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成吉思汗六征西夏,蒙古軍血洗興慶府,200年西夏國灰飛煙滅

大約1000年前的, 中華大地有個已神秘失蹤了的民族, 這就是黨項人, 黨項是一個曾建立於西北地方強大割據政權的民族。 在宋代由黨項人所建立的西夏國曾經強盛一時。 黨項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有自己民族的文字, 曾經與北宋、遼、南宋、金先後相互爭雄近200年, 書寫了一段新“五國鼎立”的傳奇歷史。 這個民族於1227年消失在蒙古大軍的鐵蹄之下, 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歷經滄桑、最終湮滅的古老民族。 西夏王朝從李繼遷從北宋手中奪占靈州開始興起, 終結於靈州被成吉思汗的大軍攻佔, 正所謂“成也靈州、敗也靈州”,

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說到西夏的滅亡, 我們仿佛又回到了那戰馬嘶鳴、殺聲連天的古戰場。 成吉思汗對西夏的軍事進攻先後有6次, 其中4次由成吉思汗親自指揮, 包括西夏的最後滅亡之戰, 時間跨度達20餘年。

據相關史料記載, 西夏政權在延續了近200年後,

被草原上興起的蒙古汗國所滅。 在遼闊寒冷的蒙古高原上, 一個強悍無敵的民族—蒙古族開始興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後, 建立了空前強大的蒙古汗國。 在蒙古四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強盛一時, 黨項人建立的西夏雄踞西北, 西方還有信仰伊斯蘭教的花刺子模汗國。 成吉思汗打敗了西方強大的花刺子模後, 開始把日光聚焦到了長城內的富庶之地, 金朝人日眾多, 物產豐富, 遠非荒涼落後的漠北草原可以相比。 可是金朝實在是很強盛, 人口是蒙古的百倍, 雖然貪官橫行, 民不聊生, 但“百足之蟲, 死而不僵”, 要想消滅金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況且還有一個強大的西夏橫亙其間, 一旦蒙古大軍南征金朝,
西夏乘機從側翼進攻蒙古後方, 那麼後果堪設想。 於是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理所當然要想先拔掉西夏這個讓他寢食難安的眼中釘, 好放心攻打金國。 但是西夏也是塊難攻之地, 北有賀蘭山橫亙, 南有黃河天險阻隔 , 又有與蒙古人一樣勇猛善戰的黨項人頑強據守存座座城池。 從河西走廊到賀蘭山腳下以及黃河兩岸, 他們在潮水般的蒙古大軍而前毫無俱色, 堅守著一座座堡寨, 死也不一肯投降, 令蒙古大軍束手無策, 吃盡苦失, 多次無功而返。

蒙古軍前兩次征伐西夏帶有試探性目的, 雖然取得了一定勝利, 但並未達到令西夏臣服的目的。 第三次征伐攻勢猛烈, 西夏被迫臣服, 向蒙古稱臣納貢。 這次戰爭使夏金解除盟約, 從而使蒙古完成了對金的戰略包圍, 徹底解除了滅金的後顧之優, 成為成吉思汗擴張戰爭的轉捩點, 也成為西夏衰敗的轉捩點。 成吉思汗似乎要一點點蠶食掉西夏的有生力量, 第四次和第五次征伐西夏, 除了逼迫西夏投降, 還令西夏獻宗李德旺承諾送兒子給蒙古為人質。

成吉思汗的目的就是一點點消耗西夏的力量, 攻打西夏多次, 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 但西夏並未被完全消滅。 他們依靠興慶府和靈州週邊的深溝高壘、難以翻越的賀蘭山脈和洶湧寬廣的黃河, 一次次地打退蒙古大軍。 西夏雖然沒有滅亡, 但在成吉思汗的多次打擊之下, 已經江河日下, 日薄西山, 再也難現昔日的強盛局面了。

