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小學生笑話(原創)

親子蓋飯——親吃, 子做

兒子最近愛上了做飯, 煎過大排, 烤過肋排, 烤過大別山草雞, 烤過麵包片。 雖然不是所有的環節都由他自己做,

但感覺卻非常棒。

一天, 他跟我吃了一個日本料理之後, 跟我說“親子蓋飯”做得不正宗, 他要好好做一個親子蓋飯。

好好上網學習一番後, 兒子到菜場選購了琵琶腿(雞腿)、洋蔥和秋葵。 美滋滋地告訴我:

媽媽, 你知道什麼叫親子蓋飯嗎?就是“親”吃、“子”做, 你就等著吃吧。

於是我休息日下午睡了一覺起來, 發現“親子蓋飯”做好了, 味道還不錯, 只是賣相不咋地, 兒子的解釋是:料用多了點。

總之, 親吃、子做, 明顯顛覆了親做、子吃的模式, 值得樂一下……

你做了幾年飯啦

兒子的小朋友到我家玩。 開始玩了一會兒遊戲, 兒子想起來, 他今天要做菜。

於是盛情邀請小朋友跟他一起做菜, 只要“打個下手”。

小朋友說:可我不會做呀。

兒子說:你就記住一句話——料酒, 醬油, 糖, 水。 我說要什麼, 你就遞什麼。

接著, 他把“料酒, 醬油, 糖, 水”編了一個曲子, 唱了一遍。

小朋友說:沒問題, 我就喜歡記東西。

兒子拿著個木鍋鏟, 像模像樣地在鍋裡攪來攪去。 還問小朋友:你看我做飯做得好吧?

小朋友佩服地說:做得好。 你做了幾年飯啦?好幾年了吧?

按兩下666

兒子看過快手的視頻, 歸納了直播吃東西的幾個套路:

一要光膀子。 這樣才叫豪爽。

二要很大的肉, 比如五花肉。

三是不用餐具, 要上手。

四要把油汁濺得一臉一身。

五在一開始就說好幾秒的廢話。

六是總共才17秒, 沒咬幾口就結束了,

中午直播了, 晚上接著直播。

其他套路, 我腦子不好使, 孩子說了, 我忘了, 呵呵。

夏雅俐, 心理諮詢師, 有3000小時以上心理諮詢經驗, 包括親子、職場、婚戀、情緒等問題諮詢。 參與翻譯出版DSM-5美國精神醫學專業系列書, 主譯《理解DSM-5》(北京大學出版社), 為普通諮詢師、老師和家長提供專業知識。 著作《從學校到職場的60個規則》(交通大學出版社), 並在美國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張道龍教授帶領下寫作《整合式短程心理諮詢案例集》的職場篇和情感篇兩本書, 擬於2017年5月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