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時常感到恐懼?你的睡眠模式可能出了問題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睡眠品質會在大腦應對恐懼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反過來, 它又可以決定不同個體是否有可能患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據研究報告顯示, 睡眠時有更多“快速眼動睡眠”(REM)的個體在面對可怕事件時, 與恐懼相關的大腦活動較少。

研究人員表示:快速眼動睡眠通過改變大腦中某些特定區域的溝通連接, 可能有助於將恐懼反應維持在較低水準。

在這項研究中, 17名健康大學生在家中進行了持續5-13天的睡眠監測, 建立了他們的基本睡眠模式, 包括輕度、深度和REM睡眠。 之後對學生進行“恐懼條件”測試:他們在接受輕微電擊時會看到紅色、黃色或藍色的光。 換句話說, 如果伴隨輕微電擊的總是藍光, 那麼當學生看到藍光時, 他們往往會感到害怕震驚。 在實驗期間, 研究人員會監測大學生的杏仁核、海馬和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與恐懼反應相關的大腦區域)的大腦活動。

最後, 研究人員讓大學生再次入睡。 他們在實驗室中對被試的睡眠進行整夜監測, 然後重新進行恐懼測試。 研究結果表明, 一個人獲得的REM睡眠量與其對光的恐懼反應程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一個人獲得的REM睡眠越多, 恐懼反應越小。

這一發現表明, REM睡眠可能在幫助大腦準備並承受情緒創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之前的許多研究都表明, 一個人的睡眠品質與許多心理問題的發生或嚴重程度有關, 比如PTSD和抑鬱症。 然而, 這項研究探討了個體的睡眠模式是否可以用來預測其是否容易受到心理問題的影響。 這一結果可能意味著專家們能夠根據個體的睡眠模式來判斷TA是否適合高壓行業。

研究者Germain表示:“這是一個能夠很好說明睡眠在維持健康的過程中有著重重要地位的例子。 人們都傾向於減少睡眠, 以此增加時間去做一些我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 但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 我們才真正把自己推向了健康生活的另一端。 ”

編譯:張槿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