1226年,成吉思汗已經是64歲,他感到自己身體也力不從心了,下決心乾淨利索地去掉西夏這塊心病的是時候發動對西夏的最沉重的一擊了。於是成吉思汗第六次率領大軍攻打西夏,此時的他,叱吒風雲的英雄終於難敵歲月的磨礪漸漸老去,曾經偉岸的身軀不再挺拔。曾經蒼鷹一樣犀利的眼睛不再明亮,成吉思汗明顯感覺到自己老了,身體遠不如以前健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決定在剩下的日子裡消滅盡可能多的敵人,而頑強的西夏是成吉思汗最想消滅的目標,消滅了西夏,就掃平了消滅金朝道路的最大障礙,就算是死在征途中他也可以笑眠於九泉之下了。這次出兵西夏的藉口依然是西夏沒有派兵跟隨蒙古攻打花刺子模,並且和金朝結為同盟,圖謀對蒙古進行新的反擊。成吉思汗內心恨透了這個叛服無常、時刻給自己製造麻煩的黨項敵國,他發誓要在有生之年消滅西夏,掃除南進的障礙。

當年秋天,正是草原上秋高馬肥的季節,成吉思汗帶領他的鐵騎大軍,踏上了討伐西夏的征程。隨同出征的還有他的兒子窩闊台和幼子拖雷,只留下次子察合台鎮守大本營。蒙古大軍像一條長龍行進在無邊的草原上,突然前方傳來一陣鹿鳴,成吉思汗抬頭一看,只見一群梅花鹿受到了驚嚇正急速奔逃進附近的樹林。酷愛打獵的他,看到獵物不禁手癢癢起來。只見他從背上摘下弓箭,瞄準跑在最後面的一頭鹿,梅花鹿應聲倒地,鐵木真不禁大喜,急催戰馬向獵物跑去,突然,騎在馬上的成吉思汗感到一陣眩暈,眼前一黑,跌下馬來,身邊的兒子和將領們大驚失色,急忙把成吉思汗從地上扶起,大聲呼喊著:“大汗!大汗!”成吉思汗從昏迷中醒來,不禁長歎了一聲,說道:“老了,真的老了,長生天(蒙古民族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故謂“長生天”)快要召喚我了。”一旁的窩闊台和拖雷勸慰道:“父汗,此次征伐西夏,您無緣無故跌下馬來,看來並非吉兆,不如班師回草原,等父汗身體康復再做打算吧。”成吉思汗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我們就這樣回去,唐兀(蒙古對西夏的稱呼)人一定會以為我們害怕,不敢去攻打他們,我們先派使者去,看看他們有什麼話說。”

成吉思汗的本意是想退兵的,因為他知道自己這一病,可能要好久才能養好身休,可是從西夏回來的使者卻帶來了不好的消息。西夏獻宗李德旺雖然懼怕成吉思汗的威名。極力想修好西夏與蒙古的關係,但朝中一批主戰派將領對蒙古咄咄逼人的傲慢姿態非常不滿,想趁成吉思汗剛剛勞師遠征西夏國、人困馬乏之際,以逸待勞與蒙古人一決雌雄。此時的西夏,尚有雄兵數十萬,河兩走廊的重鎮甘州、沙州,以及寧夏平原上的靈州、等戰略要地都被西夏將士牢牢守衛著,等待著和蒙古大軍拼死一搏。

西夏君臣拒絕向成吉思汗稱臣投降,並趕走了蒙古使者。成吉思汗聽到使者的回報後,勃然大怒,立即抱病率軍攻打西夏。蒙古軍隊的戰鬥力之強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不到一年時間,蒙古大軍就先後攻破西夏數十座城池,佔領沙州、肅州(今甘肅酒泉)、西涼府(今甘肅武威)等地。蒙古軍隊不僅突破了賀蘭山天險,而且己經從河西走廊繞過黃河,攻佔了西夏的六盤山地區,把那裡變成了成吉思汗的大本營。西夏人像一頭困在籠子裡的猛獸,發出最後的吼叫,做著垂死的掙扎,無數的西夏將士血灑疆場。在日夜不息的戰爭中,西夏獻宗李德旺目睹國家陷入無盡的苦難和戰火卻無力回天,只能把帝位傳給侄兒李睍,自己則憂愁過度,從此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李睍還是個年輕的王室子弟,哪裡經得住這麼殘酷的戰爭考驗,只能把全國的精銳軍隊全部集中在首都中興府和靈州兩地,依靠黃河和賀蘭山天險,企圖與蒙古軍隊做最後的較量。

