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消費返利”暗藏陷阱 利用人們貪圖便宜的弱點

原標題:市金融辦發佈風險提示 提醒市民勿入傳銷或非法集資陷阱

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 網購團購炙手可熱, 一些網站更是打出“消費返利”、“購物返本”、“消費也是賺錢”等標語, 吸引消費者。 近期, 媒體對以“消費返利”為運營模式的購物網站涉嫌進行傳銷活動予以了曝光揭露, 部份省市的公安機關、工商部門也對涉案網站立案調查。 然而, “消費返利”的騙局極易被複製, 即使是被曝光被查封, 只要換個地方換個名稱, 重新註冊一家購物網站, 依舊會有眾多人參與。 近日, 市金融辦官網發佈消息, 提醒廣大市民遠離“消費返利”,

避免掉入傳銷或非法集資陷阱。

消費返利騙局為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回報率”越來越高, 誘惑越來越大。 利用人們貪圖便宜的弱點是此類騙局的絕招。 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 “回報率”也水漲船高。 十幾年前的 “消費儲值”, “回報率”一般在60%左右, 而如今的各類消費返利網站的標語多是“你消費、我返錢、零成本購物”“消費多少返多少”, “回報率”達100%已成標配。 二是傳播管道越來越多, 影響越來越大。 三是相關立法滯後, 行政規制措施不統一且力度小, 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低額的消費返利是屬於法律允許的促銷手段, 符合法律規定。 但對於高額消費返利的監管, 包括前期審核、主體資格的核定等,

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規範。 由此也導致, 各地行政部門對此類經營難以採取切實有效的規制措施。

有關部門提示, 商品訂單銷售返利模式存在虛假返利、虛假宣傳、涉嫌非法集資、風險不可控、維權難度大等五大風險, 其實質就是變化手法從事非法吸收社會公眾資金, 危害性大、隱蔽性強, 消費者及有關企業務必謹慎小心, 加強甄別, 以防上當受騙。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傅春曉)

[編輯:亞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