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紂王死後十幾萬商朝軍隊去哪兒了?佔領南北美洲數百年

今天璐璐要給大家說說目前頗受爭論的一個話題, 那就是武王伐紂之後, 殷商十幾萬人神秘失蹤後來竟然在美洲稱霸數百年的歷史真相。

元前1046年, 周武王、姜尚親率大軍討伐殷商, 雙方牧野大戰, 紂王被迫自焚而死。 商朝覆滅, 周朝建立, 但此時商朝大將、重要的諸侯攸侯喜正在東北作戰, 此時他和手下的幾十萬商朝遺民卻從中國歷史上“集體失蹤”!他們到底去了哪裡呢?

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 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大陸, 但在之後的歷史研究中, 一些西方學者發現了美洲大陸上的文明似乎與中國存在這某種特殊的關係,

早在1752年, 法國學者歧尼的研究結果就提出中國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的說法。 隨後引發了西方學術界關於誰先發現新大陸的廣泛討論。 於是先後有學者提出“殷人東渡”的說法。 這驚天說法究竟從何而來呢?

事實上“殷人東渡”這種說法, 得到了許多西方學者的認可, 比如美國學者威廉姆·邁克耐爾在1964 年出版的《西方的崛起: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提到:“中國商朝的藝術品和中美洲挖掘出來的文物出奇地相似, 文明跨洋可能是一個合理的解釋”。

美國另一位學者邁克爾, 也在著作《美洲的第一個文明》中也出現過。 他提到:奧梅克人社會的結構與中國商朝很接近, 奧梅克的藝術和中國殷商時期的藝術很相似, 因此奧梅克文明有可能和中國殷商文明有某種聯繫。

而美州印第安人中流傳著一首《侯司王歌》, 其中說道:“二十五族為兄弟, 跟著侯司過天之浮橋, 途中艱難不能忘, 分發麥黍眾相親, 兄弟莫將兄弟辱, 天國再逢冬複春。 ”歌曲的發音與侯喜極為相似,

有人推斷, 印第安人口中侯司王就是攸侯喜!《侯司王歌》中, 眾多部族跟隨著侯司王過天之浮橋, 所謂的天之浮橋, 極有可能就是連接亞、美兩洲的天然通道白令海峽。

另外, 美國奧克拉荷馬中央州立大學教授許輝從奧爾梅克人的陶器、玉器、石雕的照片或實物上入手,

先後找到了近150 個文字符號, 與他經過反復推測和論證, 發現這些文字符號十分近似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金文, 因此他認為奧爾梅克文明起源于中國商朝。

這個奧爾梅克文明歷史悠久, 在美洲地區具有深遠的影響, 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 被譽為“印第安文明之母”, 存在長達近千年之久, 對美洲文明影響深遠。 然而奧爾梅克藝術風格, 與中國殷商時代藝術驚人相似, 因此才有眾多學者支持“殷人東渡”這種說法。

雖然“殷人東渡”說得到了許多學者的認可, 但畢竟奧爾梅克文明留下的資料很少, 考古發現也不多, 至今為止, 仍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 商朝人, 特別是攸侯喜這些商朝遺民就是奧爾梅克文明的開創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