慘烈的靈州之戰終於開始了。西夏人知道靈州是守衛國都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要靈州一失,興慶府就會成為一座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就會成為蒙古大軍的案上之肉、碟中之餐。 西夏乾定四年(1226年)八月,成吉思汗率軍越過沙漠,先攻佔了應裡等縣,也就是今天的中衛地區。十一月,成吉思汗率軍沿黃河北上,開始圍攻靈州。靈州守將急忙向西夏末主李睍報告,請求派遣援軍。李睍立即派大將嵬名令公率領西夏十萬大軍前去救援靈州。這十萬軍隊已經是西夏王朝最後的精銳了,出征的西夏將士們都知道,這是與蒙古人最後的一場決戰了,勝則生,敗則死,人人都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踏上了最後的征程。

西夏末主李睍親自為嵬名令公送行,李睍望著為國操勞、鬢染自發的嵬名令公,眼睛不禁濕潤起來,硬咽著對老將軍說:“將軍此去,身負西夏存亡使命,嵬名氏一族歷來都是黨項人中的豪傑,曾跟隨先帝南征北戰,立下的戰功數不勝數。今天這一戰,希望將軍能打退蒙古人,早日得勝歸來。”嵬名令公望著年輕的末主,斬釘截鐵地說:“陛下請放心,臣此去,一定奮勇殺敵,如果天亡我西夏,我軍不幸戰敗,老臣一定拼死報國,以報陛下的知遇之恩!”說完,頭也不回地踏上了征程。

成吉思汗率大軍駐紮在靈州城外,隔著滔滔的黃河與嵬名令公率領的十萬夏軍對峙,西夏人憑藉著黃河天險和靈州城堅固的城牆一次次打退了蒙古人的強攻,河岸邊,城牆上,到處都是戰死的士兵,蒙古人雖然英勇善戰,西夏人也是寸土必爭,雙方軍隊每天都猛烈地廝殺著,每當夜幕降臨,疲憊不堪的雙方士兵回到營帳時,天外的晚霞血染般地預示著明天又是一場血戰。儘管西夏將士死傷無數,但他們用英勇無畏保衛著靈州城,保衛著西夏人最後的希望。

成吉思汗一生身經百戰,無往不勝,已經65歲的一代天驕也為靈州之戰的慘烈而感到吃驚,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西夏人居然臨近滅亡的時候,還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難道他們都不怕死嗎?成吉思汗不禁暗暗欽佩起黨項這個和蒙古人一樣彪悍的民族。他下定決心,一定要馴服西夏這匹烈馬,讓全天下的英雄都跪倒在他的腳下。

靈州之戰似乎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蒙古軍和西夏軍都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蒙古人雖然比西夏軍強悍,但西夏軍巧妙地利用黃河天險來防守靈州,滔滔東流的黃河,此時充當了西夏人的保護神。任憑蒙古鐵騎如何勇猛,也跨不過黃河這道絕佳的防線。成吉思汗望著滔滔的黃河水,不禁焦躁起來,在營帳裡來回踱著步,思索著如何打下靈州城。塞北的寒冬馬上就要到來了,十一月的靈州,己經有了冬天肅殺的氣息。呼呼的北風從城頭掠過,嗚咽的風聲仿佛在為死去的將士們哭泣。天像鉛一樣灰暗無光,冬天的第一場大雪降落在靈州的大地上。清晨,成吉思汗率領蒙古眾將走出了營帳,只見厚厚的大雪蓋住了大地。突然成吉思汗的眼睛像看到了希望一樣發出了亮光,大家順著他的目光向遠處望去,只見昔日滔滔的黃河己經被凍住了。黃河再也不能成為蒙古鐵騎前進的障礙了!成吉思汗立即下令,蒙古全軍沖過冰封的黃河,向西夏軍的營壘發動最後的一擊。

