說一邊已經打開車門。

“都是一個社區的鄰居, 沒事的!”

“那就謝謝了!”我也沒含糊徑直就飛身上車。

車內格調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見不到任何寶馬家族豪華、運動的影子, 十分簡約, 幾乎是織布的世界。 不過這反倒凸顯了空間感。 與i3整體靈巧的外觀很相符。

簡單的小跑了一圈,

將車子停到充電樁前。 輕便、靈巧、有動力, 這就是我對i3的初體驗。

“這車我開了一年多, 可以說操控性非常好。 其節能優勢節能自不必提。 因為車身短小所以轉向十分靈活。 而且保持了寶馬家族的慣性風格, 動力強勁, 充電在社區內便可以解決, 十分方便。 ”

這位熱心的帥哥車主還給小俠做了一下i3科普, 作為寶馬旗下的第一款量產型民用電動汽車(但絕不是第一款電動汽車, 第一款電動汽車為BMW1602e), 無論在顏值、續航、發動機、操控性上來講, 都是可圈可點的。 2014年11月末, 該車被《時代》週刊為2014年25項年度最佳發明, 稱其為“令電動車變得動人的汽車”,該車的里程碑意義可見一斑。

蓄電池體積不變,續航能力翻倍,諸君可還滿意?

隨著新能源汽車自身技術的不斷進步,加之政策的驅動,以及產業鏈上游和下游企業的快速整合與提升,那麼整個電動車行業都在跑步前進中。

而作為全球豪華車知名企業的寶馬集團更是放眼未來,率先領航電動汽車之路。在繼BMWi3之後迅速推出升級版i3,而它的升級絕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小修小補,此次升級將是一次由內而外的蛻變。

續航!續航!續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於任何一款新能源汽車來講,續航能力都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參數。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能讓你的愛車扛著充電樁滿世界跑啊!

燃油汽車可以隨時到加油站加油,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無論高速還是國道,加油站佈局已經實現全覆蓋。而相比之下充電樁的數量卻少的可憐。找樁難,找樁苦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那麼要扭轉大眾對電動汽車的認知,唯一的辦法只有從自身下手:增強續航能力!越強越強!

“其實我特別喜歡電動車,節能環保,經濟實惠。但真的很擔心充電問題,不過搖不到號暫且買來代步吧。日後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就算搖到號也不換了。”一位正在提車的美女車主如是說。

“我關注電動車很久了,畢竟現在油價太高,各種費用也高。但是想想只有100多公里的續航,還有充電問題,哎!還是在想想吧!”一位中年男子遺憾的搖搖頭。

面對市場上的各種呼聲,寶馬集團也意識到了問題的核心所在,要想搶佔市場,贏得客戶,就必須在此問題上再下一城。

大家都知道,電動車由於沒有發動機,因此無法像傳統汽車一樣從發動機的多餘熱能中獲得熱源,只能通過電力加熱。但這對行駛里程來說不可避免的造成影響。BMW i3團隊研發了創新的熱泵系統,直接從車周圍的空氣中獲取熱能,選裝熱泵系統可以自動啟用,與傳統的暖風系統相比,耗能效率提高多達50%。熱泵不僅可以保持車內的舒適溫度,還能根據車外溫度狀態,增加幾乎30%的額外里程。“鬼”原來就在這裡,說到底還是技術的提升。

在升級版的i3上將續航里程也提高到了271公里,較老款增加了將近100公里,而增程版更將這一數字刷新為330公里。心心念念的遠足將不再是一個夢想,每逢週末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周邊自駕游,人生又平添了一種“無油而歡”樂趣!

在不增加電池尺寸的前提下,將電池蓄電量增加到33kwh,但百公里的能耗僅為12.6kwh(新歐洲測試迴圈),百公里加速只需7.3S,80-120公里/小時可再加速5.1S。

另外,駕駛者可撥動駕駛者體驗控制按鈕至ECO PRO節能模式或ECO PRO+節能增強模式,進入高效能駕駛模式,有利於增加續航里程。哇!對眾多徘徊者來講這些功能絕對又是一劑猛藥!