嵬名令公看到黃河冰封,知道黃河再也不可能幫助西夏人了。於是拔出戰刀,向天空揮舞著,大聲喊道:“西夏的勇士們,決戰的時刻到了。大家跟我沖啊!”刹那間,黃河冰面成為決戰的戰場,雙方人馬交錯在一起,兵器的撞擊聲,戰馬的嘶鳴聲,弓箭的唆唆聲,臨死士兵的哀嚎聲,響成了一片。雖然西夏人拼死抵抗,但蒙古人的鐵騎像野獸一樣撕碎了他們的防線,數十萬西夏將士把鮮血灑在了靈州城外的黃河冰面上。這場戰鬥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雙方將士的血染紅了大地,西夏勇士用寶貴的生命捍衛著末日帝國最後的榮光。但終因勢單力薄,以夏軍的慘敗而收場。靈州陷落了,西夏王朝近兩百年的盛宴終於到了曲終人散的終點。

再說嵬名令公靈州之戰失敗後而是逃回中興府(即興慶府)與守將廢太子李德任會合,最後城陷也被殺。蒙軍包圍中興府,圍困半年後,西夏糧食用盡,軍民大批得病,也許真是天要亡西夏,這時又遭遇強烈地震,真是禍不單行,這時中興府軍民已經無力再戰,於是投降蒙古,但要求寬限一月時間獻城。不久成吉思汗病死,死前密令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1227年七月,末帝李睍獻城出降,皇室舉族行至薩里川都被拖雷按照成吉思汗的密令殺害。

也許是征伐西夏令蒙古傷亡慘重以及成吉思汗的病逝,使蒙古兵仇恨西夏國,在攻陷中興府後展開殘酷屠城,大多數建築遭到損毀,雖後經蒙古將領察罕勸諫而終止,但城內人口也所剩無幾,西夏王陵也悉數被破壞,只留下200來座東方式的金字塔在風中哭泣訴說曾經的輝煌!

1226年,成吉思汗已經是64歲,他感到自己身體也力不從心了,下決心乾淨利索地去掉西夏這塊心病的是時候發動對西夏的最沉重的一擊了。於是成吉思汗第六次率領大軍攻打西夏,此時的他,叱吒風雲的英雄終於難敵歲月的磨礪漸漸老去,曾經偉岸的身軀不再挺拔。曾經蒼鷹一樣犀利的眼睛不再明亮,成吉思汗明顯感覺到自己老了,身體遠不如以前健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決定在剩下的日子裡消滅盡可能多的敵人,而頑強的西夏是成吉思汗最想消滅的目標,消滅了西夏,就掃平了消滅金朝道路的最大障礙,就算是死在征途中他也可以笑眠於九泉之下了。這次出兵西夏的藉口依然是西夏沒有派兵跟隨蒙古攻打花刺子模,並且和金朝結為同盟,圖謀對蒙古進行新的反擊。成吉思汗內心恨透了這個叛服無常、時刻給自己製造麻煩的黨項敵國,他發誓要在有生之年消滅西夏,掃除南進的障礙。

當年秋天,正是草原上秋高馬肥的季節,成吉思汗帶領他的鐵騎大軍,踏上了討伐西夏的征程。隨同出征的還有他的兒子窩闊台和幼子拖雷,只留下次子察合台鎮守大本營。蒙古大軍像一條長龍行進在無邊的草原上,突然前方傳來一陣鹿鳴,成吉思汗抬頭一看,只見一群梅花鹿受到了驚嚇正急速奔逃進附近的樹林。酷愛打獵的他,看到獵物不禁手癢癢起來。只見他從背上摘下弓箭,瞄準跑在最後面的一頭鹿,梅花鹿應聲倒地,鐵木真不禁大喜,急催戰馬向獵物跑去,突然,騎在馬上的成吉思汗感到一陣眩暈,眼前一黑,跌下馬來,身邊的兒子和將領們大驚失色,急忙把成吉思汗從地上扶起,大聲呼喊著:“大汗!大汗!”成吉思汗從昏迷中醒來,不禁長歎了一聲,說道:“老了,真的老了,長生天(蒙古民族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故謂“長生天”)快要召喚我了。”一旁的窩闊台和拖雷勸慰道:“父汗,此次征伐西夏,您無緣無故跌下馬來,看來並非吉兆,不如班師回草原,等父汗身體康復再做打算吧。”成吉思汗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我們就這樣回去,唐兀(蒙古對西夏的稱呼)人一定會以為我們害怕,不敢去攻打他們,我們先派使者去,看看他們有什麼話說。”