然而縱使續航能力再高,可最終還是要面對充電的問題啊!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不過大家可以稍安勿躁,且允許小俠喝杯茶繼續道來。

固有的交流充電模式為依託,ChargeNow™為拓展

每一把鎖都對應一把鑰匙去開啟,當然前提是你得有這把鑰匙才行。

目前市面上常規的主流充電模式不外乎兩種:直流充電,380v三相電,既所謂的快充,功率能達到30-120kw,以後充電樁功率還會大;交流充電,低壓220v電源,既所謂的慢充,市面上7kw左右的充電樁就可以用。

在這裡小俠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兩者的區別,然後很多問號自然迎刃而解。

直流充電:優點:快!通常適用於長途出行,在服務區吃頓飯的功夫基本可以沖到80%左右。

但缺點是:不一定所有的服務區都有充電樁,而且不是所有的車型都適用於這種方法。最重要的一個弊端是:這種沖電模式長期來講對蓄電池的壽命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它又被稱為應急沖電模式,絕對不建議經常使用。但人類的共性就是這樣,每次都為了貪省事,每次都覺得下次不會了,結果明日複明日,很多時候應急模式就變成了習慣性模式。

交流充電:缺點:慢!由於其電流較小一般在16-32A左右,因此視乎電池組容量大小充電時間為5至8小時。

但其優點在於:對充電的要求並不高,充電器和安裝成本較低;可充分利用電力低谷時段進行充電,降低充電成本;更為重要的優點是可對電池深度充電,提升電池充放電效率,延長電池壽命。

而且常規充電模式適用非常廣泛,可以設立在家裡、公共停車場與公共充電站等可長時間停放地方。非常適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車友們。

如此對比大家是不是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簡單粗暴但十分有效。

而升級版i3還是選擇了堅持性能的持久性。一如既往的採用了交流慢充模式,讓電動車最大限度的發揮好電動車的優勢就好。

BMW公司為每位新能源車主提供如下充電解決方案:

針對擁有固定停車位的車主,BMW提供免費的牆盒及一次基礎安裝服務;對於沒有固定停車位元的客戶,可通過社區共用充電服務為愛車充電,BMW將提供兩年內1,920個小時的免費充電服務(*此服務目前僅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和成都六個城市),令您出行無憂。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寶馬公司放棄了對完美的追求。No!no!no!在這次的升級版i3上除了最基本的家庭充電模式外還推出了一個全新的移動出行服務品牌——即時充電™(ChargeNow™)。

這是BMW公司為新能源車客戶提供的互聯、智慧、便捷的公共充電服務。即時充電與充電運營商合作,已經將充電網路拓展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瀋陽、天津、西安、三亞、廈門、貴陽、南京、武漢等重要城市,到2017年底即時充電網路將覆蓋超過60個城市,累計建設超過65,000根充電樁。

這將預示著很快升級版i3乃至以後的產品將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慢充時效性的問題,為大家實實在在的吃上一顆定心丸。是不是非常值得期待呢!

精緻外觀下的強勁動力

一直偏執的認為電動車就是一個代步工具,甚至可以說就是一個成人的大玩具。但自從小俠親自上陣試駕後,發現事實有時也會很豐滿的。

小俠專門找了幾處特殊路段進行測試:過坎、窄路轉彎、內部道路測速區。作為一個要求近乎於苛刻的我,對這次測試結果可以給到95分。

首先由於車身短小,及2570mm的軸距,使得轉彎及掉頭時十分靈活。而且泊車時也十分便捷,真的是給點空隙就可以安身。

但內部空間卻並不顯局促,特別是前排空間非常舒適。縱使鄰居車主186cm的身高,也依然可以出入自由,唯一不太方便的是後排如果坐人的話要通過前面車門才可以,稍顯蹩腳。不過魚和熊掌永遠無法兼得的。

其次提速十分有力,絕對不“肉”。小俠選了一個25限速的內部道路,在50米內先猛提速,然後松腳,車速迅速回落,一切自然流暢,起承轉合得心應手。雖不敢說多麼強勁的推背感,但是動力絕對比很多燃油車有過之。

車聯網時刻監控

人車綁定的傳統模式已隨著互聯網的應用而悄然改變。你能否想像在某一天,自己可以通過手機就可以對不在眼前的愛車進行操控、檢查和評級?