成吉思汗的本意是想退兵的,因為他知道自己這一病,可能要好久才能養好身休,可是從西夏回來的使者卻帶來了不好的消息。西夏獻宗李德旺雖然懼怕成吉思汗的威名。極力想修好西夏與蒙古的關係,但朝中一批主戰派將領對蒙古咄咄逼人的傲慢姿態非常不滿,想趁成吉思汗剛剛勞師遠征西夏國、人困馬乏之際,以逸待勞與蒙古人一決雌雄。此時的西夏,尚有雄兵數十萬,河兩走廊的重鎮甘州、沙州,以及寧夏平原上的靈州、等戰略要地都被西夏將士牢牢守衛著,等待著和蒙古大軍拼死一搏。

西夏君臣拒絕向成吉思汗稱臣投降,並趕走了蒙古使者。成吉思汗聽到使者的回報後,勃然大怒,立即抱病率軍攻打西夏。蒙古軍隊的戰鬥力之強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不到一年時間,蒙古大軍就先後攻破西夏數十座城池,佔領沙州、肅州(今甘肅酒泉)、西涼府(今甘肅武威)等地。蒙古軍隊不僅突破了賀蘭山天險,而且己經從河西走廊繞過黃河,攻佔了西夏的六盤山地區,把那裡變成了成吉思汗的大本營。西夏人像一頭困在籠子裡的猛獸,發出最後的吼叫,做著垂死的掙扎,無數的西夏將士血灑疆場。在日夜不息的戰爭中,西夏獻宗李德旺目睹國家陷入無盡的苦難和戰火卻無力回天,只能把帝位傳給侄兒李睍,自己則憂愁過度,從此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李睍還是個年輕的王室子弟,哪裡經得住這麼殘酷的戰爭考驗,只能把全國的精銳軍隊全部集中在首都中興府和靈州兩地,依靠黃河和賀蘭山天險,企圖與蒙古軍隊做最後的較量。

慘烈的靈州之戰終於開始了。西夏人知道靈州是守衛國都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要靈州一失,興慶府就會成為一座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就會成為蒙古大軍的案上之肉、碟中之餐。 西夏乾定四年(1226年)八月,成吉思汗率軍越過沙漠,先攻佔了應裡等縣,也就是今天的中衛地區。十一月,成吉思汗率軍沿黃河北上,開始圍攻靈州。靈州守將急忙向西夏末主李睍報告,請求派遣援軍。李睍立即派大將嵬名令公率領西夏十萬大軍前去救援靈州。這十萬軍隊已經是西夏王朝最後的精銳了,出征的西夏將士們都知道,這是與蒙古人最後的一場決戰了,勝則生,敗則死,人人都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踏上了最後的征程。

西夏末主李睍親自為嵬名令公送行,李睍望著為國操勞、鬢染自發的嵬名令公,眼睛不禁濕潤起來,硬咽著對老將軍說:“將軍此去,身負西夏存亡使命,嵬名氏一族歷來都是黨項人中的豪傑,曾跟隨先帝南征北戰,立下的戰功數不勝數。今天這一戰,希望將軍能打退蒙古人,早日得勝歸來。”嵬名令公望著年輕的末主,斬釘截鐵地說:“陛下請放心,臣此去,一定奮勇殺敵,如果天亡我西夏,我軍不幸戰敗,老臣一定拼死報國,以報陛下的知遇之恩!”說完,頭也不回地踏上了征程。