這一切通過BMW i遠端助理或雲端互聯APP即可實現。它可以幫助你隨時檢查電池的電量和續航里程,還可以關聯到你想關注的某個充電站,甚至可以遠端追蹤充電狀態。當然如果你願意還可以要求該應用對您的駕駛效率進行評級。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精幹的“小傢伙”居然綜合了如此多的高精尖技術,而背後更是凝結了BMW公司整個團隊及各產業部門間的通力合作與辛勤勞作。而這一切也將從新車的定價上體現出來。

鄰居車主的老爸已經預約4S店裡試駕了,相信升級版的i3只會令他更滿意。

以寶馬為代表的豪華車企也正在順應時代的步伐,向低碳、環保、節能轉型,也許這才是未來車企發展的真正出路。那麼作為消費者是不是也應該適時轉變觀念,提前主動與市場接軌。大家的接受才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而企業肯投入了才會不斷提升技術,才會給予大家更完善的產品,這才是一個良性迴圈。

蓄電池體積不變,續航能力翻倍,諸君可還滿意?

隨著新能源汽車自身技術的不斷進步,加之政策的驅動,以及產業鏈上游和下游企業的快速整合與提升,那麼整個電動車行業都在跑步前進中。

而作為全球豪華車知名企業的寶馬集團更是放眼未來,率先領航電動汽車之路。在繼BMWi3之後迅速推出升級版i3,而它的升級絕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小修小補,此次升級將是一次由內而外的蛻變。

續航!續航!續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於任何一款新能源汽車來講,續航能力都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參數。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能讓你的愛車扛著充電樁滿世界跑啊!

燃油汽車可以隨時到加油站加油,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無論高速還是國道,加油站佈局已經實現全覆蓋。而相比之下充電樁的數量卻少的可憐。找樁難,找樁苦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那麼要扭轉大眾對電動汽車的認知,唯一的辦法只有從自身下手:增強續航能力!越強越強!

“其實我特別喜歡電動車,節能環保,經濟實惠。但真的很擔心充電問題,不過搖不到號暫且買來代步吧。日後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就算搖到號也不換了。”一位正在提車的美女車主如是說。

“我關注電動車很久了,畢竟現在油價太高,各種費用也高。但是想想只有100多公里的續航,還有充電問題,哎!還是在想想吧!”一位中年男子遺憾的搖搖頭。

面對市場上的各種呼聲,寶馬集團也意識到了問題的核心所在,要想搶佔市場,贏得客戶,就必須在此問題上再下一城。

大家都知道,電動車由於沒有發動機,因此無法像傳統汽車一樣從發動機的多餘熱能中獲得熱源,只能通過電力加熱。但這對行駛里程來說不可避免的造成影響。BMW i3團隊研發了創新的熱泵系統,直接從車周圍的空氣中獲取熱能,選裝熱泵系統可以自動啟用,與傳統的暖風系統相比,耗能效率提高多達50%。熱泵不僅可以保持車內的舒適溫度,還能根據車外溫度狀態,增加幾乎30%的額外里程。“鬼”原來就在這裡,說到底還是技術的提升。

在升級版的i3上將續航里程也提高到了271公里,較老款增加了將近100公里,而增程版更將這一數字刷新為330公里。心心念念的遠足將不再是一個夢想,每逢週末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周邊自駕游,人生又平添了一種“無油而歡”樂趣!

在不增加電池尺寸的前提下,將電池蓄電量增加到33kwh,但百公里的能耗僅為12.6kwh(新歐洲測試迴圈),百公里加速只需7.3S,80-120公里/小時可再加速5.1S。

另外,駕駛者可撥動駕駛者體驗控制按鈕至ECO PRO節能模式或ECO PRO+節能增強模式,進入高效能駕駛模式,有利於增加續航里程。哇!對眾多徘徊者來講這些功能絕對又是一劑猛藥!

然而縱使續航能力再高,可最終還是要面對充電的問題啊!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不過大家可以稍安勿躁,且允許小俠喝杯茶繼續道來。

固有的交流充電模式為依託,ChargeNow™為拓展

每一把鎖都對應一把鑰匙去開啟,當然前提是你得有這把鑰匙才行。

目前市面上常規的主流充電模式不外乎兩種:直流充電,380v三相電,既所謂的快充,功率能達到30-120kw,以後充電樁功率還會大;交流充電,低壓220v電源,既所謂的慢充,市面上7kw左右的充電樁就可以用。

在這裡小俠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兩者的區別,然後很多問號自然迎刃而解。

直流充電:優點:快!通常適用於長途出行,在服務區吃頓飯的功夫基本可以沖到80%左右。

但缺點是:不一定所有的服務區都有充電樁,而且不是所有的車型都適用於這種方法。最重要的一個弊端是:這種沖電模式長期來講對蓄電池的壽命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它又被稱為應急沖電模式,絕對不建議經常使用。但人類的共性就是這樣,每次都為了貪省事,每次都覺得下次不會了,結果明日複明日,很多時候應急模式就變成了習慣性模式。

交流充電:缺點:慢!由於其電流較小一般在16-32A左右,因此視乎電池組容量大小充電時間為5至8小時。

但其優點在於:對充電的要求並不高,充電器和安裝成本較低;可充分利用電力低谷時段進行充電,降低充電成本;更為重要的優點是可對電池深度充電,提升電池充放電效率,延長電池壽命。

而且常規充電模式適用非常廣泛,可以設立在家裡、公共停車場與公共充電站等可長時間停放地方。非常適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車友們。

如此對比大家是不是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簡單粗暴但十分有效。

而升級版i3還是選擇了堅持性能的持久性。一如既往的採用了交流慢充模式,讓電動車最大限度的發揮好電動車的優勢就好。

BMW公司為每位新能源車主提供如下充電解決方案:

針對擁有固定停車位的車主,BMW提供免費的牆盒及一次基礎安裝服務;對於沒有固定停車位元的客戶,可通過社區共用充電服務為愛車充電,BMW將提供兩年內1,920個小時的免費充電服務(*此服務目前僅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和成都六個城市),令您出行無憂。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寶馬公司放棄了對完美的追求。No!no!no!在這次的升級版i3上除了最基本的家庭充電模式外還推出了一個全新的移動出行服務品牌——即時充電™(ChargeNow™)。

這是BMW公司為新能源車客戶提供的互聯、智慧、便捷的公共充電服務。即時充電與充電運營商合作,已經將充電網路拓展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瀋陽、天津、西安、三亞、廈門、貴陽、南京、武漢等重要城市,到2017年底即時充電網路將覆蓋超過60個城市,累計建設超過65,000根充電樁。

這將預示著很快升級版i3乃至以後的產品將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慢充時效性的問題,為大家實實在在的吃上一顆定心丸。是不是非常值得期待呢!

精緻外觀下的強勁動力

一直偏執的認為電動車就是一個代步工具,甚至可以說就是一個成人的大玩具。但自從小俠親自上陣試駕後,發現事實有時也會很豐滿的。

小俠專門找了幾處特殊路段進行測試:過坎、窄路轉彎、內部道路測速區。作為一個要求近乎於苛刻的我,對這次測試結果可以給到95分。

首先由於車身短小,及2570mm的軸距,使得轉彎及掉頭時十分靈活。而且泊車時也十分便捷,真的是給點空隙就可以安身。

但內部空間卻並不顯局促,特別是前排空間非常舒適。縱使鄰居車主186cm的身高,也依然可以出入自由,唯一不太方便的是後排如果坐人的話要通過前面車門才可以,稍顯蹩腳。不過魚和熊掌永遠無法兼得的。

其次提速十分有力,絕對不“肉”。小俠選了一個25限速的內部道路,在50米內先猛提速,然後松腳,車速迅速回落,一切自然流暢,起承轉合得心應手。雖不敢說多麼強勁的推背感,但是動力絕對比很多燃油車有過之。

車聯網時刻監控

人車綁定的傳統模式已隨著互聯網的應用而悄然改變。你能否想像在某一天,自己可以通過手機就可以對不在眼前的愛車進行操控、檢查和評級?

這一切通過BMW i遠端助理或雲端互聯APP即可實現。它可以幫助你隨時檢查電池的電量和續航里程,還可以關聯到你想關注的某個充電站,甚至可以遠端追蹤充電狀態。當然如果你願意還可以要求該應用對您的駕駛效率進行評級。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精幹的“小傢伙”居然綜合了如此多的高精尖技術,而背後更是凝結了BMW公司整個團隊及各產業部門間的通力合作與辛勤勞作。而這一切也將從新車的定價上體現出來。

鄰居車主的老爸已經預約4S店裡試駕了,相信升級版的i3只會令他更滿意。

以寶馬為代表的豪華車企也正在順應時代的步伐,向低碳、環保、節能轉型,也許這才是未來車企發展的真正出路。那麼作為消費者是不是也應該適時轉變觀念,提前主動與市場接軌。大家的接受才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而企業肯投入了才會不斷提升技術,才會給予大家更完善的產品,這才是一個良性迴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