成吉思汗率大軍駐紮在靈州城外,隔著滔滔的黃河與嵬名令公率領的十萬夏軍對峙,西夏人憑藉著黃河天險和靈州城堅固的城牆一次次打退了蒙古人的強攻,河岸邊,城牆上,到處都是戰死的士兵,蒙古人雖然英勇善戰,西夏人也是寸土必爭,雙方軍隊每天都猛烈地廝殺著,每當夜幕降臨,疲憊不堪的雙方士兵回到營帳時,天外的晚霞血染般地預示著明天又是一場血戰。儘管西夏將士死傷無數,但他們用英勇無畏保衛著靈州城,保衛著西夏人最後的希望。

成吉思汗一生身經百戰,無往不勝,已經65歲的一代天驕也為靈州之戰的慘烈而感到吃驚,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西夏人居然臨近滅亡的時候,還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難道他們都不怕死嗎?成吉思汗不禁暗暗欽佩起黨項這個和蒙古人一樣彪悍的民族。他下定決心,一定要馴服西夏這匹烈馬,讓全天下的英雄都跪倒在他的腳下。

靈州之戰似乎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蒙古軍和西夏軍都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蒙古人雖然比西夏軍強悍,但西夏軍巧妙地利用黃河天險來防守靈州,滔滔東流的黃河,此時充當了西夏人的保護神。任憑蒙古鐵騎如何勇猛,也跨不過黃河這道絕佳的防線。成吉思汗望著滔滔的黃河水,不禁焦躁起來,在營帳裡來回踱著步,思索著如何打下靈州城。塞北的寒冬馬上就要到來了,十一月的靈州,己經有了冬天肅殺的氣息。呼呼的北風從城頭掠過,嗚咽的風聲仿佛在為死去的將士們哭泣。天像鉛一樣灰暗無光,冬天的第一場大雪降落在靈州的大地上。清晨,成吉思汗率領蒙古眾將走出了營帳,只見厚厚的大雪蓋住了大地。突然成吉思汗的眼睛像看到了希望一樣發出了亮光,大家順著他的目光向遠處望去,只見昔日滔滔的黃河己經被凍住了。黃河再也不能成為蒙古鐵騎前進的障礙了!成吉思汗立即下令,蒙古全軍沖過冰封的黃河,向西夏軍的營壘發動最後的一擊。

嵬名令公看到黃河冰封,知道黃河再也不可能幫助西夏人了。於是拔出戰刀,向天空揮舞著,大聲喊道:“西夏的勇士們,決戰的時刻到了。大家跟我沖啊!”刹那間,黃河冰面成為決戰的戰場,雙方人馬交錯在一起,兵器的撞擊聲,戰馬的嘶鳴聲,弓箭的唆唆聲,臨死士兵的哀嚎聲,響成了一片。雖然西夏人拼死抵抗,但蒙古人的鐵騎像野獸一樣撕碎了他們的防線,數十萬西夏將士把鮮血灑在了靈州城外的黃河冰面上。這場戰鬥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雙方將士的血染紅了大地,西夏勇士用寶貴的生命捍衛著末日帝國最後的榮光。但終因勢單力薄,以夏軍的慘敗而收場。靈州陷落了,西夏王朝近兩百年的盛宴終於到了曲終人散的終點。

再說嵬名令公靈州之戰失敗後而是逃回中興府(即興慶府)與守將廢太子李德任會合,最後城陷也被殺。蒙軍包圍中興府,圍困半年後,西夏糧食用盡,軍民大批得病,也許真是天要亡西夏,這時又遭遇強烈地震,真是禍不單行,這時中興府軍民已經無力再戰,於是投降蒙古,但要求寬限一月時間獻城。不久成吉思汗病死,死前密令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1227年七月,末帝李睍獻城出降,皇室舉族行至薩里川都被拖雷按照成吉思汗的密令殺害。

也許是征伐西夏令蒙古傷亡慘重以及成吉思汗的病逝,使蒙古兵仇恨西夏國,在攻陷中興府後展開殘酷屠城,大多數建築遭到損毀,雖後經蒙古將領察罕勸諫而終止,但城內人口也所剩無幾,西夏王陵也悉數被破壞,只留下200來座東方式的金字塔在風中哭泣訴說曾經的輝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